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历史课堂,开辟自主学习天地论文_陈安媛

放飞历史课堂,开辟自主学习天地论文_陈安媛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陈安媛 山东省平度市蓼兰中学 266731

新课程的核心是学生角色定位的转变,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彰显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一、尊重学生,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性

尊重学生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主体性的人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认识自己,掌握规律,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目的,做到一般被动的人做不到的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自我调控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教育建立在孩子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信任需要教师破除文化传统以及制度上的教师优势定势,确立起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交往由阻隔走向沟通。有了以信任为前提的主体参与,学生才能以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身份与教师和谐共创教学流程。信任学生是教师的一种气度,它蕴涵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认识的主体,实现他们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才能真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主动的发展。

二、倡导自学,让主体意识穿越学生心灵

自学即自主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要构建自主学习历史的课堂教学模式,可采用以下策略:

1.问题导引的策略。教师把教学内容根据要求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动机与行为,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2.自学为主、讲授为辅的策略。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精讲,只是要求教师的精讲要“精”和“当”。当学生对历史观点缺乏背景知识或其认识陷入困境时,教师就须讲解点拨。教师的精讲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来说只是起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

3.个人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策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个人思考探索是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的基础,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认知,还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技能。

4.学习信息及时反馈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活动情况,以便及时给予必要的辅导点拨,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系统。教师要根据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讲解,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拓宽思路。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要注意如下问题:(1)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发展、设计问题。备课时,教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认识的新台阶。设计问题既要注意覆盖每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还要遵循启发性、兴趣性、量力性、循序渐进等原则。(2)注重师生关系与情感交流的协调性,实现教学民主化。(3)要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通过阅读思考,最后达到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的标准。掌握历史知识结构也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三、鼓励质疑,使和谐气氛充满整个课堂

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学生有了疑问就会进一步思考。要学生能质疑,教师先须设好“疑”。

1.抓住认知结合点设疑。历史课程,有新旧知识结合点,有背景条件结合点,有思想方法结合点,我们可以就此设疑。

2.抓住思维兴奋点设疑。如新旧知识间的差异处、认知结构中的空白处、史实的不确定处等,都可以用之设疑。

3.抓住情感融合点设疑。初中生的情感很丰富,也很直白,教师易于知晓。应当预计在他们被教材内容感染时、遇到问题困惑时、个人自学有悟时、与他人合作成功时、被老师赏识愉悦时设疑,不要放过这稍纵即逝的机会。要学生会质疑,教师先要培养其质疑能力。历史教学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般有四种办法:(1)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2)指引学生方法,让学生会质疑。(3)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善于质疑。(4)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乐于质疑。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主线,那就是教师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创设充满趣味、富有挑战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启发他们开动脑筋,不迷信教材,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真正做到乐于质疑。要学生敢于质疑,就得让师生成为知心朋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要使学生有此感受,老师就要用爱心去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学生喜于质疑,就得让教师的评价成为学生的美好期待。教师平时不要吝啬点头、微笑、鼓掌和肯定、表扬、赞美、欣赏,因为人性最深层的需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要学生乐于质疑,就得让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我们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高度自由。这种精神上的高度自由,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成功的体验,是愉悦,而不是杂乱无序的、自由散漫的、松松垮垮的学习。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程度愈高,学习效果愈好。我们历史老师能做到这些,你的学生能不“动”起来?你的历史课能不“活”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充分彰显出来了。

论文作者:陈安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放飞历史课堂,开辟自主学习天地论文_陈安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