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政治课堂“活”起来论文_余晓琴

如何让初中政治课堂“活”起来论文_余晓琴

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 628400

叶圣陶老先生说:“让政治课堂活动起来。”充满“灵气”的政治课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但当我翻开书时,发现今年确实是“新书”,和以往的教材无一字相同,况且八年级全册是讲《宪法》,这让我真有点不知所措。政治课本身就有自己的弱点:首先,在学生和家长甚至某些老师的心目中,政治课不是主科,在他们的眼中叫“副科”,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上政治课就是休息的时候到了;其次,政治课本身枯燥无味,对上课的老师来说要吸引孩子的眼球很困难,再讲条条框框的宪法就更难了。

如何让政治课堂充满灵气,如何让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活”起来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觉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来激活政治课堂:

一、新颖的导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言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像钥匙一样悄悄地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顿时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从而达到求知的最佳状态。为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重视导言的优化设计。导言要围绕目标,切中主题,不落俗套,新颖别致,形式多样,方法多变。

例如,在讲授“情绪的管理”内容时,我选择了“秀才赴京赶考”这个故事导入新课。一天,一位赴京赶考的考生在考试前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境是:自己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还撑着伞行走在雨中。第二个梦境是:自己家中的高墙上种着一颗白菜。第二天,这位考生把梦境给算命先生述说了,算命先生叹了叹气,说:第一个梦境预示画蛇添足,第二个梦境预示你“白种”。这位考生垂头丧气地回到旅店,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老板看见便问其原因,并给他做了另一番解读,考生便高高兴兴地准备考试。设问:老板是如何解读的?请猜想这位考生的结果如何?就这样,精彩的导言自然而然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地展开了课堂教学。

二、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教学中要扩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学时,“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能够使教学资料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简单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上“集体生活成就我”一课中,我根据教学资料创设了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集体的作用。此外,平时根据教学资料,还可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让课堂活了起来。

三、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为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和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依法服兵役”一课时,我选取我国的阅兵仪式,通过多媒体把相关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和责任感,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撰写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检验,得到了升华,能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针对学生厌学、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我带学生去县城较近的一所学校,与学生交流,听课,让她们感受农村学生不容易,学习条件不好、生活环境艰苦仍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为了让学生能更透彻地理解“止于至善”,我带着学生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学生回来后感受很深。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全有赖于我们的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一学期的努力,传统的勾勾背背的政治课堂终于有了活力。当然,我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也发现很多自我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发挥自我的优势来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朋友,到达一种“亦师亦友”的境界,让政治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论文作者:余晓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如何让初中政治课堂“活”起来论文_余晓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