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乡土音乐走进课堂策略之我见论文_杨红

如何让乡土音乐走进课堂策略之我见论文_杨红

杨红(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中心小学校 重庆 武隆 408500)

摘要:乡土音乐作为地区性音乐元素,蕴含了地区经济、社会、民俗发展历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音乐价值。本文将简要阐述乡土音乐的相关概念及乡土音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意义,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让乡土音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具体策略,通过音乐课堂让乡土音乐更加繁盛发展。

关键词:乡土音乐;小学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8.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3-0043-01

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先生提出: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也就是“乡土音乐教育”,简单的解释即“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具体而言:“乡土音乐”就是民间音乐,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真实的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的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苏州有着优秀的传统艺术和文化遗产昆曲和评弹,还有一些经典的苏州方言民歌、山歌、小调。

一、“乡土音乐”对学生、教师、学校的作用

1、“乡土音乐”充实音乐课程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大潮下,音乐课程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原来的只注重演唱的技能、技巧的练习向注重兴趣的培养、能力的发展转变和审美素养的提高。新的教育理念要求音乐课堂更加富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乡土音乐”着眼于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提供了更多接触自己生长环境下的民间音乐,强壮音乐课堂,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欣赏和了解乡土音乐元素的精华同时,继承和发扬本土的艺术形式。

2、“乡土音乐”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促进教师专业性

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传道授业的引领者,“乡土音乐”走进课堂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动力,促使我们进一步钻研和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学习的过程,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乡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里所隐藏的乐理知识,也能很好地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整体提高教师的素质。

3、“乡土音乐”课程能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校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其内容只强调了共性和统一性,把他最重要的个性和地方却忽视了,有些课程根本无法适应我们本土的学生需求,他们对此非常陌生,没有实际生活经验,无法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远远满足不了地方上不同的需要,大力开发“乡土音乐”课程资源,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它对学校自身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能让学校更加具有特色,丰富校园文化,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学校对此也非常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开发。

二、“乡土音乐”走进小学课堂

1、教学形式注重生活化,让“乡土音乐”不在陌生

“乡土音乐”需要学生具体的情感支撑,教学形式必须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存在。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们也要帮助学生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生活经验。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注重体验式教学,如:在学唱《茉莉花》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熟习的流行音乐,加上乡土音乐的特点,让学生能更加地喜爱乡土音乐,觉得离自己很近。利用经典的苏州民歌,让学生看到风光无限的苏州美景和融洽和谐的人文精神,从而更加了解家乡――苏州,激发学生的自豪感,热爱家乡之情。

2、教学形式注重活动化,提高学生参与性

我们期待个性鲜明的学生,并不希望他们只是一个模式的产品。应该尽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在教学中多些活动,让全体学生多能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动表达,开心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体会到音乐的快乐。音乐是快乐的。只要让学生能体验到一次的成功喜悦,就会打开学生心中求知的动力。使学生在参与中学生成长。在课堂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富有意思的活动,其中蕴含乡土音乐知识。如:《茉莉花》的演唱过程需要很多的自制的伴奏乐器,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演奏各种乐器,让他们零距离感受音乐,通过看、听、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其中。利用欣赏苏州民间器乐曲,感受姑苏江南的风韵。

3、融入现代艺术元素,弘扬“乡土音乐”文化

学生生活在物质丰富的今天,电脑、电视、电影、VCD等多媒体不断地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他们习惯了这种方式,如果古老的艺术不注入一点现代元素,学生根本体会不到新奇,反而会被学生排斥,很可能会被渐渐遗忘。如:在《茉莉花》乐器演奏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个乐器的声音特点,演奏富有时代感的音乐。这样学生对乐器也会有更多的理解和兴趣。

利用苏州传统音乐艺术和文化遗产昆曲和评弹,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这类艺术的古老历史和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和聆听,从而更高层次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唱山歌、小调、和街头叫卖歌,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 在歌声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和苏州生活的惬意。通过学念苏州方言民谣,感受词描绘的风俗人情和节奏带来的快乐。

“乡土音乐”教育是小学地方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音乐”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历史和发展,更新艺术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艺术的力和艺术情操,优化艺术课堂。使音乐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要以注重于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组织课程内容,淡化学科中心,努力将音乐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音乐教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03):84-94

[2]勤编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发展研究[J].中国音乐,95年增刊续集。

论文作者:杨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如何让乡土音乐走进课堂策略之我见论文_杨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