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差异教学论文_刘晓桐 吴昊

数学课堂中的差异教学论文_刘晓桐 吴昊

山东省威海市第七中学 2642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承认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差异性教学,是教师尊重学生、实现“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思路。

一、学生差异性存在的现象

初中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具有好动、多变、无韧性、无恒心和多感性、少理性等特点,因此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也形形色色。

上课注意品质差的学生,往往是瞻前顾后、交头接耳,或者是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味地玩得忘乎所以,融入不到学习的氛围中;思维品质尚不完善的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只是一味地迎合,机械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不加思考,答非所问,形象思维品质没有得到开发,抽象思维品质没有形成;合作意识淡漠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交流讨论中注重形式却不注重交流的内容和参与的过程,以看客的身份游离于活动外,不会交流合作。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讲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言外之意,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差异教学,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业水平。

二、差异教学的实施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需要,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它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并施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差异教学是坚持“导优补差”的原则,即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给学生提供“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且学生乐意接受并且敢于接受的具有挑战意义的学习内容”。差异教学从分析学生的原有基础,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态度及学习方式和教学的相互作用,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人生阅历融合在一起,同时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适应个体差异的需要,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强调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

数学课堂中实施差异教学,学生方面,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分成不同的差异类别;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段方面,我们从课前预习、课堂应用、课后作业和评价四个角度实施。

1.课前预习差异性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习是差异教学环节之一,课前,我们对不同的学生在预习时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如我们要求学困生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尝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同组同学,带着疑问听课;中等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能够掌握定理、公式,完成例题的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遇到困难时,能主动求教他人;学优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身边的同学。

2.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性应用。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积极性是完成差异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因此,在实施教学时,以中等生为标准,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调动学优生的积极性,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的规律,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3.课后作业的差异性诊断。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基础,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分层次的作业任务供学生选择,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对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如课后作业的布置,一般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适合学困生);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适合中等生);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适合学优生)。具有差异性的作业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困生减轻了课业负担,避免了抄袭作业的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差异性评价。数学学习以练习为主,在练习评价中我们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同一份练习题,我们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圈定做不同的试题,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差异性教学的评价还体现在学习的过程评价。比如课前预习、课堂上和课后作业的评价,可以设置晋级的评价模式,尊重、认可、表扬学生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差异教学的意义

研究差异教学是要求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性,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取得多样性进步的问题。

1.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一度重视所谓的优等生,而忽略了“学困生”某些潜质的发展,使得教育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差异教学则根据学生的需要、知识和能力的基础,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主的教学方法。

2.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差异性教学培养了优等生的智力品质、中等生的严谨学风,更重要的是我们端正了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挖掘了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了学困生在科技、绘画和艺体等方面的潜质,培养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差异性教学让我们做到了人尽其才,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全民教育。

论文作者:刘晓桐 吴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  ;  ;  ;  ;  ;  ;  ;  

数学课堂中的差异教学论文_刘晓桐 吴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