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论文_马梅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论文_马梅

马梅

摘要:要克服当前教学过程中表面、表层、表演的局限,这就需要创造一个涌动生命的课堂教学艺术,使学生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度,促进学生数学的发展,以构建优质高效课堂,这应该是每个教师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目标。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命;教师;学生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应该是学习数学的活动主体和主人。而传统的数学课堂只有数字、符号、公式等机械训练与熟练掌握要求,以致于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造成激情不足,参与度不高,缺乏思维高潮,易沉闷鲜有活力。要克服当前教学过程中表面、表层、表演的局限,这就需要创造一个涌动生命的课堂教学艺术,使学生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度,促进学生数学的发展,以构建优质高效课堂,这应该是每个教师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目标。

一、给学生“激情飞扬”的课堂

教育必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彼此间信息和思想相互碰撞交织,教师要尊重和善于捕捉这些动态生成的信息和思想火花,才能不失时机地演绎出课堂教学中的许多精彩。在学生心中,我们传统的教学中太看重教师自身、课堂自身了,冷漠了对学生生命激情的需要,其实教学中需要以情激情。我们不妨来设想一下: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充满倦怠感和缺乏热情,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又怎么能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只有当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教师浓浓的师爱、激情和童趣,用真诚去关注、解读学生的每一丝变化,激励学生内部动因,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让学生生命绚丽多彩!

例如,一种织布机5台2小时织布160米,某车间有20台织布机,8小时一共织布多少米?解题时,大多数同学都根据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列式解答,算式为160÷5÷2×20×8=2560米,有一位同学却列出了算式:160÷5×8x(20÷5)=1024米,从结果看,显然是错误的。但这与众不同的算式中又明显含有创新的成分,于是教师请该同学大胆地说出想法。生说:“这个车间织布机的台数是原有台数的(20÷5)倍,前两步表示5台织布机8小时加工的米数。”说到这儿,该同学迟疑了一会儿:“老师,我知道错在哪儿了?这里不是160÷5,而应该是160÷2,整个算式为160÷2x8x(20÷5)。”此时,教师并没有轻易表态:“现在请你再计算一下结果。”“㖿,成了!”该同学体验到了创新求异的成功带来的快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该同学的启发和影响下,其他同学也不再局限于常规思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分别列出了160÷5×20×(8÷2),160x(20÷5)×(8÷2)等不同的解法,同学们一个个神采飞扬,气氛热烈起来……

在课堂上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保护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感,增强学习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交流,学会合作,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地激励过程。

二、给学生“自主开放”的课堂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想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师需要创设平等、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传统课堂中教师严肃“传道”,学生呆板地听讲,规训色彩浓厚,学生没有自主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教师要敢于放手,为学生留足时空。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一些挫折,让他们自己去磨练;多给学生一些表达机会,让他们充分体验,尽情展示;同时注重开发生活资源,让他们感受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只有学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我们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也许课堂上学生所经历的探求知识的过程,并没有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或取得满意的答案,但是这种体验和追求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成功。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让学生有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三、给学生“多思喜悟”的课堂

多思喜悟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价值。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绽放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交流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深度思考。

比如三年级“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时,关键点就是对“0”的处理。教师由复习题517—348变成507-348时,引导学生说说1和0有什么区别?当学生发现从1到0带来了计算上的新问题,他们陷入了思考;而当学生说出507-348的计算过程时,师追问:“为什么十位上的0变成了9?”学生通过思考,能够把复杂计算过程表达得清清楚楚;接着算式再由507-348变成500-348,生做题后反馈,感悟规律:减数与差末尾凑10,中间凑9。师又追问:“被减数中间和末尾同样是零,为什么末尾凑10,中间凑9呢?”在思考中学生进一步明晰:这两个0是不同的,中间的0经历了“借”与“被借”两个过程,而末尾的0只有“借”的过程。整个过程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并感悟算理,建构算法,有力提升了数学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生本课堂是时代主题,就是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精彩。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芙蓉小学 230000)

论文作者:马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论文_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