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角膜塑形镜的临床验配经验论文_王艳爽

浅谈角膜塑形镜的临床验配经验论文_王艳爽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摘 要】近视是目前严重危害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高达25%~30%,近年来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发展趋势趋向于"低龄化"、"高度数化"。如何预防和治疗近视,控制近视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近视;角膜塑形镜;现代角膜塑形术

如何科学规范的验配角膜塑形镜,可以通过以下几点的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了解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关键所在。先了解什么是角膜塑形镜,再了解它的验配方法,角膜塑形镜只有科学规范的验配,了解近视患者真正的需求,才能给每一位配戴者提供舒适和持久的用眼状态。

1 现代角膜塑形术与角膜塑形镜

(一)现代角膜塑形术现代角膜塑形术是通过特别设计的Ortho-k CL,主动、有步骤、渐近、科学地改造角膜曲率,以期达到人们的期望值,以提高裸眼视力为目标的一门技术。

(二)角膜塑形镜 一种硬性的透气性的隐形眼镜,患者晚间配戴8~10小时,白天的裸眼视力可恢复正常,长期坚持配戴可减缓近视加深。其设计原理是:镜片中央部的弧度较小,而周边部的弧度较大,利用镜片中央比角膜小的弧度设计将角膜压平,而利用镜片周边部大的弧度固定角膜并增加对角膜中央部的压力。借此反几何的镜片设计,使角膜中央部变平,从而降低或矫正近视眼的屈光度数。

2 角膜塑形镜的评价与发展

(一)疗效是否确切。国内外发展的情况可以表明,现代角膜塑形术对于特定人群、特定时限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具有较好的矫治效果,近期效果尤为显著,但任何一种近视眼的矫治方法,都有其一定的范围和特点。就目前的认知范围来说,它最佳的适用范围是<-6.00DS近视和低度的顺规散光的青少年人群,而且患者的近视屈光状态暂时性地消失或降低,因此它的疗效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实施是否可行。大量的中外临床资料表明,现代角膜塑形术是一种医疗行为,应严格在医疗机构内实施,验配师必须具有关于眼科的医疗理论与实践。

(三)危险性有多大。危险性的大小和镜片的质量、验配水平、验配师的临床医疗水平、配镜者的认知水平、医疗单位的管理水平都有直接的关系。初期配戴的部分患者第二天会出现轻微角膜上皮脱落,但随着配戴时间的延长,这种情况会随之渐渐减轻或消失。有一点是肯定的,角膜一旦遭受急性感染,将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会直接导致Ortho-k CL在我国的开展。

(四)对象是否愿意接受。许多不愿做准分子激光矫治术又不愿戴眼镜的患者,但社会在求学、求职及参军上对近视有一定的限制,这部分人相对来说乐意接受。另外是戴框架镜度数又年年增长的青少年患者,为了想延缓近视的加深,也比较乐意接受。

(五)发展。镜片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设计的发展,为临床提供了更安全有效地角膜塑形镜,另外角膜塑形镜的发展还需完善规范程序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的开发。

3 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流程

(一)适配人群

(1)近视-6.00DS以下,顺规散光-1.50DC以下,逆规散光-0.75DC以下,近视度数:散光度数>2:1,散光只在角膜中央部效果会更好。

(2)角膜平坦K值>40.OOD,<46.OOD,角膜中央垂直K值和水平K值之差小于1.50D,角膜外表面由中央向边沿逐步平坦,角膜e值大于0.5。

(3)眼前节和眼底检查正常;眼轴测量(正常值24mm,最好是曲率性近视),眼轴每增长1mm,将会增加近视度数3.00D;角膜地形图检查(排除大散光及圆锥角膜患者)。

(4)精确地主觉验光是科学验配角膜塑形镜的重要前提。

(二)选择第一片试戴片

(1)根据角膜平坦K值和欲降低的屈光度,挑选出第一片试戴片。

(2)清洗取出的镜片,让患者戴上镜片后检查镜片是否位于角膜中央,若不是则取下重戴。试戴20min和2h后分别检查患者戴镜视力,评估配适情况:配适情况(居中性、活动度、荧光染色),角膜情况。

(3)两小时后再次观察镜片情况摘镜后查裸眼视力,角膜情况,角膜地形图,点滴抗生素眼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配适良好的标准

(1)直径10-11.5mm;光学区 6.0mm;必需有良好的中心定位,有限的镜片活动度(1-2mm);荧光素染色情况;验配至可达+0.75D 的目标。

(2)较理想的染色状态。①基弧区:镜片在中央区与角膜之间应有足够的接触面积(2~5mm),泪液层较薄(约10um)。染色后呈淡黑色状态。希望降低的近视度数越高,初始时接触面积越小,随着配戴时间的加长,角膜塑形效果呈现,接触面积会相应增大;②反转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有很厚的泪液层,染色后呈360度浓绿色亮环。希望降低的度数越高,初始时这一亮环越宽;③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保持平行状态,泪液层较薄,染色后呈淡绿色或淡黑色状态。希望降低的度数越高,初始时泪液层应越厚,染色偏绿;④周弧区:镜片边缘微微翘起,促进泪液交换。该区镜片与角膜之间泪液层很厚,染色后呈360度浓绿色亮环。

(四)复诊程序

(1)复诊时间为首次配戴的次日早晨、第7天、第30天,以后5个月每隔30天一次;配戴6个月以后,每3个月复诊一次,同时要求患者在感觉不适时应把镜片取出重新洗净配戴,仍然不适应立即停止配戴,点滴抗生素眼药水主动来验配点复诊。

(2)首次复诊程序

首次戴镜的次日早晨,起床后不要摘镜;配戴时间不应超过8个小时;随身携带包装盒、伴侣盒和护理液;首先检查戴镜视力;检查镜片的居中性和活动度;给患者点滴舒润液,做荧光染色检查;确认镜片在角膜上移动后,让患者摘下镜片;用裂隙灯检查患者角膜表面状况,查看是否有上皮损伤;检查患者裸眼视力;一切正常,把上述检查结果记录至《复诊记录表》,告之患者正常使用;上皮损伤,用显微镜或裂隙灯检查镜片表面状况,看是否有划痕、污点等;状况良好,矫治效果佳,但镜片偏紧,可对定位弧稍做打磨,让患者继续配戴。状况良好,但矫治效果不佳,镜片偏位或太松,应调整镜片;损伤,镜片有划痕或污染,应打磨、清洗镜片,让患者停戴2天,点滴抗生素药水,待上皮恢复之后再次配戴。再次配戴一夜后的次日清晨仍需按首次复诊程序检查。

4 案例分析

王鼎言,男,13岁,主诉:戴镜看黑板不清楚了,想重新配镜。

VASC:OD:0.08 OS:0.1 VACC:OD:0.5 OS:0.6

查:眼位:裸33cm照影正位,眼球活动(-),眼底(-)

裂隙灯检查:角膜(-),结膜(-)

主觉验光:R:-5.00 DS →1.0,L:-4.50 DS →1.0

诊断:双眼屈光不正性近视。

处理:建议角膜塑形镜检查。

角膜曲率:R:HK:43.50@175 VK:43.75@85,L:HK:43.00@177 VK:43.50@87

眼轴:R:25.22 mm L:25.31 mm

眼压:R:18mmhg L:19mmhg

右眼试戴4350/500,左眼试戴4300/450,20min后检查,戴镜视力1.0,右眼镜片定位偏下,活动度大于2mm,左眼镜片定位居中,活动度1.5mm,故右眼调整镜片4400/550,20min后再检查,镜片定位居中,活动度1.5mm,戴镜视力1.0。双眼荧光素染色较理想同配适标准相符,各弧段清晰可见。

2h后检查戴镜视力1.0,荧光染色同上,较为理想。取片后R:0.15 L:0.2,双眼角膜透明,主诉稍有异物感。予以定制镜片R:4400/550 L:4300/450。

定制片戴镜一夜后复查,视力:R:0.3 L:0.4,镜片定位居中,活动度1.5mm,荧光染色较理想。

一周后,一个月后,三个月后,半年后复查双眼视力均稳定在1.0。

分析:(情况正常)该患者案例比较典型,近视度数、散光度数和角膜曲率都在正常范围内,试戴和复查情况良好,视力稳定,角膜透明,角膜地形图合理化改变。

5 结论

验配角膜塑形镜时,首先要掌握配适的适应症,确定合适的患者;然后要确定其良好的配适状态:定位一定要居中,有一定的活动度,染色各个弧段清晰;最后要确保患者能遵从严格的复诊程度,才能保证整个治疗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谢培英,张缨.角膜矫形镜矫正治疗近视、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评价[J].眼科时讯,2005,33:34.

论文作者:王艳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浅谈角膜塑形镜的临床验配经验论文_王艳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