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估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摭谈论文_王艺鑫

课堂评估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摭谈论文_王艺鑫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 要:教师评价作为伴随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一种活动,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也面临了来自传统的奖惩性评价制度和以学生标准化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困境。本文在分析现有评价阻碍的基础上,提出课堂评估能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需要,并从课堂评估的内涵,演变及三个方面的优势进行阐述,同时提出利用课堂评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点策略。

关键词:课堂评估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评价

Discussion on Classroom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 (Wang Yi-xin,Shaanxi Xia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career, teacher evalu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owever, evalua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faced with many kinds of dilemmas,which come from the traditional rewards-punishment evaluation and grades-based evalu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obstacles of teacher evaluation and propose that classroom assessment can be a defensible way for evalua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eanwhil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classroom assessment’s definition, evolution, strategies and advantages would be discussed explicitly.

Key words: classroom assessment;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er evaluation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在具体改革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这部分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然而,潜在的应试冲突使得教师评价制度的制定者、决策者及评价者和教师之间产生了距离。教师如何从评价中获取多渠道的信息以提高教学水平?或者说,现有的教师评价能否给予教师主体认识自身专业发展可能性的机会?

一、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困境

1.奖惩性评价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

(1)人事决策的评价使得教师产生负情绪。奖惩性教师评价是利用绩效管理的手段,指向结果和成就且用于甄别和选拔教师的一种评价制度。其评价结果会与教师评优、晋升、奖金等职业生涯或经济情况挂钩。这不免使得教师产生不安、担心甚至惧怕的心理。比如,教师对于职业前途与发展不确定性的不安,教师对于评价者误解或不满自身教学工作的担心,教师对于自身专业水平不能胜任评价工作的惧怕等等。教师在不安、担心甚至惧怕等负心理情绪影响下的急功近利的速成与教师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或许是背道而驰。

(2)自上而下的评价使教师处于被动地位。奖惩性教师评价基本是出于学校管理组织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教师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提高专业技能,也不利于教师对其专业潜能的开发和激发。自上而下的评价很难使所有教师产生共鸣和响应。一方面,教师主体忽视教师评价的重要性,浪费了快速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宝贵机会;另一方面,学校也没有及时给予教师参与评价的机会,单纯基于控制教师的评价观进行教师评价。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学校在面对教师评价相关工作时会变得懒惰与消极,教师在奖惩性评价中处于的被动地位也会阻碍教师专业发展。

2.以学生标准化考试成绩为教师评价因素的弊端

(1)无法说明学生对某一学科所有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标准化考试的设立是为了收集学生普遍成绩的样本,由于每一科目测试的时间有限,所选取测试的内容也有限。尽管学生面对的是经过精挑细选且能够代表学习目标的试题,但是不排除关键的内容没有测试的现象。也许某次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只能反应学生对此次测试样本的掌握程度,所以仅用此标准来评价教师的专业水平,很明显不太客观。

(2)选择题作为主要测试形式会限制学生成绩的测试种类。标准化考试集中通过选择题检验学生知识能力,选择题确实存在效率高,成本低,开发难度小的优势。但是,选择题测试只能说明学生对一些相对简单的推理形式的掌握程度。而复杂的推理、技能并不在选择题测试范围内,因为它们无法转化成相应的格式,这对那些有更好目标的教师并无益处。也有人建议采用写作题测试,学生的作品由评价者评估,而评价者的主观因素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结果。所以,依据学生成绩来判断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显得不明智。

(3)闭卷测试会影响学生考试发挥水平。在信息化时代,大多数人都不再单纯依靠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一方面,学生不清楚自己需要完全记忆的知识有哪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清楚在需要时如何去搜集与获得知识。应试下的标准化考试强调通过记忆把对知识的理解呈现在考卷上。可是,纯粹记忆与实际应用是两码事,闭卷测试会限制学生搜集与获得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未精确记忆下得到的成绩可能无法真实说明其能力水平或知识理解程度。因此,利用这样顾此失彼的形式去衡量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合理。

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需要:课堂评估

1.课堂评估的内涵。有学者对课堂评价做出这样的解释:通过课堂观察等手段对课堂活动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可以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或课堂表现的评价,也可以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的评价。而课堂评估与课堂评价的差异体现在:首先,评价强调量化,评估不需要,二者程度不同;其次,评价须由特定主体承担,评估不需要,二者主体不同;再次,评价要考虑包括法律、经济等责任,评估只需考虑道义的责任,二者责任不同;最后,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评估是事实判断,二者本质属性不同。综上似乎可以看出,课堂评估是对课堂评价各个侧面更加优化的概念。

2.课堂评估的演变。传统的课堂评估主要以听课、评课的方式,凭经验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指导教师的教学改进,存在着长官意志、主观性、随意性等无序的问题。随着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的引进,一些量化评价方式,比如制定课堂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量表测量,量化处理分析等技术,课堂评价开始注重澄清课堂教学的应然目标,并以此作为量化或主观评价的依据。后期随着课堂教学观念的改变与发展,评价者对于理想课堂的期望越来越丰富,进而课堂评估的着眼点也日渐创新。但是,在丰富的期待下,所创生的课堂评估也存在评估标准方面的局限。有学者指出尽管评价标准的层次体系清晰可辨,易于量化。但是这些标准是对无数个具体课堂上的总结,是抽离出其中共性的一种标准,当这些共性的标准应用于具体课堂的时候就会有所差别,所以事实上是几乎找不到能够满足所有指标体系要求的课堂评价。本文主要讨论的课堂评估是一种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概念,也就是强调为学生进步提供依据并且界定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3.课堂评估的优势。

(1)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安排灵活选择测验形式。教师作为一堂课的核心人物,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发挥大胆的想象,设计多样的形式去把握学生对本堂课学习目标的熟知程度。他们甚至可以通过课堂上细致的观察去判断每一位学生的学业进步,而不是拘泥于标准化考试下固定的一套测试方案。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安排灵活选择测验形式,而测验提供了一个能够掌握学生进步的优质平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教师多样化的检测形式下可以更加真实的呈现。基于学生在此情境下进步的标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也会得到客观的评价。

(2)外界因素对学生学业的影响有效降低。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未必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其学业进步的程度或是在教师教学下成长与发展的水平。外界因素影响下的学生成绩势必牵连到教师评价的客观性。那么,通过课堂评估,我们得到的学生成长情况是否可以作为教师评价的可靠依据呢?课堂是学生最熟悉的场所,学生不受压制的自然状态有利于评价者把握学生学业进步的程度。教师是学生最熟悉的人,学生完全放松的真实表现有利于评价者掌握教师教学下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水平。而课堂评估可以完美结合以上两点,使外界因素对于学生学业的影响尽量降低。因此,学生一系列的行为变化能够作为衡量教师专业化的可靠依据。

(3)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进步紧密贴合。教师评价若是基于学生的进步,则必须要将学生的进步与自身发展紧密贴合,而现行的教师评价无法说明这一点。首先,学生的学习情况受多位教师影响,很难具体到某位教师对其进步有无显著作用。其次,某些教师为了应试的要求,标准化考试考什么就给学生教什么,这样普遍偏高的成绩真的能说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吗?再次,学生的个性差异无法在标准化考试中得到满足。有的学生阅读速度慢,往往在考试中得不到好成绩。而通过回家预习,每次的课堂表现却十分出色。用前者取代后者作为教师评价标准,对于教师和学生都不公平。最后,课堂作为一个互动的环境,直接将学生、教师、环境、内容这四个课程生态模式的要素联系在一起。教师的发展能有效带动学生的进步,学生的进步也能够全面衡量教师的发展。

三、利用课堂评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评估目的:为学生进步提供依据并且界定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评估是为了将学生与教师联系在一起,并最大程度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估者需要明确课堂评估目的,同时要清楚如何利用评估结果及谁来利用评估结果。

2.学习目标:教学需确立合理适当的学习目标。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和评估者需要确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这些目标转化为学生所能理解和认知的目标,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能有何收获和发展。教师需要提供一个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这样以便评估者和教师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或通过课堂测验分析学生进步的水平。

3.设计评估:将学习目标转化为高质量评估。课堂评估有效的关键点是将学习目标融入评估环节。首先,选择最优的评估方法。评估方法需要结合实际,参考具体的学习目标进行选择;其次,设计评估内容。评估需要包括哪些内容才可以体现出学生在学习后掌握学习目标或进步的情况。最后,避免评估偏差和误解的潜在来源。

4.良好沟通:有效利用评估结果。课堂评估是一种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概念,它的功能是指示性的,无论是教师还是评估者都需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性与终身性的过程,教师评价也是一个长远的问题。若仅从一两次课堂评估就企图断定教师的专业水平,恐怕对于所有一线教师都不公平。所以需要参与评估的主体对评估结果的良好沟通,确保评估目的回归到学生的进步与教师的发展,评估焦点定位到教的工作而非教师本人,评估标准针对到具体的课堂情境。整合各个主体对于评估结果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学业的成长与进步,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教师评价工作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瑞克·斯蒂金斯 合理有据的教师评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2]韩传信 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准则与方法[J]. 教师教育研究, 2009, 29,(2),70-75。

[3]任其平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J]. 教育研究, 2010, (8),62-66。

论文作者:王艺鑫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课堂评估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摭谈论文_王艺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