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下打造智慧课堂论文_高莹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下打造智慧课堂论文_高莹

连云港华杰高级中学 江苏连云港市 222002

摘要:智慧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促使知识功能化、素养化,如何使学生在高效的获取化学学科知识经验中构建认识模型,转变认识方式的同时使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整合化,必然是要在具体实践中寻求验证。所以本文从备课、课堂导入、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七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下如何打造智慧课堂。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智慧课堂;备课;小组讨论;学生展示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化学学科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教师和学生都对于化学的教学与学习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实际教学的成果提升依然十分困难。当前,最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具体指出化学核心素养是在化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的学生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审视我们当下的化学课堂,将化学学科素养真正落实在课堂中还是不尽如人意。教学内容往往被传统和习惯影响着、被习题和练习支配着、被理论和想象左右着、被认知和理念制约着。导致缺乏激情、缺乏智慧、缺乏趣味、缺乏效率,更有甚者使学生谈“化”色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薄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积极的融合化学核心素养开展智慧课堂意义重大。

因此,如何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创建智慧课堂,促使知识功能化、素养化。使学生在高效的获取化学学科知识经验中构建认识模型,转变认识方式。使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整合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下打造智慧课堂,我认为可以从备课、导入、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七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智慧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备课则属于教师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只有备得深,备得精,才能讲得透,讲的准,讲的精。它决定着一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

谋定而后动,备课好一节课的前提是一定要有大的格局,不要将课堂仅仅局限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应该研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琢磨《考试大纲》,同时注重总结历年期中、期末、高考出题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果断的取舍与延伸,每一节课的知识既要突出本节课的特点,又要放在大环境中使学生形成合理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

二、智慧导入

课堂导入应该遵循整体性,注重与其他教学环节的相辅相成,遵循目的性与针对性,根据教学重难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与此同时还要有趣味性,设计要有新意,有效激发学生化学学科兴趣。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一般通过展示或模拟自然生活现象、演示小实验等导入新课,效果会更好。当然最重要的是要遵循简洁与实用原则,导入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时间过长则不能保证后面的教学的有效学习。

三、学生思考

巧妙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设置,能够推动课堂的进程自然而然的进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即便“脱离”老师,也能够进行自学探究。问题设置不能成为形式主义,为了思考而思考,必须基于本课的重点内容,具有探究性的阶梯式递进。是学生利用以往学习所掌握的知识,与对本节课大概方向上的理解进行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智慧课堂模式中的主要学习环节,通过组内不同层次同学的相互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平等参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的效果。班级在小组建设时,组内分配就应该按照成绩、活跃程度、平时表现综合分配。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以此激发学生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观念。

小组讨论最为常见的形式就是讨论教材和导学提纲中的思考题,在讨论过程中使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能够独自解决的问题,在利用集体的力量,在知识的碰撞中理解本节课的新知识。当然小组讨论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五、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分为学生独自展示自己思考成果与走上讲台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无论是哪种,都是智慧课堂的主要环节之一。与小组讨论相辅相成,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又体现了主体精神。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让他发扬光大,成为所有学生的共识。在展示时要注意展示前一定要准备充分,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讨论,展示的过程中组与组之间要踊跃质疑,组内则要及时补充与订正,从而进行知识碰撞,激发学习热情。

六、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成果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手法,在习题编排选择时要注意因材施教,这时可以采用“自助餐”的形式,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不同类型习题。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设置基础概念题,为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设置更多的知识延伸,拓展题。

七、课堂小结

智慧课堂下的课堂小结主要体现的并不是教师对本节课的侃侃而谈,而是应该让学生谈收获,学生进行课堂总结,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知识结构、线路进行提示,具体的知识点应该留由学生展示,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最后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最后小结时教师可以针对所学内容,根据课堂上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课堂练习时学生反映出的问题针对性提问与解答,从而达到“堂堂清”的效果。

总之,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下打造的智慧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将“以生为本”的智慧理念贯穿始终,结合化学学科的实际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而是长线发展的,通过每一节课的学习,最终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奚丙贺 . 智慧教育下打造智慧课堂[J]. 明日风尚,2017.

[2]邵细芳,欧阳菁. 浅谈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2(3):90-91.

[3]崔伟. 基于核心素养的智慧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 基础教育论坛,2017(24).

[4]王祖浩. 化学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有机整合——“苏教版”《化学1》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Z1):3-9.

论文作者:高莹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下打造智慧课堂论文_高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