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撑起爱的“保护伞”论文_严云琦

为你撑起爱的“保护伞”论文_严云琦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科医路校区 650106

【摘要】校园本应该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可近年来,新闻中经常会报道全国各地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这些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校园欺凌事件已呈现出群体化、低龄化、反复性三大特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管理者,作为学生在学校最亲近的人,应该采取科学地措施配合学校积极应对校园欺凌事件。

【关键词】班主任;校园欺凌;学校;学生

国外将校园欺凌的定义为:一名学生反复地欺负一个或多个学生。台湾学者陈慈辛把校园欺凌定义为:在校园内,为达到特定不法行为的犯罪意图,以强迫威胁为手段、压制被害人的抵抗能力和意图、而针对学生、老师、学校以及校外侵入者之间所发生的暴行、破坏以及侵害生命、身体、财产的行为。中国青少年犯罪协会副秘书长佟丽华认为,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的针对学生身体或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日益凸显,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刻不容缓。作为学校中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本文将针对校园欺凌这一问题,简单谈一谈班主任应该做些什么。

一、校园欺凌的现状

根据资料显示,2017年在山东和河南两省抽样调查校园欺凌数据显示,23%的小学生曾有过受到校园欺凌的经历,14%的学生每周会受到来自语言和肢体一次或多次的欺凌,欺凌者的人数已经达到5%。小学校园中,欺凌的情况不在少数,不容乐观,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模糊浅显,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轻。

二、班主任应对校园欺凌的举措

1.正确处理校园内部的欺凌事件

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作为班主任应该积极应对,冷静处理,可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在得知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应该马上到达欺凌现场,及时制止欺凌者的行为,并且疏散周边观看的同学,稳定欺凌者的情绪。同时,应该及时安抚被欺凌学生,在第一时间查看该生的伤势,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其次,在处理好现场情况后,班主任应该第一时间了解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同学之间的矛盾、涉及的人员,并且及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学校领导。于此同时,班主任应该联系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家长,告知双方事件的前因后果,注意措辞与语气,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做到不偏袒任何一方,特别注意要稳定住被欺凌者学生家长的情绪。如果被欺凌同学涉及到相关医疗费用,班主任应在其中做好双方家长的协商工作,并引导欺凌者家长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支付相应的治疗费用。班主任应该在引导家长冷静沟通的同时,告知家长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多从孩子自身找问题,杜绝今后再发生同样的事件。最后,处理完本次事件后,班主任应该查清事件的几个问题:第一,欺凌事件发生的次数。第二,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矛盾根源。第三,周围同学的围观人数。第四,事件是否涉及校外人员。第五,排查班级学生的矛盾情况,了解班级同学的相处情况。

2.积极与家长沟通

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家庭教育都与之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校配合的教育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欺凌事件之后,班主任可以单独与双方父母沟通。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情况:第一,学生近期在家中的行为是否存在异常,家中父母关系是否紧张。第二,家长是否关注孩子近期的社交圈。第三,孩子近期通过什么渠道获取外界信息,是否受到了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商量家校合作的方式方法,共同帮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并引导家长在自己孩子受到欺凌后应该教育孩子今后从几方面加强自我保护:第一,遇到欺凌者人数众多时,应理智逃跑,不可忍受或单打独斗。第二,遇到欺凌不可忍气吞声,要利用家长、老师或法律的力量保护自己,寻求成年人的帮助。第三,上下学途中,应该远离偏僻的小路,与同学结伴而行。第四,注意自己的隐私,不在公共网络发自己的照片,不透露自己的住家、学校等相关信息,防止网络欺凌事件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欺凌事件后,被欺凌学生的心灵创伤往往大于身体创伤,为了让学生尽早走出被欺凌的阴影,及时的心理疏导是非常有必要的。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人,更能让学生产生信赖和依靠的感觉。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书信、谈天等方式,以朋友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给学生肯定和鼓励。班主任还可联系其他各任课老师,所有老师相互配合,给受欺凌学生更多的关爱,用鼓励与爱心抚平学生内心的创伤,让学生的内心不再恐惧。

同时,班主任也应该帮助学生理智分析此次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改进的方向,让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与自信。

三、班主任预防校园欺凌的举措

1.创设一个健康、和谐、民主、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如同一个小型的社会群体,一个健康和谐的班集体应该具备高度的凝聚力。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预防班级内出现欺凌的首要任务便是营造一个和谐、健康、民主的班级氛围,让凝聚力成为班级的强大后盾。

首先,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做出榜样。其次,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比赛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在活动中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在活动中加深同学之间的情谊。最后,在班级奖励与惩戒制度中,可以尝试设置团体性奖励机制,让学生感受自己的言行给团体带来的影响,进而树立“班级小主人”的意识。

2.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在笔者看来,“育人”比“教书”更加重要,教书只是育人的手段,而教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育人。小学的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指出: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班主任,更应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让学生汲取德育教育的精华。

课堂外也要抓住每一次德育教育的机会。班主任应该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的眼睛,当学生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当学生不经意的行为能起到示范作用时,班主任都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并发挥同伴榜样的作用,让正能量的风气在班级中延续开来。

3.积极配合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体现了良好的环境对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个班级的良好德育环境构成了学校整体的大环境,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国旗下讲话、班级和走廊的防欺凌文化建设、出黑板报、布置学校图书角等。当每一名学生主动参与进学校的建设与德育教育中,当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能给师生带来美的熏陶、美的教育、美的享受时,健康的心理,积极地人生态度也自然会在班级中、校园中蔓延,从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四、结束语

面对当今的校园欺凌,班主任教师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对欺凌者与被欺凌者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做好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配合学校将预防落到实处,相信每一名班主任都能为孩子撑起爱的“保护伞”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和谐校园,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梁洁华.班主任应对校园欺凌事件的举措[J].中学课程辅导,2019(06).

[2] 孔令仓、赵贤松.强化德育工作,预防校园欺凌[J].德育研究.

论文作者:严云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为你撑起爱的“保护伞”论文_严云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