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与双侧减压在改良TLIF治疗伴单侧根性痛的不稳定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论文_秦入结,宋波,任春朋,王鹏,汪小军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骨外科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 目的:比较双侧减压与单侧减压在改良TLIF手术治疗伴有单侧根性症状的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确诊为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同时伴有单侧神经根性症状且行改良TLIF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单侧或双侧减压分为A、B两组,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分析术前与术后1月、术后7月随访资料,根据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影像学改变、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82例均获7~18个月随访,A组39例,B组43例,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腰腿痛JOA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融合率等指标无差异。结论:改良TLIF并双侧椎板个性化减压治疗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较单侧减压并不增加创伤,术后神经并发症少,效果更可靠。

【关键词】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脊柱融合术;椎板减压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135-02

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因伴腰痛、间歇性跛行、单侧或双侧的神经根性痛而常需减压、融合与内固定治疗[1-2]。收集2012年7月以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采用改良TLIF技术结合单侧椎板减压或双侧椎板减压治疗伴有单侧神经根性症状的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1例,近期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不稳定腰椎管狭窄症81例,男35例,女46例;年龄38~69岁,平均53.3岁。单节段病变63例,其中L3-4 7例,L4-5 31例,L5-S1 25例;双节段病变18例,其中L2-3与L3-4 3例,L3-4与L4-5 6例,L4-5与L5-S1 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腰痛、间歇性跛行,伴单侧神经根性痛,经3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经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CT和MRI确诊,其中神经根管狭窄25例,中央管狭窄21例,混合型狭窄35例,均合并腰椎不稳定(含Ⅰ~Ⅱ0腰椎滑脱),多伴有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或关节突增生肥大、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骨化、椎间隙狭窄等一种或多种影像学改变。

1.2 手术方法

A组:全麻,俯卧,腰后正中切口。显露病变节段,保留脊柱后方结构,常规置入椎弓根钉,选择症状较重一侧椎板的下半部分即外下及内下象限切除减压,凿除责任节段的下关节突、上关节突上内侧部分,减压神经根管、中央管等受压区;再按照TLIF原则行椎体间前方植骨+单枚Cage融合术[5-6],放置引流,关闭切口[3]。

B组:在A组基础上,根据椎管狭窄类型及程度确定减压范围、椎板开窗大小及重点部位,行对侧椎板开窗减压,再行椎间融合,确认神经根及椎管减压

1.3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进行t检验;其他指标进行χ2检验。采用 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均随访7~18个月,平均 12.7个月。进行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JOA评分好转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29-术前评分)】×100%,好转率75%~100%为优、50%为良、25%~49%为可、改善率 0%~24%或低于术前为差 。其它具体结果参见表1~4。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情况(x-±s)

3.讨论

本组病例分析表明,尽管7个月后单侧减压组与双侧减压组疗效评价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其早期神经并发症相对较多,其中7例患者出现继发性根性痛,对患者早期的生活质量、手术疗效满意度产生了影响,两组早期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单侧减压组中有2例出现了上位神经根刺激症状,曾有报道,TLIF手术有时为了达到彻底的椎间孔、侧隐窝减压而使操作区域偏外,易发生刺激或损伤上位神经根的情况,但另有5例患者出现对侧根性神经症状无法解释,因此笔者认为椎管狭窄减压后的神经组织会经过一个压力再分布过程。

总之,改良TLIF手术常规行对侧椎板开窗减压,创伤小,不会影响节段稳定性,却有利于保护椎管内环境,可以避免因单侧椎板减压后神经组织继发性位移对另一侧神经根的牵拉,从而减少术后出现对侧神经症状的可能,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资料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吕飞舟,王洪立,姜建元,等.工作区域内移的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0):1072-1077.

[2]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J].中华医学杂志,2014,9(35):

2724-2725.

[3]章泰丰,陆茂德,葛顺杰,等.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中期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8):2930-2932.

论文作者:秦入结,宋波,任春朋,王鹏,汪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单侧与双侧减压在改良TLIF治疗伴单侧根性痛的不稳定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论文_秦入结,宋波,任春朋,王鹏,汪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