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低段数学论文_徐世勇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低段数学论文_徐世勇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宁镇中心小学 徐世勇

【摘要】小学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教学的着眼点就应该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小学生的课堂气氛一般比较活跃,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小学低段数学教育方式的探究,为更好的进行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3.69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84-01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从小学阶段就被大家所重视,小学低段数学在整个数学的教育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对于每一位低段孩子来说,一年级老师都是他们在正式教育中的启蒙老师,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低段数学老师应该尽自己的努力教好孩子。

一、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落实探究性学习模式

课堂结构是指一堂课的组合、安排、传递、展开、结束,优化课堂结构就是要求其结构尽量做到紧凑、合理、巧妙组合。根据最佳时间理论,小学生思维集中的最佳时间为5-20分钟,低段学生注意力时间相对还要短些。如何在一节课40分钟内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根据平时的教学,我设计如下课堂结构:

1、尝试:“先试”这是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精神。我个人认为:教师应正确运用迁移规律,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放手放心的让学生自己先去游历一番。这样做更优于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程序。例如,在数学一册“9与几进位加法相应的减法”一课时,我采用不同的方法上课,做了实验:一个班先通过指导、点拨,再做尝试题,学生都是按课本“想加做减”的思考方法;另一个班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做例题,出现多种思路。让学生尝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2、交流:通过尝试,对结果有的了解,有的不了解。这时通过合作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过程,加强合作意识,实现学习的互补,终极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目的。

3、实践运用: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用现成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设计的练习要注意开放性。例如:我让二年级的学生解决这样一道生活问题:“妹妹过生日,小芳把平时节约的30元钱给妹妹买礼物。”出示物品价格表:①如买到一支钢笔,一本日记本,3包奶糖,还剩几元钱?②你认为在不超过30元的条件下,怎样搭配最好?在这样的问题设计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思维得到发散、创造。

4、评价:通过评价体验增加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对学生在探究、交流运用中表现出来的品质进行评价,也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小学低段一般是指小学一、二年级,处于小学低段的孩子一般活泼好动,注意力一般只能坚持15分钟左右,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上好小学低段数学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采取适当措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低段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适当控制教学内容

1.一般来说,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而低段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15—20分钟,因此,应把正式讲课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剩下的时间提问学生问题,或者进行课堂作业的练习。教学时间十分有限,在一堂课上安排的教学内容就不宜过多,不能把课堂教学内容安排的过满,没有太多让学生思考的时间。过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会使学生产生疲惫心理,长期下去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更难集中注意力。

2.上课要让学生真真正正的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要根据所讲内容的特点,设计最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小学数学应学会的基础知识,再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

三、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

1.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说,在学习“加减法填未知加数计算”时,可用一个10支标准盒子装上6支铅笔,提问学生,“盒子里还可以装几支铅笔?”同时板书“6+( )”学生回答“4支”,然后,老师把盒子放满,提问,“盒子里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6+(4)=(10)。接下来在盒子里装上7支铅笔,让学生进行演示,7+( )=10,通过几次反复演示教学,巩固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加减法的计算,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未知加数的含义,降低学习的难度。

2.给予孩子儿童化的语言。低段孩子一般年龄比较小,过于专业性、成人化、理性化的语言会使数学教学变成枯燥无味的说教,可以结合儿童认识规律,使数学语言尽量儿童化。比如说,在学习基本的1—9数字时,可通过使用“1像笔,2像鸭,3像耳,4像旗,5像钩,6像哨,7像锄,8像葫,9像蝌蚪”等有趣的语言,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孩子思考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喜欢学习数学。

3.通过运用辅助性工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接触数学,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说,在学习“8的组成”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好8个小木棍,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分成两堆,指导学生手、眼、脑、口并用,在动手中回答8的组成方法,最后归纳出8的组成。这样,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边回答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提高上课的趣味性。低段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不强,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会太久,因此,要提高上课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全神贯注。如果学生在上课期间总是开小差,老师就应该思考自己教学方法是否正确、有趣。低段的数学课要上的有趣,可通过游戏、唱歌等方式,在提高学生兴趣的情况下,达到学习的目的。

在小学低段的数学课堂上,孩子总是难以集中精力,长期下来,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就容易生气,向学生发火,但是对于刚刚进入正规化学习的小学生来说,起不到太大作用,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保持微笑,同时抓住低段孩子的特点,利用一些技巧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说,对课堂上表现比较好的孩子,应该给予孩子微笑和适当鼓励,让表现好的孩子得到肯定;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或有其他动作的孩子,应该给予批评或严肃的表情,让学生遵守纪律。上好低段数学课,要靠老师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引导孩子喜欢上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数学课堂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黄爱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论文作者:徐世勇

论文发表刊物:《科教新时代》2014年4月总第2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0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低段数学论文_徐世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