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学情反馈,打造高效课堂论文_柯树金

借助学情反馈,打造高效课堂论文_柯树金

柯树金(晋江市英墩中学 福建 晋江 362235)

【摘要】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资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信息反馈更是极其重要。如何将信息反馈与提高课堂效益结合起来,本文将从课前准备、课堂中的应变、课后的练习测验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获取学生反馈信息,从而有助于调整教学进度、实现三维目标,有助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有助于增进有效性教学,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角度全方位;反馈信息;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182-01

在课堂教学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授课技艺,还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中时刻把握教学动态,及时从学生身上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进度,弥补课堂教学中的缺陷,矫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下面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多角度捕捉学生反馈信息,作初步探讨。

一、课前备课时重视预测信息反馈,及时纠正错误认识,加深理解

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的常见错误往往有预见性。例如,在密度知识应用这节课时,预测很多数学生会死记“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始终保持不变”这一推论。教师顺势设计试题“一瓶氧气用了一部分,密度如何变化?”结果不出所料,大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变化,这时老师应该通过讲解纠正他们的错误,让他们对密度公式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如:学习“欧姆定律”时 ,学生把欧姆定律表达式I=U/R改写成R=U/I后,因长期受相近学科数学比例式的思维定势影响,往往容易只注意表达式,而忽略知识本质,以致于产生“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电流强度成反比”的错误认识。同样,电功率的推导公式P=I2R、P=U2/R中 ,学生容易从P=I2R中 得出P与R成正比和从P=U2/R中得出P与R成反比的两种相矛盾的结论。对于上述情况,如不具有前瞻性,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定势思维。而在备课时能预测到这种学情的反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能对重难点把握更到位,主动运用对比、辨析、推理、判断等方法引导学生走出误区。

二、在课堂上多角度全方位获取反馈信息,以此有针对性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在检查课前预习环节获取反馈信息,有利于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调节学习准备状态,促进课堂学习,而且还可以在指导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如何。例如:在讲“质量”一节前,教师可以通过指导预习,了解学生对有关质量测量的一般认识,国际单位和生活常用单位掌握的如何。例如,布置预习题:回家利用杆称、磅秤、电子称等工具测一下苹果、鸡蛋、书本等日常生活物品的质量。这样不仅可以把课堂探究内容重点放在学生有困难而又是教学的重点核心内容上,又可以减少课堂的信息量,增加学生探究的时间,突出教学重点。

2、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课反应获取反馈信息,有利于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生的听课反应可以从教师讲解、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做课堂小结等环节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些课堂教学环节中获取学情反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教师讲解新知识时,要求学生跟着自己叙说、解释、分析、总结问题时,学生的表情变化、语言的是否一致形成一次又一次的反馈,教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对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估计。

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呈网络状的。教师要运用反馈的多向性,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如:复习电功率这节课,在进行拓展提升时补充这样的问题:“一个电阻灯接在12V的电源,若串上一个定值电阻后接入原电源,那么灯的电功率会变大还是变小呢?请用所学知识分析。”由于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也不同,因此在讨论中输出的信息具有多样性,这些信息对其他学生会起到一定的激励和帮助作用。教师参与了学生的讨论,收集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了解到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教学的调整,学生在交流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修正、补充与提高,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课堂还上可以利用师生共同课堂小结获取学情反馈,既检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起到了对新知识当堂练习巩固的作用,可以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3、在课堂练习中获取学生答题反馈信息,明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评讲试题。

物理课堂练习可以利用学生的板演达到学情反馈目的,以此及时发现问题。例如:学习了压强知识以后,在巩固计算时可用这道题进行板演:“有一空杯重5N,杯内装有3kg的水,水面到杯底的距离是25cm,杯底面积为100cm2,求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有的学生往往不分析题目,只知道套用公式P=ρgh=103×10×0.25=2500Pa而出错。对于这种情况,先让几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做,教师在教室内巡视学生做的情况,然后同学们对板演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与分析,让同学们明白,要对题目所求的内容选择准确的公式时行计算,以达到纠正错误、深化理解之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

三、通过实验操作和测试获取学生在知识应用时的反馈信息,吃透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物理实验操作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是实验观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初中生必须培养的能力。同时学生学会实验操作,对物理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就能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操作的反馈,及时纠正实验操作中的错误。例如:在“变阻器的作用” 的实验中,学生实验时教师不断巡视,就能对实验情况及时反馈。若实验中学生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变阻器连接没有“一上一下”、闭合开关电灯不亮不知道什么缘故,老师立即发现就能个别指导与全班纠正,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实验技巧,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助增强课堂有效性。

一个单元、一个章节的知识学习后,利用单元测试作一次反馈。如刚学过浮力就用这道题作测验:“一个重6N,体积500cm3的物体,投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该题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视其掌握情况将上题中“物重改为0.5N,体积改为0.6dm3,其他都不变”,这样用变式练习作一次反馈,看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课后适量的练习题和单元测试,能迅速反馈信息,从而及时纠正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偏差,以利增强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采取多种措施优化信息的反馈,使信息反馈既准确又及时,让教师时刻掌握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做到对教学活动及时处理与调整,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有效性的最大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平.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第10期.

[2]刘建华.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中学物理,2007年第20期.

[3]《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

论文作者:柯树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借助学情反馈,打造高效课堂论文_柯树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