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特尔能走多远?_英特尔论文

温特尔能走多远?_英特尔论文

Wintel还能走多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还能论文,走多远论文,Wintel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弹指一挥间,个人电脑经历了二十年发展。从最初“苹果”一霸天下,到如今各路品牌称雄,电脑市场历尽腥风血雨,“千古”了不少风流人物。然而大江东去二十载,淘出了两个公司的崛起和一段现代商业的传奇——英特尔和微软的企业联盟。

铁三角

9月,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安德鲁·格罗夫与微软董事会主席兼软件总设计师比尔·盖茨一起在硅谷主持了一个聚会,纪念个人电脑普及20年,到会者无不是电脑业的名流巨擘——过去的和现在的。他们济济一堂,或感慨时世变迁,或展望未来发展,为电脑业描绘了一幅完整的画卷。

说起个人电脑,就不能不提IBM,它为电脑走出科研机构、步入寻常百姓家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以今天的标准来看。IBM 20年前出品的个人电脑简直是“惨不忍睹”、“不堪一看”,它们不仅外形丑陋,蠢笨憨傻,而且功能低级,与“原始人”无异。然而,就是这个原始人,在短短20年内已然迈进了发达社会的阶段,并孕育了一个价值2000多亿美元的产品市场。

IBM还有一个贡献,那就是成就了英特尔和微软。20年前,以IBM的实力,它完全可以采用自己的零部件和软件,“软硬兼施”,制造从里到外都是彻头彻尾IBM的电脑。可是它没有,它把空间留给了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和初出茅庐的软件公司微软,自己转向了电脑外部零件供应商。从此以后,IBM电脑上就注入了英特尔和微软的基因,它们共同构成了电脑业坚不可摧的铁三角。

“二元论”

也许连IBM都没有想到,它的一时“心软”会造就两个商业奇迹和一段商业传奇。从那时起,英特尔和微软就无情地加入了电脑业的搏杀,并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中生存下来,成为电脑世界的代言人和标准制定者。电脑可以有多个牌子,而芯片和软件却是“英特尔和微软”独霸,以至于人们提到任何电脑,都不得不提到英特尔芯片和微软的视窗软件,它们就像电脑业中的“二元论”。

可是20年前,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时毫不起眼的微软有朝一日会以“垄断软件业”之嫌被送上法庭,也想不到各个电脑品牌会以奔腾处理器作为一个大卖点。英特尔和微软奇迹般的成功并不完全是两家公司各自努力的结果,更是它们的坚强联盟——Wintel(微软的视窗与英特尔的英文缩写)共同打造出来的。虽然这个联盟经历过内部冲突、技术标准之争甚至一段时间内的关系破裂,可它还是坚持了下来,历经20年,不离不弃,塑造了现代商业中两个企业互相依赖、荣辰与共的典范。

Wintel成功的传奇性还在于它们的缔造者格罗夫和盖茨的截然不同。事实上两人简直毫无共性可言。英特尔主席格罗夫今年65岁,是个匈牙利难民,凭着他的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奇怪地进入了硅谷一家芯片制造商Fairchild半导体公司工作,之后与人合作创办了英特尔公司。跟格罗夫相比,今年才45岁的盖茨则是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家境富裕,上过象征地位与成功的哈佛大学,后中途退学创业——这一举动让多少年轻人敬仰效仿。而且,盖茨是个典型的建筑师与偶像式的企业家,至今还是世界首富。

心照不宣的秘约

是电脑把两个背景迥异的人和两个风格各异的公司拉到了一起,但是,英特尔和微软合作关系的具体内部结构与方式甚少为外界所知。如今,个人电脑业正经历着自1985年以来第一次全世界范围之内的销售下降,而美国司法部又跟微软纠缠个没完,如果有人认为这是个探知英、微之间关系的绝好时机,那就错了。英特尔与微软像任何时候一样守口如瓶,只泄露一鳞半爪的“秘密”。

“英特尔和微软的关系可以描述成一个半满或者半空的玻璃杯,我们并肩战斗了20年,却没有任何正式的协议、承诺或合作规则。”格罗夫说。就这一句话,就把种种关于企业伙伴关系与战略联盟的理论衬托得像垃圾一样了。

“我们在同一条船上共渡了许多年,是电脑使我们走到了一起。在英特尔,人人都知道,没有微软的软件,个人电脑简直寸步难行——希望微软也觉得没有英特尔芯片的电脑寸步难行,”格罗夫说。

对于这个希望,盖茨没有明确回答,但他希望格罗夫把两家的密切协作关系看成是个“半满的杯子”。

“我们彼此需要对方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我们都相信个人电脑从长远看是有前途的,”盖茨说。

基于这一共识,两家公司求同存异,虽然摩擦不可避免。“如果我们有什么要求,我们就直接跟英特尔谈,但我们并不是总是谈的很愉快;如果得到的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也不会总是那么彬彬有礼,”盖茨含蓄地说。

“才进行一半”

“跟通讯设备急剧下滑的销售或者.com公司的纷纷倒闭相比,个人电脑业还处于相当良好的状态”,格罗夫说,“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个人电脑还是个不可思议的新鲜玩意。尤其在那些正在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地区,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快的速度接受电脑,比当时美国人和西欧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盖茨补充说:“即使在已经成熟的市场,个人电脑业也还没有完全满足人们的要求,电脑产品也还远远没有完美无暇——无论在速度、功能、还是使用上都有待改进。就在这个个人电脑普及二十周年志庆的时候,我们的事业才刚刚进行了一半。”

无论是格罗夫还是盖茨,都对个人电脑的未来充满信心,但在发展细节上,两人的性格和年龄上的差异就暴露了出来。比如微软即将推出的超薄掌上电脑,格罗夫就很怀疑——“超薄显示器真的能代替纸张吗?至少我这一辈人还是愿意阅读纸上的东西。”

格罗夫和盖茨还会有摩擦和冲突,英特尔和微软也是这样。但它们还是要一起合作,一起发展。微软今年十月就要亮相它的视窗XP,英特尔也正在大肆吹捧它的奔腾4。这些产品会重新振奋电脑市场吗?

“我们的合作一向所向披靡。”格罗夫说。

标签:;  ;  

温特尔能走多远?_英特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