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教学论文_冯艳宁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教学论文_冯艳宁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大张村小学 048000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对于教学的创新更是一种必然趋势。数学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夹缝中生存的状态,老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数学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而被学生们认为是最难的学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而兴趣培养也是最佳时期,教师能够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采用新鲜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最初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产生丰富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创新教学呢?

一、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因而,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二、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刚入学的儿童具有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特点,他们的求知欲强,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喜欢研究新问题、发现新规律。我在“口算、笔算相结合”的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一入学就把学具引入课堂,使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我首先教会他们如何操作。对于他们来说,小棒、图形不仅是一种学具和算具,还是一种“玩具”,当他们得知这些学具可以帮助学好数学,便深深地被它们所吸引。课堂上的自由摆、集体摆、小组比赛摆,既具有游戏的色彩,又富有比赛的气氛,学生摆小棒、摆图形,行动迅速,兴趣很高。时而看数摆小棒,时而听数摆图形,时而动口陈述操作过程,眼、耳、手、口、脑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符合儿童单项注意力不易持久的心理特点,从而形成了广泛的信息通道,使其思维处于异常兴奋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三种计算方式的结合,相互交替的学习、练习和运用,使儿童的脑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相互调节,学习情绪高涨,气氛活跃,寓学于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儿童的心理要求,从而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我采用线段、图像、实物等直观形象教学。

如,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在教学“34+28”时,我按以下步骤:1.动手操作小棒练习,学生摆小棒;2.先摆34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摆28根小棒,并注意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3.启发学生,先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有12根小棒,把10根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这时还剩2根小棒。 教学中由教师讲,再由学生跟着摆,小棒算式对照,使学生理解笔算竖式和计算法则,最后通过计算强化练习,形成计算技能。在这一过程中,由实物操作——揭示算理——巩固练习,促进了从具体到抽象过渡,使学生容易接受。

三、开发创造性思维学习方式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就必须将基础知识学深、学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扩大思维的覆盖面,产生丰富的联想,使思维深刻,认识升华,进而达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对分数应用题中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知识。对于这样的基础知识,教学上教师就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深入理解。通过训练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整数“1”的概念和分数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灵活解题打下了基础。

四、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我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针对数量关系抽象、隐蔽、条件变化等特点,我既让学生掌握一般分析方法,还教学生应用转化、假设、消去、逆推等推理方法开拓解题思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有创见地解答问题。当学生掌握了多种推理方法就可以广开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例如,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是:1.理解表面积的意义;2.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探索各种求法,教师再用电脑演示验证。借助学生熟悉的环境——教室,引导学生弄清长方体六个面与长、宽、高的关系。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对照课本自我检查,最后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当学生回顾探究的过程,寻找自己的发现,欣赏自己的“杰作”时,脸上都表现出喜悦的神情,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感受到了自主探索的乐趣。

总之,教学创新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来进行,不能脱离教学的根本。数学学习在于对数学语言的理解以及数学知识的掌握。教师对于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帮助小学生们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即从基础上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教学一直处在摸索的阶段,应该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可行的方案,彻底地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

论文作者:冯艳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教学论文_冯艳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