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77-01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就变的十分重要了,想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品质就必须要制定趣味高效的教学方式。而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学单一化、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考虑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的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更有趣味性,“有趣”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在讲解小学语文课程时,很多教师只是简单的指导学生背诵相应的语文课本的重点知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背诵就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灵活自如,张口就来。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只是单纯的依靠机械记忆,对于记忆的内容需要经常重复才能不被忘记,而很多学生只是在刚刚学完该部分知识的时候会背了,事后做题用到的时候发现记忆是零碎的,可能会回忆出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但是需要用到的部分就什么都忘了,这种只靠背诵来记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是缺乏远见的。
(二)教学目标存在问题
部分家长和老师只是在乎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平时语文趣味性的教学不以重视,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成绩才是硬道理,能考上好的中学才是有用的教学。这就会导致老师只顾着学生的成绩,一直采用单一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教学。很多教师只是看重在课堂上面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传输,而不是对其的学习方式,思维习惯进行培养。在课下布置大量的作业,对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形成。
二、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厌学"为"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被学习兴趣所吸引,就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犹如一把熊熊的火,将点燃理想的火把,并且扬起理想之帆。但是如果老师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强迫学生只是一味地学习,把学习变成一种负担强加给学生时,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就会厌学。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2、“活”化课堂教学,变"课堂"为"乐园",让课堂更有趣
语文教学改革关键在课堂,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活化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那就需要结合实际生活,“活”化课堂教学,变"课堂"为"乐园",打造有趣课堂。在课堂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与生活相结合的游戏教学模式,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融合到生活游戏中去,利用游戏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使课本上枯燥的语文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又能够对语文知识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的时候,鼓励小学生参与其中,积极表达自我观点。在讲解的程中,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小学生对文章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每个人对每个角色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决定每个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生活,把生活中观察到的蝌蚪和鱼儿的形象运用到课堂中去,利用这种方式,营造活跃轻松的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进而对小学语文课堂内容进行丰富化,培养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3、改变沉闷的课堂局面,变成更有趣的“活”课堂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领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情景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机,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变成更有趣的“活”课堂。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从本质上对语文相关的教学产生兴趣,在课下的空余时间,能够主动参加一些与语文知识相关的文化活动,主动看一些课外的书籍,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进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应改善小学语文当代单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实际增加一些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趣味性环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能动性,打造高效有趣的课堂。
论文作者:王正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趣味性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