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_刘彩霞

初探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_刘彩霞

刘彩霞 广东省五华县河东镇河口小学 514413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活用”数学,对数学教学非常重要。

关键词:自主解决问题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解法多样化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法也随之改革。《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有些老师总是抱怨学生根本不会提问题,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教师并没有仔细地研究教材;教师应在上课前认真地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水平,设计适合于本班学生的教学环节。例如,我在教学“烙饼问题”中,让学生准备10个圆片,实际动手“烙烙饼”。要求是每面需要3分钟,两面都要烙,每次最多烙2张。让学生先烙双数个的,这个非常容易了。这时引导学生发现:烙双数张时,锅都没空着,这样最节省时间。然后烙单数张的,从烙3张开始,2张烙2次,1张也得烙2次,共需4次。这时学生自己就提出问题:老师,有更节省时间的方法吗?因为在烙最后一张时,我发现锅一半是空的,浪费了资源。我这时问学生:那你们试一试,看看有没有比这更节省时间的方法呢?最后总结出烙单数张饼的方法。这样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在我们的前面引导前提下,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

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认真地引领学生将所发的信息进行归类,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新的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逐步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例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从我班万军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和学生谈话:“从六月一日起,万军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万军一直想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多媒体课件出示:万军一家照片和一张四月份的日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个情境中我迅速提出问题:“在这一个月里,万军的愿望能否实现吗?如果能的话他们又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这些日子怎么找?”在“如果没有这张月历,你能迅速找到万军父母共同的休息日吗?”又一问题的思维撞击中,学生又产生了迫切寻求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办法的学习心理。这样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实践、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

新课改强调归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就成了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便会产生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不但提高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分一分”时,老师出示了许多水果和蔬菜,让学生分一分。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找到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有的是按水果和蔬菜分的,有的是按不同的颜色分的,还有的是按吃法的不同分的(生吃和熟吃)。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的学生进行了二次分类,先按水果和蔬菜的标准分为两类,每类中再按颜色不同分。这个结果是小组合作交流的结果,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在探索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问题“再创造”,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再创造”的动机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烙饼问题”时,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家长烙烙饼吗?孩子们很惊讶:怎么上数学课老师说起了烙烙饼了呢?我接着说:把我们课前准备的圆片当作烙饼,我们来看看到底在烙饼中有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们很兴奋,都投入到了新课中去。本节课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

通过教师启发学生面对现实问题,学生就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根本所在。

五、设计开放性练习,提倡解法多样化,促使学生“活用”数学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老师应提倡解法的多样化,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总之,在实施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以新课标为指导,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研究解题思路,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实现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

论文作者:刘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初探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_刘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