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拿来主义”的眼光读《拿来主义》论文_李若嘉

用“拿来主义”的眼光读《拿来主义》论文_李若嘉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 417000

摘 要:每次拜读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都有不一样的感悟,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读起来感悟不同。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内外交困,梅兰芳等人的“送去主义”并不适合我国当时的国情;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逐渐强盛了起来,但是崇洋媚外的风气也开始抬起头来了,想起鲁迅先生“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对我国现代社会现象进行反思,我们要运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观点有选择地去拿。

关键词:拿来主义 西化 送去主义

什么是拿来主义呢?从古至今的发展说起,在我国最为鼎盛的唐宋时期,日本人飘洋过海拿走了我们汉字、穿走了我们汉服、剽窃了我们均田制和三省六部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把我们汉字拆成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把汉服变成了背着被子的和服,把唐刀改成了太刀。近代日不落帝国的工业很强,日本人跑去欧洲剽窃了很多工业技术,这才有了后来的明治维新;现在与美利坚打的火热,成就了自己发达国家的地位。不得不说,日本人是一个很爱学习的民族,通过不断地去拿、有选择地拿,拿对自己有利的。简单来说,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就是拿来主义。

一、关于送去主义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鲁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强权横行、内忧外患的时代,中国从一个天朝大国,变为外国人眼中可以随口咬一口的“肥肉”。一个落后的大国,最可笑的是一个升斗小国也敢来欺负,政府的软弱无能,当时的知识分子急于救国、不讲究方法;当时政府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弱国,证明自己还是曾经那个地大物博、兴旺繁盛的强国。只是当时我国虽然还是地大物博,但是政府的腐败,带给人们深深的绝望。鲁迅先生对于这一点的认识非常的透彻,在列强称霸的时代背景下,盲目地出口文化是无用的,无非是向一头饥饿的野兽展示自己有多“肥”。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当时对人们的期望不是盲目的向列强摇尾垂怜,而是自强,人强则国强。反观鸦片战争时期,英国用鸦片侵蚀了国人的身体,泯灭了国人的爱国之心,人不强,则国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我国强大了,国际地位提升了,而且国际环境比较安定,所以外国人现在都比较喜欢学习中国文化。例如,汉语桥,就是我国语言文化国际化的表现。而百年前的中国,贫穷又落后,谁又会欣赏呢?

二、与当今时代相结合的拿来主义

重读鲁迅的《拿来主义》,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风雨飘摇、国家的动荡不安,以及爱国青年、有为之士为国奔波。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时局动荡不安,爱国青年盲目的认为西方文化才能救国,那是中国中西方文化碰撞最为严重的时期。国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认识不清,绝大多数在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盲目排斥、对外国文化盲目接受,拼音就是西化的产物之一。当时的国人十分的迷茫,究竟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如何救国?鲁迅先生,对此在文章中点明拿来主义,将外国优秀的东西拿来。现在时代背景下,由于我国百年的弱,注定今天我国难以成就唐宋元明的强,外国的某些国家目前确实比我们国家强上许多。但是,也不是什么都是强的,我们要有原则的去拿外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鸦片大麻就不要拿来抽了”。

所以,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用批判的观点看待西化问题,不肯定也不否定,虽然日本人入侵过我国很可恶但也不能否认,日本人“拿来主义”很不错。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要拿来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吸收他们长处,有选择地去拿,像韩国的娱乐风、网红风、整容风等要客观的去学习,要有选择地去拿,不要全部都拿走。

三、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来源于新文化运动那个时期,鲁迅先生《拿来主义》这篇杂文中,目前这篇文章被编在教科书里,被广大高中生争相阅读。鲁迅先生用最朴素的语言文字,写出了醒世的惊世之文,虽然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些晦涩难懂但是细细品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至今仍被人们引用。那个时代是动荡的、陈旧的,爱国人士们为救国呕心沥血,加上外国人入侵华夏,当时政府腐败,形成了外国强大、西方强大的心里认知、爱国人士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排斥。一边倒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质疑,全盘西化几乎是一呼百应,在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当时虽然比不上焚书坑儒,但也对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破坏。而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则客观地对我们国家当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发展我国文化、如何拯救我国、如何让我国强盛,不只文化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应该发扬拿来主义,我们要有选择地去拿,这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

综上所述,鲁迅先生对当时的时代有感而发,为国忧愁,虽然拿了一些大师们举了例子,但是鲁迅先生可能并无他意。我们不应追究文章中的人物,而应对文章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反思,拿来主义对于社会在飞速发展的我们,以及我国的良性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悦 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中的应用探析——以《拿来主义》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03)。

[2]唐华妹 关于《拿来主义》主旨的再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3]施文亮 浅谈《拿来主义》中的“三美”[J].成功(教育),2007,(10)。

论文作者:李若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用“拿来主义”的眼光读《拿来主义》论文_李若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