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论文_韦金平

浅谈预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论文_韦金平

广西横县中学 韦金平 530300

摘要:数学教师如果可以指导高中二年级理科生进行课前预习,那么则可以提升他们对课程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帮助其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稳定提升学科教育的质量。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学术研究的成果,分析数学教师对高中学生实施预习指导的积极作用,给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希望通过开展本次教学分析,可以让更多的数学教师认知到预习所呈现的积极作用,以此构建更优质的知识学习平台,从而培养班级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态度和自学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师;高中生;课前预习;知识学习;听课效率

前言:如果高中生可以在课程讲解之前对教材知识进行自主学习,那么他就能得到一定的知识理解,在进行知识讨论时能阐述自己的学习观点,获得成就感。同时,高中生通过开展预习也能分析自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情况,积极培养自主学习以及思考的学习思维,以此对课程知识进行独立性的分析和深度思考。为此,预习在课堂教学中占据较大的作用,需要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高质量的课堂预习,培养班级学生独立学习以及深度思考的能力。

一、预习可以强化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等因素的影响,数学教师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在对具体课堂教学中,而没有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这样不能更好的提升知识教育的成效性。预习对当前的学科教育起到积极影响,首先可以强化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值得数学教师对此进行思考。数学教师在课程教育之前给班级学生提供良好的导学案,这样可以让学生能有计划地的开展课堂预习,可以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度的分析。数学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课程基础,根据具体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导学案,可以让知识实现问题化的展示,也能对问题进行层次的划分[1]。同时,数学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预习之后记录自己不懂的知识或者是运算过程,可以和同学进行讨论分析,这样能提升预习的有效性。可以说,课堂预习成为当前数学教师开展高质量课程教育的主要环节,能逐渐改变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的状态,增加他们参与知识学习以及运用的自信心,以此强化的课程学习能力。

二、课堂预习能稳定提升课程教育的效率

数学教师指导高二学生进行课堂预习,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也能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中生通过对课程知识进行预习,则可以保障知识学习的针对性,同时也能保障课程教育的目的性,促使班级学生带着学习问题听教师的知识讲解。学生就会集中自己的关注力,听教师对课程知识的讲解,这样能提升学生听课的效率[2]。当学生养成课堂预习的良好习惯,数学教师则可以对教学流程进行合理的优化,将课堂成为解决双数学学习问题的场所,提升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

在课堂教学的前十分钟,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预习情况进行讨论,汇总学生未能理解或者是掌握的知识点。然后,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预习问题实施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则让学生进行讲解,而那些未能理解的重难点课程知识,数学教师则需要对学生进行清晰的教育,告诉学生具体的学习技巧以及解题方式。这样能让学生借助课堂预习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也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进而强化知识教育的成效性。

三、数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也能培养其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当前学科教师开展知识教育所采取的一项创新性教学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的交流,立足知识分享以及观点交流等方式能拓展学生实施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的思维。通过指导班级学生开展课堂预习,数学教师也能创建高质量的知识教育平台,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3]。数学教师可以提出多个预习问题,促使学生以学习小组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在知识探索以及观点交流过程中实现合作意识的培养。

例如,对学生讲解“概率”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提出多个预习问题,指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预习,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整体学科教育的质量。“如何对概率进行内涵解读?”“什么是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如何?”“请结合具体生活案例或者是事件谈谈你对概率的理解。”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数学教师可以指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实施主动性的探索,这样能促使学生对探索成果进行交流,在培养班级学生合作意识同时强化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数学教师让学生进行预习能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学生在对高中数学知识进进行探索和分析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困惑,希望可以及时解决这些学习问题。当期,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技术支持,师生可以在网络中搜索相关的知识点信息或者是学习资料。学生如果具备良好的预习思维,则能在知识预习中借助信息技术去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如具体解题视频或者是教学案例。这样能丰富高中生的知识容量,也会有效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收获很好的预习效果。

结论:通过上文研究内容可知,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可以能更好的提升知识教育的成效性。因为预习在课堂教学中占据较大的作用,通过指导班级学生进行预习,数学教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也能稳定提升学科教育的效率。同时,数学教师指导班级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则可以让他们在知识预习中借助信息技术去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以此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所以,数学教师组织高中学生进行课堂预习有着诸多积极作用,需要教师开展高质量的预习指导。

参考文献

[1]杨宇航.浅谈预习在高中理科数学学习中的作用[J].神州,2017(9):82-83.

[2]李书涵.预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分析[J].学周刊,2018(2):115-116.

[3]赵有泰.高中数学教学中“预习”的若干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1):85-86.

论文作者:韦金平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浅谈预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论文_韦金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