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论文_赵宝

有效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论文_赵宝

江苏省宿豫中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 要:有效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与总结,全面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实现有效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能够很好的利用,建构起高效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中历史课堂;运用

一、有效教学涵义及当今历史课堂现状

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场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历史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但在追求“应试教育”的今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脱离实际、机械死板背教条,课文内容一串串、理论观点一套套、板书文字一行行,让学生记笔记、背课文,做作业抄课本、课堂答问念课本。学生不能用已知说明未知,不能以史为鉴,一见到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

二、有效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策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有效教学运用在高中历史课堂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1、用新的教学观念贯穿历史课堂全过程

新的教学理念就是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发展历史中汲取智慧,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叶小兵:《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 2 期。]同时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思考的积极性、发言的积极性等方面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而不是简单地以结果来评价学生,要关注过程,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来强化学生的信心与勇气,这样学生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我们不要只是简单地看学生对历史史实记忆的结果,而是要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教师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创造的快乐,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得到凸显,个性才可以得以张扬。

2、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提到日程

新颖高效的导入教学,能抓住学生求知的欲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教师还应当通过一系列探究问题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 从而来培养学生的思维的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代表人物画像,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课本历史人名、地点、年代等单纯知识的枯燥无味,增强直观性、欣赏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3、课堂要有生态性,建设生态课堂

新课程呼唤有生命力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呼唤人文关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熟悉学情,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多角度地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多元化的答案,从而做到游刃有余地评价学生可能回答。再次,教师要认真倾听。对回答出色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评价,对因为胆小害怕而说话语无伦次的学生也应适时给予鼓励,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当学生回答不准确时,教师就更要耐心倾听。同时及时作出评价。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尊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机制调节好课堂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建设有生命力的生态课堂。

4、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高中课堂教学

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等彰显在高考历史教学中。课本大都是在宏大的视野下对历史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关注的是全球而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发展,它以一种新的视野、新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和人物。对新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备战高考的基础。

三、有效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

教师的功底决定了教学的深度和力度,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的广度也影响着学生视野和知识面开阔。因而,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充实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要从实践出发,主动走出课堂,面向社会,了解社会实际,积极寻找和发现社会上可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资源。只有自己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传授知识。

2、重视历史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是历史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中的一个任务,也是一种责任,培养他们的人为精神和民族情感,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让人文情感走进历史课堂, 也是历史教学最终目的。 情感教学不仅要将认知之外的价值观本身作为目标, 还应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涉及意志、 情感等心理品质等方面培养, 这也是情感教学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进行互动探究学习过程, 所以 “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递知识或培养学生的智力方面,而应当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

3、搭建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探究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过程中,形成历史概念,获取史论结合技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搭建“对话”探究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对话的体验中出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求知识、培养解题能力,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整个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话, 鼓励学生从探究活动体验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探究成就感。这里不是单纯的教,而是学生自己的探究、体验,是内化是生成。这样探究活动设置使学生学习历史不再是简单复述过去的故事,而是实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同步建构。

总之,有效教学应当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落实到学生认识历史的各个层面。 作为专业历史教师,我们应当精心策划每一个教育环节,这需要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够达到让有效教学深入历史课堂教学中去。

[ 杨启亮, 李如密. 课程与教学评论[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第167页.

[ 崔允漷,王少非:《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中小学教材教学(月刊),2005年第 2期。]。

[ 周和群.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J]. 读与写杂志, 2013年10月第10卷第10期,第135页.]

【作者简介】:赵宝(1980--),男,中小学一级教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社会史、历史课堂教学。

论文作者:赵宝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有效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论文_赵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