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指标论文_程义波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即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完成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概念,并结合有效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深入探讨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

课堂是知识传播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新时期下,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灌输型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机械式、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为此,有关学者应积极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以此为依据,不断探究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1.1双向性原则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客观组成元素包括教师和学生,因此建立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时,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教,同样要结合学生的学,结合双方基本任务落实的情况,来评价教学的有效性。

1.2择重性原则

实际来讲,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不可能将每一项都划分为评价指标。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洛克主张“评价者在评价中应牺牲某些测量上的准确性,换取更多的有用性”。而且师生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不可预见性,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不可能将所有的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都包含在内,因此,评价指标的确立只能是择重的。

1.3导向性原则

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要想合理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有一面可以“正衣冠”的镜子,以此来评断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的有效性。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时,就要坚持导向性原则,遵循《普通高中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基本要求。

1.4有效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立要切合高中数学教学的属性和内在要求,其一就是要体现教学目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其二就是要体现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能客观反应课堂教学质量的规律,虽然课堂教学活动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这些规律仍可以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依据。。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2.1教师教的有效性指标

2.1.1教师素质,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师德是教师必备的优秀品质,有效状态下,教师能端正教学态度、明确自身定位,了解教学目标,明白用何种教育方式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成果,能够精心准备教学教案,合理教导教学重、难点[1];低效状态下,教师对待自身教育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方法不合理,单纯的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知识讲解,侧重于教,忽视了学生对与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1.2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期间运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现阶段常见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兴趣教学法等。有效状态下,教师会根据课堂教学任务、学生的认知程度和现有教学资源等因素合理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的提高本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低效状态下,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按部就班、教学死板或是教师盲目利用教学方式,收效甚微、差强人意,无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2.1.3教学效果,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曾提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学科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2],提高学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状态下,学生不仅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还能灵活运用知识结局实际问题,同时还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了数学思想与方法。低效状态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将知识活用与纸面之外的实际问题中,而且数学思维能力弱。

2.2学生学的有效性指标

2.2.1学生参与,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另一主体,学生的参与度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有效状态下,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高,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积极踊跃参与回答各种问题,有发表个人见解和解决课堂问题的强烈欲望;低效状态下,学生上课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很少主动与教师互动,大多数时候都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默默地在下面机械的记忆着。

2.2.2学习方式,是学生发展中,形成的为了完成既定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所形成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有效状态下,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主动调整学习方式,以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同时能有自主学习、探究、实践,乐于通过合作学习,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技巧,相互提升数学能力。低效状态下,学生缺乏学习方式的锻炼,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不能积极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缺乏自信心,一旦出现错误,很容易情绪低落。

2.2.3学习效果,是评价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学生课堂检测、回答问题和作业完成情况的综合考核,可以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有效状态下,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并在教师的鼓励和提示下,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能够独立完成90%左右的课后作业,课堂检测成绩能达到良好以上。低效状态下,无法正面回答教师在课堂山的干提问,无法独立完90%左右的课后作业,且课堂检测成绩在良好以下。

2.3实践探究

为了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利用以上指标对一堂高中数学课进行有效性评价。选取了十名教师对一线教师“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这堂课进行随堂评价。以10分为满分,下表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打分情况:

由上表可得出,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等六大评价指标平均值为9.3、9、8.9、8.9、8.7、8.3,课堂教学有效性平均值为9.4。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内,因此可知评价指标的设定相对合理。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摘要从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两方面深入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评价指标,并初步确立了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等六大评价指标。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全面教育改革的今天,有关学者应在探究有效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做到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 陈瑞.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 新校园(中旬), 2017(4):86-86.

[2] 曲平平.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中华少年, 2018(5):247-247.

[3] 陈翔, 韩响玲, 王洋, et al.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与“金课”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 2019(5):43-48.

论文作者:程义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1

标签:;  ;  ;  ;  ;  ;  ;  ;  

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指标论文_程义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