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人物插图,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论文_刘平

活用教材人物插图,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论文_刘平

——以《哲学与人生》(修订版)为例

浙江杭州萧山第二中等职业学校 300201

摘 要:教材插图生动形象,学生乐于接受。《哲学与人生》教材中有大量的人物插图,在教学中,通过使用这些人物插图,可以让学生从抽象的哲学原理的理解中解放出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索插图人物背后的人文内涵,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 插图人物 人文素养

一、缘由和依据

图文并茂、以图说理是职高德育教材《哲学与人生》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亮点。教材中大量使用人物插图,这些插图与教材理论紧密结合,大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十分符合职高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2016年9月13日国家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核心素养”一词成了当下教育界点击率最高的词语,不管是教育研究专家,还是教育行政官员,或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大家都在关注“核心素养”。那么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在“核心素养”表现的六大素养中,人文底蕴、人文素养被放在了首位,可见人文素养对培养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多么的重要。《哲学与人生》教材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引导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通过榜样人物的引领,学习榜样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典型人物的事例,体会人物背后的人文内涵,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职高《哲学与人生》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到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理解不足,大多老师依然以传授为主,学生内化不足,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但往往人文素养不足,导致能力畸形。因此职高《哲学与人生》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在《哲学与人生》的教学中发掘人物插图的人文资源,注重学生的人文培养,对于职高政治《哲学与人生》的教学非常必要,在《哲学与人生》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二、界定与理念

1.基本界定。我国《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除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的其他文化修养与素质,是在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隋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是这些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稳定品格,表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2.基本理念。

(1)人文素养就是以人为本的素养,它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素养,它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的,包含了感悟与交流、继承与超越、创新与批评的能力。(2)人文素养是21世纪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新世纪的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社会中有很多先进的典型人物,如何通过这些榜样人物的引领,提高学生的文化、道德、感情修养,在职高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和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策略与措施

职高《哲学与人生》教材有大量的人物插图,其中第一单元有杨敬双、和志刚的插图,第二单元有洪战辉的插图,第三单元有孔祥瑞、美国7名宇航员、惠更斯、牛顿、爱因斯坦和王洪军的人物插图,第四单元有爱因斯坦、丁晓兵、刘宏、代旭升、李文波的人物插图,最后一单元有孙影、胡汉生、中国3名航天员、袁隆平、裴先锋和马悦凌的人物插图。全书大约有20多幅人物插图,灵活运用这些插图,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抽象的哲学原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力、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针对如何运用这些人物插图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1.挖掘插图人物背景,感受人文价值。任何人的成才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定社会背景作用于个体的复杂过程,榜样人物的成长成才亦是如此。教材在选用人物插图资源时,囿于教材版面,呈现出来的往往是人物成长的片段,亦或是人物成功后的结果的展示,对于人物成长成才的背景通常没有做过多的表述。而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如果停留在这些片段上,容易对人物成长成才的过程忽略掉,给学生一种不经过努力也能获得成功的假象的体验。把教材插图人物与当时背景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对插图人物有更深刻的了解,对人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有充分的体验。

把插图人物放到一定的情景中去了解和学习,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人生与环境、人生与生活、人生与时代、人生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插图人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把人物和环境联系起来,感受插图人物带给我们的人文价值,自然而然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使用人物插图时要深层次地挖掘与插图相关的背景以及插图带给我们的人文内涵。

2.创新人物插图使用,注重人文养成。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这些素质具体到人物插图的使用中就是要创新人物插图的使用,不能千篇一律——“大家看到教材××页中的人物插图”,教材中的插图人物是平面的,是文本化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些人物的理解也是单一的,或者总是感觉哲学人物离我们的学生生活太过遥远,都是些“停留在书本上的人物”。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不能靠喊口号,也不能靠老师枯燥的讲解。人文素养的养成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基于此,作为老师一定要关注教材人物插图的使用,要尽可能创新人物插图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人文培养,学生的人文养成也就顺理成章了。

(1)音乐响起来。比如,在讲到让学生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这一知识点时,教材选用了军人李文波的人物插图。结合教材知识点和这一插图人物,我在使用李文波的插图的时候,多媒体播放了几首军旅歌曲,学生在歌声中来了解李文波的光辉事迹,对于青年学生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2)视频放起来。比如在讲到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际遇,教材选用了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的人物插图。对于洪战辉的事例,教材其实讲得还是比较详细和生动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文本和平面的人物插图中解放出来,从网上下载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典礼,在颁奖典礼上,对于洪战辉的感动事迹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视频和播放,平面的文本材料变得立体了,学生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在人生感悟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3)学生动起来。在教材人物插图的使用过程中,有的时候对于人物的了解过程老师不能全部代劳。如教材中讲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这一知识点时,选用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插图。在上课之前,我给班级同学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收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第二天,学生带来了有关袁隆平的图片、文字材料和视频资料,通过课余的动手收集,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4)选修开起来。教材上的插图人物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如何让这些插图人物的辐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后来,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结合学生的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开发了有关企业家的选修课,在全组的共同努力下,编写了《百名企业家名言》选修课教材。每一名企业家有一张插图、一句名言,还有企业家的典型事迹或者企业的经营理念。在课程的开设中,我们发现学生十分喜欢这门课程,尤其对这些人物的插图感兴趣,通过开发开设选修课,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了解插图人物趣事,增添人文情趣。在《哲学与人生》教材的人物插图中,通过了解人物所在时代的背景、故事,让学生用智慧的双眸去看大师,去看大师背后的趣闻轶事,更有利于对人物的认识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通过趣闻轶事,学生往往会被他们的艺术形象所吸引,这种情感甚至会占据他们的整个心灵,让他们的心潮为之澎湃和感动。

4.优化组合人物插图,体验人文魅力。《哲学与人生》一共5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人物插图,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这些插图的“优化组合”,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榜样人物的不同魅力。比如:可以将其中的军人归为一类,将其中外科学家归为一类,将“大国工匠”人才归为一类等等,通过对这些人物插图的“优化组合”,让学生体验不同人物共同的人文魅力,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在教学中我将教材插图人物中平凡人作出不平凡的事情的人物进行了归类:第一单元的和志刚,第二单元有洪战辉,最后一单元有孙影、胡汉生;将军人归为一类:第四单元有丁晓兵、刘宏、李文波;将教材中的“大国工匠”人才归为一类:第一单元有杨敬双,第三单元有孔祥瑞和王洪军,第四单元有刘宏、代旭升,最后一单元有裴先锋和马悦凌;将其中的科学家归为一类:第三单元有惠更斯、牛顿、爱因斯坦,第四单元有爱因斯坦,最后一单元有袁隆平……通过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进行排列组合,在使用这些人物的时候,他们之间有时可以相互呼应,当我们讲到一个人物的时候,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同类别的其他人物,从而学习这一类人身上共同的精神品质,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5.人物插图一图多用,彰显人文多元。《哲学与人生》中大量的人物插图背后蕴含的信息可以使学从抽象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顿悟其中的道理后重新回归文本领会真谛,理解相关哲学原理,领悟其中做人的道理。这样不仅能唤醒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活用好教材插图蕴含的信息去解读教材文本的意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技能及其它素质,还能彰显教材人物插图资源在教与学过程中应有的丰厚的人文价值,为加快实现学生与教材文本的有效对话拓宽了渠道。

如笔者引导学生在活用教材第182页关于“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的插图(图略)时,不但在讲到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可以用这幅插图,同时结合教材第91页美国“挑战者”号遇难的7名宇航员,让学生深刻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人生的发展也是如此。在讲授“历史规律和人生目标”这一课时,我再次引导学生使用这两幅人物插图,结合很多学生小时候的理想是当宇航员,探索太空的奥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人生目标。其实,教材中的插图人物形象应该是丰满的,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它,用一腔热情去运用它,让它在实现学生与教材文本有效对话的路上走得更快。

四、总结及思考

1.教师要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在插图使用过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人文素质,加强自身修养,不断铸就自身的人文精神、丰富的精神世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及时地转变教师角色。

2.教师要全面地看待学生。转变观念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前提。职高德育教师只有在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必须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实施课堂教学创新,要以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和发现,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师要不断探求教学方法。职高政治教师大都具有专业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但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更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在内容上要更加符合时尚,贴近学生的生活;课程的内容加强了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的联系,强调了职高政治和其他学科的融合,要求更高。因此要不断探索教学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孙俊三 编 《教育学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徐厚道 编《心理学概论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哲学与人生》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4]丁永忠 编《人文素质教育读本》.重庆出版社出版,2008年。

论文作者:刘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  ;  ;  ;  ;  ;  ;  ;  

活用教材人物插图,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论文_刘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