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音乐课堂识谱教学策略研究论文_冯江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音乐课堂识谱教学策略研究论文_冯江

摘要:本文从了解初中基础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的现实情况出发,着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寻适合的教学方法,以解决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关键词:初中音乐;识课堂谱;教学策略

1识谱现状引发的思考

1.1学生

首先,学生对识谱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原因有:

(1)识谱本身问题,识谱相当于音乐课其它的内容来说,它的表现形式比较枯燥。

(2)识谱具有一定难度,要求脑、眼、口、手同时应用,并需要学生不断的反复练习。

(3)识谱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用不高,学生开始学习时热情高涨,但过后没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赋予应用,难免会对该知识失望,产生学而无用错误心理,从而失去兴趣。识谱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较少,未能做到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淡漠识谱的学习,进一步导致高年级识谱能力远不如低年级的后果。

(4)学生课业过重,无力过多关注音乐的学习。学生年级越高,学习的压力越大,课中、课后都被考试科目塞得满当当。学校、家长、社会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与否主要是看其文化课的成绩如何。即使一个喜欢音乐的学生也会迫于现实的形势,放弃音乐的学习。

1.2老师

在识谱教学中,教师往往陷入两种误区。

(1)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师过重的看待识谱教学内容,并把它与其它教学内容分开独立进行教学。教师过分的强调“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倾向,使得义务教育音乐教育趋向专业化,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感受不到音乐的美。

(2)课堂上,教师对识谱内容教学如越雷池,不敢涉及,生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识谱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中也未过多思考,未能探索一种既符合学生心理,又达到教学目的的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

1.3课堂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由于学生不感兴趣原因,而忽略识谱教学内容。教学中如有遇到识谱内容,采取直接避开。采用一些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如直接教唱、听赏音乐、表演等,课堂表面华丽无比、热闹非凡,但却丢失了课堂该有的知识教学情境。要不有些教师觉得识谱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或太难,直接不教。或有些教师课堂中贯穿识谱教学,也是蜻蜒点水,一带而过,不敢深越雷池。生怕破坏课堂的气氛。或是所有教唱歌曲一律采取先唱谱后唱词的形式。

有些教师有心进行识谱教学,但教法的陈旧,学生不仅厌倦音乐课,甚至排斥乐谱学习。没有合适的评价制度也会照成学生厌烦,教学效率低下等结果。学生掌握知识之后没有及时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评价,学习的热情随之慢慢消退。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或是错误掌握,教师没有给以评价,势必也会照成学生的惰性和知识扭曲。或是有些教师满堂的灌输识谱教学,课堂丢失音乐审美,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学习的效度大打折扣。

1.4制度

当前教育是倾向于应试的教育,评价一个学生、一所学校、一个地方的教育情况如何,大多都以升学的好坏来断定。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学科,它不作为学生升学考试的科目。学校、家长、社会对其都有轻视,认为既然不作为考试内容,那学生、孩子就没有必要进行学习,学生只要专研必考科目,考取好学校,那就算是成功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家长和学生、甚至学校偏轻音乐学科。在学校,该开设的课时,有一些开不够,或者不开。在家长,该唱歌娱乐的时间被家长安排以各种语数外辅导班。在学生,既然不考试,“娱乐娱乐”身心就可以了,何必那么用认真。

2提高识谱教学水平的措施

2.1提高学生识谱兴趣

首先,要用“美”的音乐激活学生的兴趣。相对而言,学生能感受到的音乐美较为直观表面,他们比较喜欢优美、抒情、欢快等表情特点的音乐,特别是篇幅短小、形象鲜明、生动有趣的音乐,他们通常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和情绪情感的发展健全。学生偏爱的音乐也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对更有思想内涵、有鲜明个性、符合时尚潮流、篇幅较长的音乐产生兴趣。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音乐,以各种各样“美”的音乐来吸引,使学生爱上音乐,产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学生往往会充满好奇,自己喜欢的歌曲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而表现歌曲的那些符号又是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份好奇,学生会全神贯注,兴趣十足的跟着教师的步调走。用学生感兴趣的歌曲来进行识谱教学,学生爆发无限的学生热情。但是,教师需要注意一点,尊重学生的兴趣,并不是让学生牵着教师走。教学中有些老师,因为学生喜欢唱流行歌曲,就天天唱流行歌曲,其他的什么都不教了,这是对“尊重学生兴趣”的曲解。我们要正确理解“尊重学生兴趣”的含义,要在尊重学生自身兴趣的台阶上,通过各式科学的方法,诱导学生的兴趣往更多元、更广阔、更深远、更高品位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谈得上是变兴趣为动力。

2.2适当把握识谱教学度

一般来说,人们学习音乐知识技能主要是为了开创一条通向音乐艺术的道路,而不是单纯为了学习知识技能本身。雷默曾认为音乐脱盲与识谱脱盲画等号是过分强调识谱教学的原因。把识谱当成是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唯一方式和工具,这些观念导致人们给以识谱教学过高的定位,也导致了音乐教学中过于偏重识谱教学的后果。但是,我们应清楚的意识到,识谱学习具体作用,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高、节奏感,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还能促进学生的音乐表现。虽然没有识谱能力的人能唱歌、也能欣赏音乐。但识谱的人一定能把歌唱得更好,一定会对音乐有着更深的理解。因此,识谱教学绝对不是不重要,也不是简单的“弱化”或“消除”关键是要定位准确,讲究方法,将识谱学习与音乐的其它教学内容相融合,充分发挥识谱的“辅助型”和“工具性”作用。

2.3转变陈旧识谱教学方式

在课程标准中,识谱被融进各个教学领域。教师们切勿沿袭传统,对识谱进行单独教学。识读乐谱的教学应当与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相结合,借助演唱、演奏、欣赏、创编课堂实现。让学生在充分获得感性音响积累知识和理性认识音乐基础知识上进行识谱教学,让学生在愉快地聆听的基础上、表现与创造的情景中学习识读乐谱。

2.4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运用乐谱。学生学唱歌的途径目前存在多种渠道,如教师教唱、电脑电视广播学唱、同学传唱、乐谱学唱等。在课堂上,务必要给学生唱乐谱的表现机会,不要一味让学生表演就是演唱或演奏或舞蹈。有时候适当给学生唱唱乐谱,学生也会表现出十分的热衷。在欣赏课中,往往要求记住乐曲的主题,那么教师可以趁此机会让学生自主视唱乐曲主题,会唱的学生可以给机会表现。如果学生不能自主视唱主题,教师也可以先教唱,教唱过后再请学生表现。通过给学生视唱的表现,学生不仅有成就感,而且也会提高对乐谱的兴趣。这种方式不仅在教唱课中实现,也可以在欣赏课中实现,甚至可以在表演课中,创作课中实现。

2.5适当增加课时

音乐与语文数学一样都是一门学科,比如数学的学习能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那么音乐能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同样重要,一周一节课,40分钟是不够的。所以,课时的增加和加重识谱教学比例是提高学生识谱水平的渠道之一。

结语

在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担负着识谱教学的任务。着重了解基础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的现状,发现问题与不足,探寻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对推进整个基础音乐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黎红尹爱青论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2]张宁“梦寻北京、中国和世界的声音记忆”——记“2009北京传统音乐节”[J].人民音乐,2010,(06)。

[3]齐江民族音乐学教学中说唱音乐分类新议[J].人民音乐,2010,(06)。

论文作者:冯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音乐课堂识谱教学策略研究论文_冯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