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写汉俳的围棋教练论文

爱写汉俳的围棋教练

文 /清 水

围棋和汉俳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范畴。围棋讲究的是逻辑思维,汉俳讲究的是形象思维。想不到前几日,非著名编剧董强兄热情洋溢给我推荐了一位围棋和汉俳两者都擅长的朋友。一个很严谨的围棋教练怎么会爱上很浪漫的汉俳?我百思不解。

董强兄介绍的这位朋友姓江名德冀。这位江兄很有趣,加他微信以后,给我的见面礼就是发来一首汉俳,内容与围棋有关。好在全诗不长,兹抄录如下:《对手》盘上柳叶影,局中对手局外情,和气争输赢。

名人之后

江德冀精于围棋与家世有关。早年中国围棋界有“南王北顾”之说。南王指的是“南方棋界第一人”的王子晏,北顾则是“中国第一棋士”江德冀的外公顾水如。

作为围棋大家,顾水如善于发现新人。早在1922年,顾水如收吴清源为弟子,悉心教导,吴清源棋艺大进,被称为“近代布局的奠基人”。1951年,顾水如收年仅7岁的陈祖德为弟子。从此,在顾水如的指导下,陈祖德棋艺突飞猛进,被称为“吴清源第二”。

小时候,江德冀不知道外公是中国围棋界的泰斗,只知道家里天天有人来学棋,有的是直接和外公对局,有的是来客之间相互对局,外公讲棋。在江德冀的记忆里,外公是个既敬畏又亲切的老头。

江德冀记忆犹新地说,彼时我们斗蟋蟀,外公会过来看;我们做风筝,外公会过来教;外公喜欢讲他小时候斗蟋蟀、放风筝的故事。

法军重振精神,1914年9月8日,新增援军投入全线战斗。9月9日,德军开始动摇、败退。出租车司机们苦战两天两夜。在加利埃尼的指挥下,他们奋勇前进,终于在石油的参与下拯救了巴黎。

手足无措的江德冀在学生们惊讶的眼神中,匆匆忙忙将准备了一个小时的讲课内容,只用了二十分钟就讲完了。彼时离下课还早,只能叫学生们自己下棋。学生下棋时,江德冀站在旁边看,有下错的,及时指出辅导,或者作为教材,在全班讲解。有调皮的学生,站到江德冀身后,与他比身高。更有甚者在他背后扮鬼脸,把初登讲台的江德冀搞得十分尴尬。

掐指算来,江德冀在精武体育馆教围棋13年,他的学生拿过20多个少年/儿童,个人/团体市冠军。有3个学生有专业段位,其中,方捷七段,刘轶一六段,刘禹欣(女)二段。

继承遗愿

江德冀之所以成为围棋教练,这与顾水如的遗愿有关。他说,外公在世时,陈毅老市长常与外公对弈,并希望外公培养更多青年棋手。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也要求外公多多培养围棋高手,为国争光。

他记得,外公直到临终还不忘围棋教学,不忘培养围棋新人,希望能发掘出更多的陈祖德。

此外,江德冀还有个妙招,实行半开放的教学模式。凡是有棋友介绍来的成年围棋爱好者,他都举双手欢迎。一有机会,就叫这些人和学生手谈。同时,再叫稍有成就的学生来当陪练。比如,叫洪湖中学业余围棋班毕业的学生来当陪练。

经过上述分析,论证了改进的GA-PSO混合算法用于配网重构上的理论可行性,本文运用MATLAB软件分别对3个算例IEEE14、IEEE33和PG&E69节点配电网络进行了仿真来证明算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许是命运的安排,江德冀初中毕业那年,虹口区体委正好恢复围棋项目,于是,他被特招担任围棋教练。

关于《洪范五行传》的文本形态,目前学术界依据的主要是清人陈寿祺据《汉书·五行志》《续汉书·五行志》及刘昭注、《开元占经》《太平御览》《仪礼经传通解续》《通鉴前编》《文献通考》《六艺流别》等文献辑佚而成的《尚书大传·洪范五行传》,其中辑自黄佐《六艺流别》的部分已经陈侃理考定为伪,故目前可信者约千字。就内容而言,可分为“六沴”与“五行”两大部分,但这两部分之间关系如何,以及“五行”内部次序如何,学界仍存在不同看法。由于这一问题是我们讨论《洪范传》理论特色的基础,故不可不辨。

“密针线”其实就是在强调戏文的节奏紧凑,局部过渡自然。他说:“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节节俱要想到。”如《无声戏·失千金福因祸至》中的财主杨百万,放债光凭面相,对秦世芳和秦世良二人的命运转折的描写,起承转合之间,处处都是伏笔,前文出现的“针线”,后文必有交代,最终杨百万的相面预言都一一应验,也表达了作者“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的思想观念。

在外公眼里,江德冀对围棋没天分,“天分”是吴清源、陈祖德级的。慢慢地,江德冀长大了,开始对围棋有了兴趣,于是问外公围棋进步的“方法”。外公告诉他,围棋下得好不好,没关系,但做人要做好,要尽力为社会、为围棋事业做点事。此后,江德冀一直牢记外公的这番话。

值得一提的是刘轶一,成名后的刘轶一继承师传,倾心于围棋教育,先后带出过三个世界冠军:江维杰、范庭钰和芈昱廷。说到此,江德冀很是感慨,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

难忘那课

江德冀说,甫到精武体育馆任教,虹口区洪湖中学的老师陈祖康慕名请他去教棋。陈老师很诚恳地说,他在自己的班级里已经教学生围棋半年,现在学生进步了,他教不动了,希望江德冀能去辅导。

江德冀很随和,他所教的学生都把他看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无话不谈。哪怕这些学生后来成为围棋界大咖,这种友谊和真诚,一如既往。

在江德冀眼里,外公很慈祥。有一次,江德冀在棋书上做围棋初级“死活”题目,做不出,看了答案后,觉得很妙,心想,外公不是围棋很厉害吗,天天有人跟他学棋,今天我考考他。于是,江德冀放好题目,叫外公来做。想不到,外公很快就做出来了。江德冀很吃惊,问外公,你怎么一下就做出来。外公摸摸他的头,说,每天用心坚持做,什么题目都能做出来。

这时江德冀才知道,上课不是平时两人对局后,复棋讲棋。一个好的教练不是棋艺比学生高,就能上课。课堂教学有其独有的专业知识、表达方式、讲述节奏、师生互动,以及教师的控班能力等等。

从此之后,江德冀注重学习课堂教学艺术,旁听各种观摩课,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

如约,江德冀来到洪湖中学。在教室里,陈老师指着江德冀对学生说,这位就是我为你们请来的精武体育馆的围棋教练江老师。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学生满以为教围棋的一定是个老头,没想到进来一个小年轻,于是,哈哈大笑。江德冀那年18岁,学生十四五岁,比他小三四岁。

训练绝招

围棋水平的提高,一定要和高手下棋。然而,一般高手不愿意与比自己水平低的人下棋。如何能让高手和学生下棋呢?江德冀有个绝活,那就是利用自己兼任虹口区成人队教练的优势,请区成人队员来给学生当陪练。看在江德冀的面子上,那些高手们没有二话。但是,江德冀有想法:如果一直看面子,一则不好意思(人家是无偿付出);二则不长久。于是,江德冀和学生家长商量,把学生的训练费集中起来,作为“基金”,每个来当陪练的区成人队员,给一包“前门”牌香烟,再报销来回车钱,作为补偿。当然,这些成人队员不在乎这福利,他们是奔着江德冀来的。

粉彩花鸟画并不是为了画花鸟而刻意为之,这种做法常常是以人为主导,为了说明或者传达人的思想意识。古人常常借花鸟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强调借物抒情的作用,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花鸟题材在粉彩绘画中的人的意识的传达。

不妨令fX(x)和fY(y)分别表示随机变量X和Y的密度函数,{(Xi,Yi),i=1,2,K,n}是二维随机变量(X,Y)的一个随机样本。定义R1=(-∞,+∞),X积分下限为:lxinf{x:fX(x)>0,x∈R2},上限为Ux=sup{x:fX(x)>0,x∈R1},Y积分下限为:ly=inf{y:fY(y)>0,Y∈R1},上限为Uy=sup{y:fY(y)>0,y∈R1}。为了表示方便,我们在后面的式子中将略去所有积分的上下限。由式(2)可知

江德冀回忆道,作为区级教练,他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拿市级冠军。彼时,江德冀具体上班地点在精武体育馆,基层教学点在虹口区一中心小学。每年九月新学期开学,他在一年级新生中开班,培训一段时间后,把“苗子”进升到校队,每天放学后训练。“苗子”中好的,需要进一步培养的,便送到精武体育馆训练。

如此一来,江德冀带教的围棋班,陪练的高手比学生多。这种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社会资源为我所用的训练方法,使学生们进步神速。那时,虹口少年/儿童的围棋比赛成绩,在市里一直名列前茅。

惊人战绩

一天,有位朋友到访精武体育馆,看到这么多小学生在下棋,甚为惊讶。江德冀告诉朋友,他们都是“科班生”。那些夏天在路灯下玩棋的大人,不是他们的对手。朋友来劲了,说,他们厂的围棋队,有个上世纪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可厉害了,全厂没对手,休息天还经常南征北战,胜多输少。朋友说着说着,提出,来一场友谊赛。江德冀欣然答应。

朋友的厂在杨树浦路,是一家大型毛纺厂。比赛那天,江德冀带着五位小学生去了。他们走到厂门口,迎面竖着一块宣传牌,上写“欢迎虹口区儿童围棋队”。江德冀一行走进赛场(食堂),只见整整齐齐的长桌上,已经放好了棋盘棋子。一番寒暄,对局开始。很快,四位小朋友胜了。

最后一盘是“主将”对“主将”,四周围着很多人观看。不懂棋的问懂棋的,怎么样?懂棋的回答,不行,输了,翻不了盘。有人将大人“主将”输定的消息,悄悄传开,人们十分吃惊,“某某某输了?”“哪里来的小孩?这么厉害”。不多时,大人“主将”投子认输。此事,在厂里传诵一时。

“本次演出即将结束,最后剩下的三名演员将获得每人十万元的现金奖励……”随着男声的再次响起,升降舞台上又升起一张桌子,上面堆满了一沓沓的钞票,那百元大钞在灯光下闪着诱人的粉红色。

爱上汉俳

江德冀坦诚,他爱上汉俳缘于在日本留学时,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的一首汉俳,他感到很新奇,于是学着也写了一首《溪边枫下》萧瑟兮清秋,溪边红枫兮独秀,赤子兮乡愁。素湍兮载忧,水中紫叶兮东流,游子兮首丘。投寄到《人民日报•海外版》,想不到被采用发表了。以后,由于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三年前,又开始写汉俳了。

江德冀说,围棋和汉俳都是国粹。围棋发源于中国,汉俳以中国传统诗词(即汉诗)为基础。汉俳这种诗体是由中日友协顾问、著名诗人赵朴初于1980年首创,是中日文化长期交流的成果。中日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林林先生说:“古代汉诗是输出的,现代汉俳是引进后由中国诗人再创造而成的。”这被叫作“骨肉还家”或“诗歌回娘家”。

(4)精益服务理论的研究逻辑和研究过程为旅游服务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基于理论、顾客和企业三维视角的理论研究技术路线能够复制到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如旅游服务企业的员工管理问题、旅游服务企业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与协同模式问题等。

江德冀介绍,汉俳的体式分为格律体和自由体。全诗共有五、七、五三个句子。即第一句五个字,第二句七个字,第三句五个字,这个句法必须严格遵守,不可改动。但其句式结构可以灵活。在创意上,第一句要有一个较完整的诗意,第二句有承转的任务,第三句是结句,一定要收好。

如今,江德冀在围棋教学之余,醉心于汉俳创作。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在朋友圈中发布的汉俳都是诗配图。不知是他不精于摄影还是没有时间去搞摄影创作,他经常在朋友圈为自己创作的汉俳征集配图。现奉上三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提供配图。《江南直街》六尺石板路,檐高街长百年铺,乡邻互招呼。《旧趣》扇摇路灯下,老少苦争棋大侠,寂寞菊花茶。《弈趣》局危仍心净,妙手翻盘落子轻,盘前品香茗。

标签:;  ;  ;  ;  ;  ;  ;  

爱写汉俳的围棋教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