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期的预防措施论文_李英飞

手足口病高发期的预防措施论文_李英飞

手足口病是传染疾病中较常见的肠道病毒性传染病,多发于5岁及以下幼儿。其患病率较高,病情进展快,尤其出现在季节交替和气温变化大的时期,根据相关研究显示,4、5、6和9、10、11月是发病高发期。其传播方式主要为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和消化道排出粪便传播,一旦出现病情,极易引起学校和家长恐慌,所以,应及时做好手足口病高发期的预防工作,以有效控制其传染率和发生率。

1、手足口病的病原生物学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发现于1958年,Robinson从粪便中分离出了柯萨奇A16型,1969年,美国确认了肠道病毒71型[1]。目前临床上认为小RNA病毒的 Cox 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 EV是引发手足口病的流行,且认为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组的A、B组的部分为主要病毒,其中肠道病毒71型致病力较高,会影响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出现死亡。所以临床上加大了对肠道病毒71型的研究,将其分为了ABC三个基因型和11个基因亚型。手足口病病毒适宜在湿热环境中生存,负20度可长期保存,50度可灭活,对甲醛、碘酒、氧化剂、紫外线等敏感,能快速灭活。

2、手足口病病学特征

手足口病是我国丙类传染病,它是因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A16型,其急发性和传染性较强,多发于幼儿。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口腔、手、足、臀部出现咽峡炎、疱疹和皮疹,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脑膜炎、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严重者会出现循环衰竭、死亡。

(1)传染源

肠道病毒只能寄居在人体内,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及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是显性感染者的百倍,大多成人已经通过隐性感染有了抗体,但幼儿没有,所以,手足口病的患者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发病前没有明显的症状,多为突发性,但半数以上的手足口病患者发病前24小时内会有发热的情况[2]。口腔、手足和臀部会出现皮疹,其中口腔疼痛,黏膜疹出现较早,常见于两颊、口唇和舌部。手足和臀部出现成片的疱疹或丘疹,无痛感、无瘙痒。患有轻微手足口病症状和带病毒患儿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患儿发病后7天内的传染性较强,患儿通过粪便排出病毒的时间一般需要3-5周,最长的可持续到11周。

(2)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呼吸道飞沫、粪便和接触患者皮肤及疱疹,还可通过受污染的玩具、日常用品、毛巾等传染。如儿童接触了患者玩过的玩具后不及时洗手,或家庭环境卫生较差,空气不流通,饮生水等都会诱发手足口病。71型和柯萨奇A16型病毒主要繁殖于肠道和淋巴结,会产生毒素,引发毒血症,所以,应预防和及早发现手足口病,及时进行疾病控制。

(3)分布情况

肠道病毒对人的感染性较强,尤其是对5岁以下的婴幼儿,其发病率较高,且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成人偶有少数。就疾病诱发的地区分布而已,受地区流行病毒的分型和易患群体有关,根据相关研究,地区的医疗水平和防范意识也具有相关性。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常在季节交替时,4-6月和9-11月间,其发病率与气候和环境有较大的关系,有学者研究得出,学习和幼儿园爆发疫情也与温度、阳光照度和室内紫外线有关。且71型病毒的危险性高于柯萨奇A16型病毒,患者年龄越小病症越严重,死亡率也更高,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1)加强疫情监测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没有特异性,应加强高发期的病原学和疫情监测,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诊断、及时隔离治疗,以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和大量爆发。婴幼儿是易感染和高发群体,应做好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地方的预防。在4-6和9-11月高发季节时可进行早晨进园的检查,中午也可进行检查,一旦出现可疑情况立即送诊,确诊后应居家隔离,严重者应住院治疗。对发现疫情的地方进行消毒,对可能的污染物进行处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疾控中心应做好高发季节的疫情监测,主动搜索和排查疫情,如接到疫情报告,应及时派人跟进处理,实施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进行检测,以针对性的制定出防控措施。

(2)大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

提高老师及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在学校、幼儿园可发放宣传单或手册,让儿童和家人了解手足口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或进行社区宣传,建立宣传栏,加大宣传力度。还可通过电视、手机、广播等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宣传,做好餐前便后洗手,保持房间的通风,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时,应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传染。学校还可根据高发情况进行放假措施,避免接触集体感染。

(3)疫苗预防

疫苗注射是预防手足口病传染最有效的方法,针对EV71病毒的疫苗已在全国大量使用, EV71 灭活疫苗应用最广,其次减毒或灭活疫苗和DNA 疫苗也在试行[4]。根据相关临床试验显示,EV71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性较好,可诱导高滴度中和抗体产生,对EV71病毒的手足口病、咽峡炎和疱疹保护率为94.8%,对相关住院保护率为100%,对伴有神经系统症保护率为100%。而对柯萨奇A16型的研究还在继续。

(4)做好消毒措施

加强学校、幼儿园的消毒措施,对儿童的餐具进行每日消毒,玩具每周消毒,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商场、社区的儿童乐园区也应做好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儿童在家的衣物应进行暴晒,个人物品进行消毒。

(5)做好个人预防

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做到饭前洗手、外出回来后洗手,使用肥皂或洗衣液仔细清洗。高发季节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密集或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避免接触患儿被传染,如外出,可佩戴口罩,避免口沫传染。注意家庭的卫生,保持家里空气流通,勤打扫,勤晒衣物,定期用酒精擦拭儿童的玩具、物品等,餐具可开水煮沸进行消毒。如出现感染,应及时就诊,并进行家庭彻底消毒。

(6)做好预检和分诊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医院各机构应进行预检和分诊,设立专门接收疑似手足口病的科室,使服务流程规范化、程序化,让患者能及时得到就诊。做好严格的消毒制度,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后应及时洗手,避免医院出现的交叉感染。对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应及时通知所管辖的社区医院和幼儿园,让其做好消毒和预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对症状轻微患儿可开药,回家隔离,并叮嘱患儿家属观察患儿情况,减少外出,不去商场等人群密集地,避免传染给他人。对病情严重患儿做好入院,观察其病情,并做好隔离和消毒措施。

参考文献:

[1]胡轩芹.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控制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252+254.

[2]阳文芳.EV71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及预防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28-29.

[3]杨沛虹.现代预防手段在手足口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0):129-130.

[4]薛天震.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探究[J].智慧健康,2019,5(29):45-46+60.

论文作者:李英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  ;  ;  ;  ;  ;  ;  ;  

手足口病高发期的预防措施论文_李英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