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法初探论文_林洪梅

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法初探论文_林洪梅

林洪梅 山东省栖霞市桃村铁口小学 265302

好的课堂导入,能使整堂课充满激情,学生在启迪智慧、激发想象的场景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因此,一节成功的课堂,离不开巧设悬疑,引人入胜,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课堂导入。教师如果能精心设置课堂导入,定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培养观察力,为更好地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创造条件。课堂导入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等。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谈话导入法

语言交流是人类沟通的最基本手段,谈话导入法就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师生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谈话,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融入歌曲的意境之中。这种方法往往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和答来实现。它的特点是直接、明确,形成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

二、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不仅是传统教学的常规方法,而且是新课标实施以来惯用的基本引导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关键点在于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知识的链接点,以旧引新,温故知新,能够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归纳到旧知识结构中,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从而轻松地理解并接受新知识。

三、提问导入法

提问是课堂教学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形式。如何提问,提何种问题,对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设置适宜、准确的提问导入,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要求。比如,在教学《动物说话》一课时,可以采用提问导入法:“同学们,你们知道小鸡怎么叫吗?”学生都纷纷模仿:“叽叽叽。”老师进一步问:“那小鸭怎么叫呢?”学生又模仿,同时手也做动作:“嘎嘎嘎。”师再问:“那同学们还能模仿什么动物的叫声呢?”“小猫,喵喵喵……小狗,汪汪汪……”如此反复深入,就能把下面的歌词创编环节都解决了,引出了课题《动物说话》。

四、谜语导入法

猜谜语是小学生都非常喜爱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歌曲内容或者题目设计有趣的谜语,作为课堂的导入。如歌曲《小青蛙找家》这一课,可以设计成:“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语”引出新课,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五、情境导入法

所谓情境导入法,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预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进入新课。这种方法形象、直观,极易调动小学生的兴趣。如一年级《大树妈妈》一课,教师可以实现创设这样的情境:利用事先准备好好道具,让学生进行角色装扮,生扮小鸟,师扮大树妈妈,身披绿叶,随着音乐的节拍轻轻地摇摆。在一阵风雨中,大树妈妈张开双臂,亲切地对迷路的小鸟说:“别哭,别哭,我就是你的妈妈。”在大树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有的树叶丛中快乐地飞舞,歌唱。然后,播放《大树妈妈》的音乐。由此,在这种预定环境下,学生学习并领会到了新课的内容,以及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浓浓亲情。

六、故事导入法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入新课,也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学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导入,这样学生就兴趣盎然,学习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

七、表演导入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常常高兴起来就手舞足蹈,且越是年龄小的同学肢体语言越是丰富。由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导入。以期通过形象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引导学生按照音乐的旋律进行肢体表演,从而融入音乐之中。如第三册《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教师可以先设定一段简洁柔美的傣族舞蹈,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合着音乐为老师拍手伴奏,并根据时机让学生也随着音乐和老师一起模仿孔雀舞蹈。随后再让他们欣赏一段由杨丽萍表演的《雀之灵》,在这种动静交替的氛围中让他们充分感受傣族的风土人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效果是最佳的。

八、悬念导入法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喜欢问为什么?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意识。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悬念导入法,抑或称为设问导入法。即实现预设某一问题或通过讲故事的形式预设一种悬念,让学生根据悬念自己去探索,从而进入新课的方法。如,第五册《快乐的小木匠》一课,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悬念:“小朋友,上次我们到小熊家里去,小熊特别的热情,我们玩得多开心啊!现在小熊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学习手艺了,它学什么手艺啊?你们想去看看吗?(学生:想。)不过,路途遥远,中途要经过音乐王国,还要有许多关卡要过,有许多有关音乐的问题要问小朋友,你们怕不怕?(学生:不怕。)这样一个悬念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了学习状态。

总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法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恰当的导入法是开启儿童走进音乐殿堂的一把金钥匙。它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学生与音乐之间的纽带,也是彰显教师教学艺术和能力的表征。

论文作者:林洪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2月总第14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6

标签:;  ;  ;  ;  ;  ;  ;  ;  

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法初探论文_林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