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幸福与健全人格的关系_心理健康论文

论幸福与健全人格的关系_心理健康论文

试论幸福感与健全人格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人格论文,幸福感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言

幸福问题一直是人类所关心的问题,幸福感则是心理学家们长期关注的问题,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崛起,近二、三十年来国外学者对幸福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Ryan和Deci对幸福感研究领域的总结发现[1],幸福感的研究大致分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与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简称PWB)这两个取向。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评价与感受——包括认知判断(即生活满意度)与情感体验(包括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2],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体生活满意度,是指人们对自己生活总体满意程度的评价,即对自己的生活总体上是否感到满意;二是对特定生活领域的满意,如婚姻、工作、家庭;三是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这两种情感又可以细分成更具体的成分,如正面情感可以分成高兴、满意、爱和自豪等;负面情感可分成生气、难过、焦虑和内疚等。一般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主观性,从个体自身的角度来关注幸福问题,因此不管别人的看法如何,只要你认为自己的生活是美好幸福的,你就有高的主观幸福感;二是相对稳定性,主观幸福感涉及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心情与感受,更重要的是关注长期的幸福感情况;三是整体性,主观幸福感强调的是一种综合的评价,是对生活的总体满意感和享乐感。心理幸福感则主要探索人类追求幸福发展的法则和存在的生命挑战等。心理幸福感更强调的是实现人类潜能、自我实现、成熟、心理健康、健全人格的幸福。虽然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之间是彼此独立、没有联系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两者间更多的是相互联系的,在不少研究中也未对两者作严格的区分。

对幸福感的大量研究发现,人格是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因素,如Kyeong-Ho的研究[3]表明很多人格特征都与幸福感显著相关,不少研究还发现在对幸福感有影响的诸多因素如年龄、婚姻状况、生活事件和人格特征等中,人格特征因素是主观幸福感的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2]。越来越多的研究还发现社会活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目标需求和生活事件等心理以及社会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也是以人格为中介而产生的,如Diener的研究[4]认为外倾性会影响社会支持,并因而影响正面情感;而神经质则可能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并因此而影响负面情感。

虽然大量研究探讨了人格因素与幸福感的关系,但还未见有人明确将幸福感作为一种人格因素来看待。在笔者的健全人格界定[5]中幸福感是一个重要的人格因素,能否把幸福感视为健全人格的一种重要的人格因素,幸福感在健全人格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将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二、幸福感是一种人格特质

说幸福感是一种人格因素是因为幸福感具有人格因素的两个基本特征,即生理基础与稳定性。幸福感的这两种特征有不少直接或间接研究证据。

(一)幸福感具有生理遗传基础

不少研究都显示幸福感是具有生理遗传基础的,如,Tellegen等的双生子研究[2]发现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还估计出了遗传所产生的变异量,见表1。

表1 主观幸福感的遗传与环境影响的估计量

 变异量

遗传

 共同的家庭环境

积极情感

.40

.22

消极情感

.55

.02

幸福.48

.13

从表1可见,与环境因素相比,主观幸福感受到个体遗传基础的影响更大。Kagan等的研究[2]发现,在子宫中对新颖刺激有更多反应的胎儿,到儿童期时更容易产生害怕情绪,当和妈妈分开时更易产生消极情感。Davidson和Fox对一岁左右婴儿表现出的害怕行为的研究[2]发现,婴儿对同样的刺激情景所表现的害怕行为在量上存在个体差异,而通过测试实验前婴孩左前额与右前额大脑皮层活动就能预测婴孩在实验中的害怕行为量。该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会导致大脑情感中枢反应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就代表了个体幸福感的基本生理倾向特点。

一系列关于幸福感与气质关系的研究也显示出幸福感是具有生理遗传基础的。关于幸福感与气质间关系最普遍的一种模型认为人具有快乐或不快乐的基因素质,即由先天的神经系统差异造成的气质差异会使不同人倾向于体验到不同水平的幸福感。

(二)幸福感具有跨时间的一致性与跨情境的稳定性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具有跨时间的一致性与跨情境的稳定性。例如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1973年对5000名成年人作调查,10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发现,尽管工作、居住以及家庭状况等都有了种种改变,但当年感到最幸福的人10年后还是感到幸福。在跨情境稳定性方面,Diener和Larsen发现[2]在工作中与在娱乐情景中的正面情感的平均水平的相关为0.70,负面情感的相关为0.74。Costa等用10年的时间研究了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与有许多变化的环境(例如退休、离婚、配偶去世等)中的人们,结果发现[2],在幸福感的稳定性方面,环境高度变化的群体只比环境很少改变的群体略低。Headey和Wearing的动力平衡模型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平衡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此水平由气质决定。任何事件对平衡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可能会产生三种影响:使主观幸福感升高、降低或不变。当其升高或降低时,人们只是暂时离开这一平衡水平,经过一段时间人们又会回到平衡的幸福感水平。例如中彩票让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感到非常高兴,但渐渐的适应了之后又回到了平衡水平,最后中彩票对他的幸福感就没有影响了。他们甚至发现经过许多年的时间跨度,通过人们的外倾性和神经质水平都能预测出人们平衡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除了这些直接的证据外,幸福感与“大五”、“大三”等稳定的人格因素的相关也显示其稳定性。“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与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6]。Lucas等的研究[7]发现外倾性与正面情感的相关为0.38;而运用复合的、不同种类的测量来研究外倾性与正面情感之间的关系,其相关达到0.80。Vitterso等研究[8]得出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程度高于外倾性,神经质对负面情感有最大的影响(能解释56%的变异),外倾性对正面情感也有一个较大的影响(能解释26%的变异)。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不仅相关,而且这种关系还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如Diener等的研究[9]还发现,外倾性能预测主观幸福感,即使是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两者间的相关仍然存在,外倾者无论是独居还是与他人共处,是单独工作还是与他人共事,是生活在小城镇还是大城市,以及对不同民族、性别和年龄的人来说,外倾的人通常都更容易体验到幸福。

国内不少学者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考察了“大三”人格特质与幸福感的相关,“大三”人格特质是指精神质、内外倾与神经质。如王极盛等的研究[10]发现,低精神质、高外倾性、低神经质的个体其主观幸福感程度较高,外倾稳定型个体的幸福感水平最高,内倾不稳定的幸福感水平最低;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国内许多其他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

综上可见,幸福感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体验,而且还是具有生理基础的心理特征。同时,幸福感有跨时间的一致性与跨情境的稳定性,幸福感还与一些最基本的人格维度如气质、“大五”人格、“大三”人格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结果提示幸福感可能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

三、幸福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

说幸福感是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大量研究显示幸福感与健全人格的两个基本因素即心理健康和自我都有密切关系,它们都属于人格健全的范畴。

(一)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

心理健康是健全人格的基础[11]。目前对心理健康的含义虽有不同的认识,但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负面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正面情绪情感的增多。幸福感、生活满意感都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测量指标。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四条标准中就有一条是“具有幸福感”。这都表明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可以推论它与健全人格也有密切关系。

(二)幸福感与自我关系密切

自我就是一个独特的、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主要包括作为认知对象的我和作为主宰者的我,它是人格系统的核心。无论对于心理健康还是健全人格,自我都起着核心的作用[11]。

幸福感与自我或自我的重要方面有密切关系。Sheldon等在美国、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四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研究[12]都得出自我和谐的个体显现出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在西方文化中,自尊能有效地预测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如美国女大学生的自尊与主观幸福感间的相关为0.60[2]。有的研究[13]还证明高自尊与正面情感密切相关,而低自尊与负面情感(如压抑、抑郁、焦虑等)密切相关。Bukatko等的研究[14]把儿童自尊分为高、中、低三组,结果发现,高自尊的儿童后来的幸福感较高,而低自尊的儿童则更多的会感到压抑、焦虑、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不适应。高自尊的人乐观、自信、主动、热情、乐于助人、有成就、少焦虑、无破坏性、感到充实和有力量,因此幸福感较高。自我概念也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关系。Terry和Huebner的研究[15]证明: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表现为自我概念越正面,主观幸福感越强。Kennon等的研究[16]表明,对于成人来说,内部价值(如自我成长、自我目标实现等)比外部价值(如健康、财富、外貌等)更有可能使其体验到主观幸福感。此外,自我理论认为当现实自我高于或与理想自我一致时,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较高;而两者不一致时会降低其主观幸福感。

可见,在关于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论述中一般都将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的表现,在关于幸福感与自我关系的研究中一般都认为自我影响幸福感。但由于这类研究大多是相关研究,这种将幸福感与心理健康、自我的关系视为单向的作用则是欠妥的。幸福感与心理健康、自我的关系可能是双向的:幸福感既可以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也可能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自我可以影响幸福感,同样幸福感也可能影响自我。幸福感与心理健康、自我的这种关系有待于深入探讨。

感谢黄希庭教授对本文的悉心指导!

标签:;  ;  

论幸福与健全人格的关系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