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课堂“一个也不能少”论文_宋现锋

让我们的课堂“一个也不能少”论文_宋现锋

——谈有效竞争机制在教学中的应用

◆ 王桂红 山东省昌邑市饮马镇山阳学区小学 261317;王 静 山东省昌邑市围子街道宋庄初中 261314

摘 要: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方式:一、第一堂课从一个小小记录本开始;二、小组划分由一个双倍积分实施开始;三、学习积极性由合理的竞争机制开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放下老师的架子,把课堂活动变成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愉悦和谐的教学平台。

关键词:兴趣 有效竞争机制 良师益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如此,人亦如此,只要是人才,早晚会开窍,无非需要我们的智慧和耐心。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如何还学生属于自己的课堂,我们一直在摸索中前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长期以来学生“人在课堂心在外”的现象,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上课不乏睡觉捣乱者,完不成作业的同学也大有人在。学生普遍反映上学不幸福。我们的孩子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一是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麻木、呆板;二是失去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变得惰性;三是失去了学习的主动习惯,变得低能;四是失去了天真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品质,变得少年老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第一堂课从一个小小记录本开始

长期的懈怠,造就了一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这也是每位任课老师最头痛的一个群体。但是这批学生并非开始就是如此的,我相信只要常抓不懈,一定会杜绝这个群体的存在。于是每个班都建立一个学情记录本,被我们戏称为“黑名单”,每节课都会由课代表记录,放在讲桌上,上课之前老师就会对这一天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内容背诵情况,课堂表现……如果上一次的任务仍然没有完成,继续督促其完成。每天评点“黑名单”的完成作业情况。学生的自尊心其实都很强的,看老师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人,久而久之也就养成完成作业和各种任务的习惯。小小的记录本,看似渺小,但是却时刻提醒着老师和学生,深深的体会“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道理。这样就达到了教师的第一目的——作业完成一个也不能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组划分由一个双倍积分实施开始

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每个小组由八个人组成,四人一个小小组,八个人是一个团体。分组的时候,学习差的学生都是各个小组排斥的对象,他们经常被老师批评,被小组排斥,被同学嘲笑,久而久之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甚至在课堂上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岂不知这正是他们维护自己自尊心的做法。分小组的时候,教师要让这类学生成为各个小组都争取的一个团体。只要这个同学完成书面作业,完成背诵作业,上课回答问题正确都会给予双倍积分的特权。当然课堂上要设置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答对问题给予双倍积分,这样就增加了他们为组里挣分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为自己小团体贡献力量的喜悦,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答不上来的,下节课继续提问(这些问题也会在“黑名单”记录在案),再答不上来,就会被扣分,甚至有小小的惩戒。组内的同学的谴责,老师对他们的常抓不懈,会督促他们学习,久而久之,他们也就融入到学习的大氛围中来了。教师第二目的达到——小组管理一个也不能少。

三、学习积极性由合理的竞争机制开始

人的攀比心理是天生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学习。竞争的课堂是活跃的,竞争的课堂是立体的,竞争的课堂是高效。只要在课堂上让组内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才能激放出五彩的火花,如何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都参与了”;发不发言无所谓,重要的是“都思考了”。 如何让课堂严肃活泼,张弛有度,一直困扰着我们。于是我们设置了,语文课前的每日一句名言警句,地理课堂的拼图游戏……长期的坚持,让学生们在紧张规律的学习中积累知识,因为我相信点滴的积累会造就日后的厚积薄发。每堂课的坚持既是对老师的考验,也是对学生意志的磨练。课堂提问也不例外,或抢答、或必答、或“地毯式检查”……无不让学生感觉时刻需要认真学习,否则就会掉队。课下任务检查,小组之间交换检查,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小组的完成任务情况都以积分的形式体现。每天公示在班级的黑板报积分栏中。每个周末都会有小组总评,下一周开始新的积分。有奖励有惩罚,都是学生自主决定,或减免作业,或为其他同学布置作业,或唱歌,或模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自律。看着学生为了少加了几分而争的面红耳赤,作为老师一定心中暗自的窃喜。第三目的达到——课堂学习一个也不能少。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少言,甚至想说而不敢说,造成课堂的“寂寞”。究其原因,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生理变化,产生了自我封闭的心理。这势必造成学生从“不敢说”到“不说”,最终到“不会说”。我们一直坚信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放下老师的架子,把课堂活动变成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愉悦和谐的教学平台,是我们始终努力的方向。

论文作者:宋现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  ;  ;  ;  ;  ;  ;  ;  

让我们的课堂“一个也不能少”论文_宋现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