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实现学生生命的飞扬论文_王金奎

新课堂,实现学生生命的飞扬论文_王金奎

王金奎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初中部 266000

一、让新课堂闪现生命火花的途径是“熏陶”和“感染”

提高教师的课堂素养,是一件十分重要又很迫切的事。朱永新教授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一个有着积极态度,心里充满阳光的老师,他(她)的课堂一定也是积极向上、洒满阳光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学生。科学正确的学生观必须正确地看待学生,要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看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教师应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老师吗?”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学生,爱得执著,爱得深切。

教师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敬业、奉献、无私、善良、坦诚、平等、宽容、友善、健康、进取、豁达、向上……老师一切的素养无声地“感染”、“熏陶”直至“感动”学生(教育也是一种感动),我们的课堂定会闪现学生生命的火花。

二、创设新课堂和谐环境的方法是“沉浸”

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培养学生课堂精神的基础。它不局限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将教材中蕴含的课堂教育因素与和谐、融洽、欢快的课堂心理氛围合理、有机、巧妙地整合,让学生“沉浸”其中。在这个氛围中,学生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学习已经成为他们生命的自觉需要,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他们是学习者,实践者,探索者。此时教师、课本只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资源,一种可用于学习、交流、对话的资源,学生生命的光芒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地展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教师教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明辨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应该说,新教材每个单元的内容安排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安排的,这个主题也必定是一个课堂的主题,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围绕这个主题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沉浸于这个主题中快乐地学习。教学中,我们老师就可以常常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或设身处地与教学内容中的角色同悲共喜,或渲染氛围,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或借助游戏竞赛等丰富的形式,让学生一路伴随生命主体的体验。好学乐观向上,主动积极探求,善于团结合作,正确对待胜负,充分彰显灵性与个性……学生“浸润”于“课堂精神”之中,又无须贴标签式的说教。

三、适时捕捉新课堂有利因素的做法是“渗透”

课堂教育内容需要预设,但许多时候需要老师敏锐地去捕捉,去用细致入微的心发现每一个新的课堂教育生成点。这同样需要老师深厚的课堂底蕴作基础,就像课堂上时时闪现的教学机智和教学灵感一样,虽然也许只是昙花一现,但那似流星闪现的光彩却有可能成为永恒。

窗外突然飞进一只蝴蝶,也许会扰乱孩子们的视听,影响你正常的教学秩序,但只要善于捕捉,它可以成为激发孩子观察、培养孩子爱心的积极契机,尽管你的教学进度会因此而受到耽搁;学生的一个可笑回答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别担心,动动脑子,也许这又是一个渗透课堂精神教育的好机会,也许你的学生会从那一刻开始懂得尊重;你一时间由于种种原因犯了个小错,不要紧张,细心想想,或许你的学生会从此获得了谦虚的美德和敢于直面现实的勇气……像这样的瞬间在我们的课堂上真是太多太多了,适时捕捉吧!

四、实现新课堂寓学科综合性于探究活动中的手段是“感悟”

学生要感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感悟的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要精选“对生活有用的”、“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学习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平时的阅读学习不能仅限于书本,还应不断地收集、分析、处理各种信息。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不是去“教教科书”,而是去“用教科书教”,更不是对教材的亦步亦趋,教师要力争取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充分感悟学科带来的愉悦,这是学科教学成功的前提,也是学科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把微笑、激情和情趣带进课堂,在各学科积极因素的熏陶下,引导学生自觉自愿、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参与到学科实践活动中。在学科审美体验中,产生健康而高尚的心理愉悦;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学习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发展能力。

论文作者:王金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新课堂,实现学生生命的飞扬论文_王金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