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分析论文_顾思敏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分析论文_顾思敏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江苏昆山 215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这一发展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而后发现现阶段如若仍旧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此,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本着打造高效课堂的原则,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育理念,以求形成创新式教学模式,使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策略的实践相关课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所肩负的教学压力更为沉重,因此,教师应做好自我定位,明确自身职责,而后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水平。在此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则要积极打造高效课堂,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教学质量。接下来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如下思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教学模式不科学

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素质教育,并逐步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但是,仍旧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受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影响严重,导致教学思维过于单一化,这将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升,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样的发展情况,难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将导致教学模式过于单调,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更加无法全身心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最终将削弱教学效果[1]。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小学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此课程的逻辑性相对较强,对于学生逻辑能力要求高,此外,数学知识多以符号的形式呈现,部分学生在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符号时,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且无法全面参与数学课堂,更加难以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这将一定程度的降低学生的知识消化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此时,如若教师未能给予有效指导,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被降低,从而制约教学进度的开展。

(三)过于注重成绩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环节,教师受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影响过于严重,导致教学方式不科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还存在过于注重成绩的情况,致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很难提高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将制约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难以满足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2]。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案

(一)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特点,制定完善、高效的教学方案,使之更加契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之学习过程更具动力,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课堂,自觉接受教师的指导,紧跟教师的步伐,提高学习效率,上述教学理念的引入,有助于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教师在教授与加减法相关的数学知识时,就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路径,将丑小鸭与白天鹅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借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完成课堂导入,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必然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分析问题,在分析与探讨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数学教师运用上述教学方法,将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并用心听讲,在听讲的同时,全面消化加减法知识,逐步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与探究能力[3]。

(二)以情境创设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本着生本原则,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同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目光,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建议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在情境创设工作开展前,合理规划教学活动,制定完善的教学活动方案,而情境活动落实环节,则要根据学生的表现与参与情况,对活动内容进行调整,使之更具灵活性,更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快速融入数学课堂,学生在参与情境创设活动的过程中,将会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自身日后发展的推动力,因而产生学生动力,为日后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奠定坚实基础[4]。

情境创设环节,教师可以模拟超市购物情境,将班级内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同时,设置评审小组。而后,每个小组分别进行超市购物情境再现,组内成员则要做好角色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将相应的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融入方式最合理、情境再现效果最佳的将会获得相应奖励。以上情境创设教学法的应用,将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在情境活动中发现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将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更新教育理念,满足新课改要求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旧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将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方法更加多元化。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各类二次培训活动中,在参与培训活动的同时,更新教学理念,产生新的教学思维,并将其融入到数学课堂,促使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式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本文所作分析可为有关的研究人士带来借鉴与参考,建议教师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发现新的教学理念,在数学课堂中融入丰富教学元素,拓展教学路径,使创新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加契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庆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探寻[J].读与写,2019,16(36):161.

[2]杨育萍.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培养[J].数码设计(下),2019,15(12):158.

[3]王明均.浅谈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J].语文课内外,2019,17(1):89.

[4]徐仁键.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J].散文百家(下),2019,29(12):259.

[5]荆树征.浅析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31(12):105.

论文作者:顾思敏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  ;  ;  ;  ;  ;  ;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分析论文_顾思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