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方言程度副词“通”论文

河南汝州方言程度副词“通”

贺晓雅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 “通”是汝州方言常用的一个高量级程度副词。“通”可以作状语修饰形容词和动词,表示比原有的形状或动作行为程度更深。并将汝州方言“通”与河南其他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通”作对比,分析异同点,以显示汝州方言“通”的独特性。

关键词: 汝州方言;中原官话;程度副词;“通”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北靠嵩山,南依伏牛山。汝州市东与禹州、郏县接壤,西与汝阳、伊川交界,南与宝丰、鲁山为邻,北与登封相接。境内总面积约为1573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93.43万人。《河南省志·方言志》将汝州方言归为中原官话郑曹片,贺巍先生(2005)将其归入南鲁片。

玩手机更危险。湖北恩施一辆客车上载满了放假出行的高中生,司机在高速上驾驶时竟然玩起了手机,不停地刷微信。一名乘客拍下视频并投诉。民警调查监控发现,司机拿起手机21次,玩手机长达25分钟。

“通”作为高量级的程度副词在河南洛阳、平顶山、南阳、漯河、三门峡等地方言中均有使用,但汝州方言中的“通”具有自身特色。目前关于汝州方言中程度副词“通”的研究,仅张院利(2012)《汝州方言若干程度副词例析》中有所提及,但并未作详细分析。下面笔者将从语义和语法两方面描写汝州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通”,并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很”及河南其他各地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通”作对比,以显示汝州方言“通”的独特性。文中所用例句来源于本人实地调查及自拟,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一、汝州方言“通”的语义特点

汝州方言具有四个调类,分别是阴平(23)、阳平(42)、上声(44)、去声(31)。程度副词“通”在汝州方言中读作阴平调,记为[tʰuŋ23],字形上记作同音字“通”,也可写作“统”。在语义上,“通”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很”大致相同。在口语中,用“通”的句子大多可用“很”替换。例如:

(1)a.这苹果通大哩。

b.这个苹果很大。

Other hypothesis that may explain pancreatic injury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eptic shock.

(2)a.他家孩子通好喜欢学习哩。

汝州方言中,表示修饰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手段,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种插入成分外,还可以使用重叠手段,即:“通+AP+哩”→“通AP通AP哩”,“通+VP+哩”→“通VP通VP哩”。例如:

“通”还与河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可”同义,以上例句也可表达为:“这苹果可大”“他家孩子可好学习”。不过,从程度量级上看,“通”具有最高量级,并且有时带有夸张的色彩。此外,从语体使用范围上看,普通话程度副词“很”与河南方言程度副词“可”均能够进入书面语,而“通”则只能在口语中使用,不能进入书面语体系统。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y),以芦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根据不同浓度芦丁标准品溶液的吸光度,拟合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12.685x+0.004 99(图1),R2 =0.999 23,说明相关性较好。

二、汝州方言“通”的语法特点

汝州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通”在句法上主要作状语修饰谓语性成分,它所修饰的主要是形容词或动词。这时,需要在形容词或动词后加语气词“哩”① 语气词“哩”在实际交际中读音为[lei],轻声,也可记作“嘞”。 才可在交际中使用,否则不能成立。例如:

(3)a.那电视通贵哩。

例(5)、例(6)中,“通”分别修饰单音节形容词“美”“深”,说明表演很好看和沟很深。例(7)中,“通”修饰双音节形容词“排场”,表示女孩长得美丽大方。例(8)中,“通”修饰形容词性短语“好吃”,表示奶奶擀得面条味道鲜美。

b.*那电视通贵。

(4)a.这批货通瞎质量差哩。

b.*这批货通瞎。

下面笔者从基本格式、可插入成分、重叠式、否定式四个方面对“通”的语法特点作详细分析。

(一)“通+AP+哩”结构

从音节结构上看,“通”所修饰的形容词以单音词居多,也可以修饰形容词性短语。例如:

分析《警察和赞美诗》及其语言的局限性,应该首先简单回顾一下小说《警察和赞美诗》和其相关的语言研究。对于前者的回顾,有利于读者发现其小说语言的特色;对于后者,即是对其传统语言研究中局限性的说明,又利于读者明确本次研究的意义。

从具体适用而言,大陆法国家(地区)对于小额诉讼程序普遍采用法定或司法裁量的强制性模式。如在德国,法官可以自由裁量决定程序进行的样式、可以书面审理、可以通过书面回答或电话询问等灵活方式调取并审查证据、对判决书记载内容可以省略。[6]日本民事诉讼立法中符合小额案件标准的案件,属于法定适用小额程序的案件,超过小额标准的特定案件准许当事人合意选择小额程序。我国台湾地区对于小额案件也是采取法定适用制,如其立法规定:请求给付金钱或其他替代物或有价证券的诉讼,其标的金额或价额在新台币10万元以下者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标的金额或价额在新台币5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者,得以当事人之合意适用小额程序。

(5)今儿个那表演看着通美哩。

(6)那沟可不敢去,通深① 深,汝州方言中的实际读音为[tʂʰən23],阴平。 哩。

(7)人那闺女儿长哩通排场漂亮哩。

(8)俺奶奶擀哩面条通好吃哩。

3)地面数采系统(PLC+PC)。地面数采系统与中控系统相融合,可远程实时监控各撬装分离器、降压流程及大罐所安装的压力、温度,液位及分离器出口产量,原DCS可监控采油树油压、套压及外输系统各级压力及温度,于紧急情况可远程关井。

此外,副词“通”所修饰的形容词通常为性质形容词,若修饰的形容词为状态形容词,则句子不能成立。例如:

(9)天还通黑哩,你起来弄啥哩?

(10)今儿日头毒哩很,你看我这脸晒哩通红哩。

(11)*今年磨哩面通雪白哩。

(12)*井里的水通拔凉哩。

目前,夏玉米进入灌浆期,晚熟苹果、酥梨等经济作物均处在果实膨大关键期。当前,玉米生长已到中后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时期。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怎样提起农民购肥的兴趣,提高经销商的信心,只有这样肥料市场才能好过。梁利民表示,预计到9月中旬,尿素价格与复合肥价格都将以稳为主,无大波动。

在例(9)、例(10)中,“通”所修饰的是性质形容词,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句子可以成立。在例(11)、例(12)中,“雪白”“拔凉”均为状态形容词,其本身已被含有表程度的语素修饰(即“雪”“拔”),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因此句子不能成立。如果将以上两句改为“通”修饰性质形容词或状态形容词的重叠式,则句子成立,符合日常交际。例如:

(11’)a.今年磨哩面通白哩。

b.今年磨哩面雪白雪白哩。

中间层位于表示层和数据层之间,由Web服务器和ArcGIS Server服务器支撑,为系统提供GIS服务调用、业务逻辑运算和数据访问响应三大功能。通过Web Service服务的方式响应表示层的请求和操作,实现客户端服务调用的统一控制。中间层的设计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并通过Web Service服务代理的方式提高了系统开发的灵活性。

(12’)a.井里的水通凉哩。

b.井里的水拔凉拔凉哩。

(二)“通+VP+哩”结构

在汝州方言中,“通+VP+哩”结构在使用频率上没有“通+AP+哩”那么频繁。能够进入该结构中的VP可以是一般动词、心理动词、能愿动词,也可以是动词性短语。例如:

b.这山通难爬通难爬哩。

(14)他通想去那花海玩哩。

(15)你可别去招他,他可通不算人哩。

(16)他通难说话哩,你咋央动他哩?

例(24b)表示今天的天气特别冷,程度加深;例(25b)表示山势很陡,不容易攀登,两句均带有说话者主观心理上的夸张成分。

(三)可插入成分

在汝州方言中,“通+AP+哩”“通+VP+哩”结构除了可以单独使用外,还可以插入三种成分,分别是:中间插入“们”“是”,构成“通+们+AP/VP+哩”和“通+是+AP/VP+哩”;还可以前加“还”,构成“还+通+AP/VP+哩”。

1.插入语气词“们”

(18)a.他家孩子通赖淘气哩。

“通+AP+哩”和“通+VP+哩”结构中均可插入语气词“们”,变为“通+们+AP+哩”和“通+们+VP+哩”。据笔者调查,语气词“们”在实际交际中有两种发音:[mən]和[man],均为轻声。为书写方便,在此记作“们”。插入语气词“们”后,“通们”组成一个音步,其结构意义表示程度进一步的加深,有时具有夸张的色彩。试比较下面两个例句:

(17)a.今儿食堂哩饭通难吃哩。

b.今儿食堂哩饭通们难吃哩。

在智能化系统中,采用了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BAS)、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保安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PDS)、系统集成技术。

b.他家孩子通们赖淘气哩。

例(17)、例(18)中的a、b两句,b句中插入语气词“们”后比a句语气更重,具有夸张色彩。(17b)表示今天食堂的饭特别难吃,(18b)表示他家的孩子非常淘气。

2.插入判断词“是”

“通+AP/VP+哩”结构中“通”后插入判断词“是”,组成“通+是+AP/VP+哩”结构,在实际发音中“是”音长较短。“通是”和前面提到的“通们”类似,也是一个音步。插入“是”后的句子除了与“们”一样表示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外,还有说话者对所描述情况的肯定和确认。试比较下面两个例句:

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里的“引擎”不能直译为engine。因为汉语可以勉强表达,而英语较汉语逻辑更严密,这样的直译对英文读者是不可接受的。所以译为a strong driving force代替engine,灵活地处理了这一比喻修辞。

(19)a.我今儿中午通瞌睡哩。

b.我今儿中午通是瞌睡哩,咋都醒不了。

1.1.2 排除标准 ①Ⅰ型糖尿病患者;②合并低血压、酮症酸中毒等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③合并重症感染、外伤、心肺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④临床研究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⑤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心理障碍、听力障碍或由于其他病理、客观因素影响而无法进行正常沟通的患者[2]。

自主学习在很多对于教育理解不深的教师眼里是一个无法完成的项目,毕竟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知识,如果学生都能自己学习知识那要教师还有什么用呢?其实这个想法完全是错误的,有句俗话说的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教师这个角色的主要任务就是“领进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认知过程,因此能否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评判一个教师是否达到一定境界的关键.希望广大高中物理教师都能够达到这一境界,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20)a.这块儿地哩红薯通甜哩。

b.这块儿地哩红薯通是甜哩,不信你尝尝。

例(19)、例(20)中的a、b两句,a句表示对情况的一般描述,b句则一方面肯定事实,一方面程度进一步加深,并且一般不单独成句,往往有前后句补充说明。例(19b)中的“通是瞌睡哩”,肯定今天中午“我”特别困的事实;后一句“咋都醒不了”,则补充说明这一情况。例(20b)同样在表示红薯特别甜的基础上肯定这一事实。

3.前加语气副词“还”

“通+AP/VP+哩”前加语气副词“还”,组成“还+通+AP/VP+哩”结构,其中,“还”读阳平调,音值为42,音长略长。加“还”后表明AP/VP的状态、行为、动作在说话前就已经开始,说话时仍在继续,同时也表示其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试比较下面三个例句:

(21)a.这瓜通不熟哩,咋可摘着吃了?

b.这瓜还通不熟哩,咋可摘着吃了?

(22)a.再睡会儿吧,天通黑① 黑,汝州方言实际发音为[xɯ23],阴平。 着哩。

b.再睡会儿吧,天还通黑着哩。

(23)a.你咋看着通不美难受哩。

b.你咋看着还通不美难受哩。

例(21b)表示瓜在说话者说话前就没熟,说话时仍然是生的。例(22b)表示在说话者说话前天就没亮,说话时仍然没亮。例(23b)指听话者之前就身体不舒服,说话者说话时依然是这种状态。

同时,能够进入“还+通+AP/VP哩”这一结构中的AP或VP,一般处于相反或对立的关系,有向其对立面或中间状态过渡的可能,如:生熟、早晚、新旧等。

综上所述,三种插入成分表达意义的异同,如表1所示:

表1 三种插入成分表达意义的异同

(四)重叠式

b.他家孩子很爱学习。

(24)a.今儿天通冷哩。

b.今儿天通冷通冷哩。

(25)a.这山通难爬哩。

(13)今儿这天通冻哩慌。

在例(13)中,“通”修饰一般动词“冻”,表示天特别冷。在例(14)中,“通”修饰心理动词“想”,表示特别想去花海玩耍。在例(15)、例(16)中,“通”后面跟动词性短语“不算人”和“难说话”,表示被描述者不好打交道。

(五)否定式

当要表示否定意义时,否定词“不”需要放在程度副词“通”和被修饰词之间,构成“通+不+AP/VP+哩”格式。例如:

(26)a.他学习通好哩。

b.他学习通不好哩。

(27)a.这笔通好使哩。

一天晚上,我们的猜测得到了印证,王幸福的确是个老光棍。他长得还端正,没娶到女人的原因,是他富农的成分。他年轻时,成分高,没有姑娘敢嫁他,后来摘了帽子,他的年龄也大了,慢慢地,就名副其实活成一个老光棍,活得卑微。这次李大头让他去学钢筋工,当师傅,倒是给了他自信,他脸上第一次有了笑容。

b.这笔通不好使哩。

不过,并非所有的“通+AP/VP结构”都可以插入“不”,能够进入否定式的“AP”多带有褒义色彩。因此,以下例子中的b句就不能成立:

(28)a.这人通难缠哩。

b.*这人通不难缠哩。

(29)a.他平视通懒哩,啥都不干。

b.*他平视通不懒哩。

在例(28)、例(29)中,“难缠”和“懒”都是带有贬义色彩的形容词,其否定结构“不难缠”“不懒”不能进入“通+不+AP+哩”结构。

此外,在句法功能上,“通AP/VP哩”结构主要作谓语或补语。例如:

(30)这兜橘子通酸哩。

(31)俺家掌柜哩今个儿上一天班儿,累哩通不想动哩。

例(30)、例(31)中的“通AP/VP哩”分别在句中作谓语和补语。例(30)中“通酸哩”作句中的谓语,是“通AP/VP哩”结构的常见用法。例(31)中“通不想动哩”作补语,补充说明动词“累”。与普通话不同的是,在“通VP哩”结构中,动词与补语之间需要引入语气词“哩”,否则句子不能成立。

“通AP”也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在实际使用中,定语“通AP”和被修饰的名词之间必须插入数量结构,变成“通+AP+数量词+NP”结构,句子才能成立。例如:

(32)他家在坡上还有通大俩菜地哩。

(33)他通壮一个人哩,咋可说没就没了。

三、从比较看汝州方言“通”的特点

程度副词是日常交际中的重要词类,下面拟从语法和语用角度,将汝州方言中的“通”与普通话的“很”及河南其他地区方言中的“通”进行对比,以显示汝州方言中程度副词“通”的独特性。

(一)普通话中程度副词“很”

作为程度副词,“很”与“通”都可以作状语修饰谓词性成分。如“很好、很美、很好吃、很感人、很想、很难缠”等,都可以用“通”替换,变为“通好哩、通美哩、通好吃哩、通感人哩、通想哩、通难缠哩”。

与此同时,二者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在句法方面,首先,“很”还可以单独作补语,构成“AP得很”结构,如“好得很、美得很、好吃得很、感人得很、想得很、难缠得很”。而“好得通、美得通”等则不能成立。其次,“很AP”和“通AP”虽然都可以在句中作定语修饰名词,但二者与被修饰名词间插入的成分有所不同。“很AP”与被修饰名词间须插入结构助词“的”,构成“很AP+的+NP”,如“很好的书、很美的景色、很好吃的菜、很感人的电影”。“通AP”与被修饰名词间则不能插入结构组词“的”,而需要插入数量词,构成“通AP+数量词+NP”。在语体方面,“很”既可以进入书面语,也可以进入日常口语交际,而“通”则不能进入书面语,只能用于日常口语对话之中,向听话者传达信息。在语用方面,“很”只是陈述客观事实,而“通”多具有夸张色彩,描述的程度往往高于实际情况。

(二)河南其他方言的“通”

据笔者了解,程度副词“通”在河南省其他县市的方言中也有使用① 河南其他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通”,读音相似,但在字形记录上略有不同,如:陕县方言记作“统”,渑池、洛阳二地记作“痛”。 。笔者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将汝州方言中的“通”与陕县、渑池、洛阳、漯河、许昌、鲁山、南阳七地方言中的“通”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其中的异同点。

1.陕县方言“统”

在陕县方言中,“统”读上声,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很”相同,指说话人认为听话者未了解情况,不能用作比较。“统”可以修饰形容词和动词,并且可以用“统+X”结构作定语。以下是张邱林先生(1999)的用例:

(34)考试完啦,题统容易着哩。

(35)统大一块地,你一天可给锄完啦?

2.渑池方言“痛”

渑池方言“痛”主要用在口语之中,可修饰形容词和动词作状语,后必须加语气词“哩”。以下是彭小琴(2008)的用例:

(36)她哩气色痛好哩。

(37)我家闺女痛会说话哩。

3.洛阳方言“痛”

洛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痛”,读阴平,与“可”用法相当,表示“很”“十分”。可修饰形容词和动词,后加“着哩”,构成“痛+AP/VP+着哩”的固定用法。多用于口语中,语气比“可”重。以下是杨帆(2011)的用例:

(38)这孩子痛懂事着哩。

(39)李明家痛有钱着哩。

4.漯河方言“通”

漯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通”,可以修饰性质形容词和心理动词及动词短语,后加“着哩”,主要充当句子中的谓语成分。此外,“通+A”还可以充当补语和定语。以下是孙艳芳(2018)的用例:

(40)这事搞哩通叫人心焦着哩。

(41)那个车走哩通慢着哩,你别坐那个了。

(42)通年轻哩一个人,咋说没就没了。

5.许昌县方言“通”

许昌县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通”,只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挺”。“通+AP/VP”结构都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补语,后加“着哩”。“通”修饰的形容词以褒义形容词和中性形容词为主,很少修饰贬义形容词。以下是刘纪听(2008)的用例:

(43)这衣裳通好看着哩。

(44)他说哩通中听着哩。

6.鲁山方言“通”

鲁山方言中的“通”有两种用法:在“通+X+嘞”结构中,可修饰性质形容词和各种动词性词语;在“通+Y+著+嘞”结构中,只修饰具有[+无界]特征的“大量”性质形容词和持续性动词,使用时有比较的意味。以下是孙红举(2012)的用例:

(45)上回他买嘞苹果可大可好吃,这回买嘞通大通好吃嘞。

(46)并不用再给我钱了,我身上嘞还通多著嘞。

7.南阳方言“通”

在南阳方言中,程度副词“通”读阴平,用法与鲁山方言相似,使用时有比较的意味。从表义上可分为三种,分别是:一与普通话“很”相当,表示程度的加深;二是大致相当于“一直”,表示持续;三是大致相当于“更”,表示比较。以下是丁全(2001)的用例:

(47)老张是搞数学的,他还通喜欢文学哩。

(48)这天还通热几天哩。

(49)我比你还通了解他哩。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汝州方言程度副词“通”与普通话程度副词“很”及河南其他方言的“通”,在语义、语法上有异有同。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汝州方言“通”与普通话“很”及河南其他方言“通”的比较

综上所述,陕县、渑池、洛阳、漯河、许昌等地的程度副词与汝州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通”类似,都仅表示程度的加深,不含比较的意味,属于绝对程度副词。而南阳、鲁山两地的“通”除了表示程度的加深,还含有比较的意味,属于相对程度副词。此外,河南其他方言“通”的用法中均未提及可以插入语气词“们”构成“通们AP/VP哩”格式及重叠式“通AP/VP通AP/VP哩”,这两种格式应为汝州方言程度副词的独特用法。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各地方言的“通”在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是否同源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丁全.南阳方言中的特殊副词[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4).

[2]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2).

[3]刘纪听.许昌县方言程度表示法[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彭小琴.渑池方言中的程度副词[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汝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汝州市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6]孙红举.河南鲁山方言的相对程度副词“通”[J].方言.2012,(4).

[7]孙艳芳.河南漯河方言“通”类主观性程度副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8]杨帆.洛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特点浅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9]张辉.南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通”[A].刘丹青主编.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新视角——第五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10]张邱林.陕县方言的“统”与普通话的“很”[A].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1]张院利.汝州方言若干程度副词例析[A].刘丹青,李蓝,郑剑平主编.方言语法论丛(第六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The Degree Adverb “Tong(通)”in Ruzhou Dialect of Henan Province

He Xiaoya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

Abstract: The degree adverb “Tong(通)”in Ruzhou dialect of Henan province is quite peculiar.It can be used as adverbials to modify adjectives and verbs, indicating that the degree of the original shape or action is deeper.Compared with the degree adverb “Tong(通)” in other dialects of Henan province,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Tong(通)”in Ruzhou dialect.

Key words: Ruzhou dialect;Zhongyuan Mandarin ;degree adverb ;“Tong(通)”

作者简介: 贺晓雅,女,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标签:;  ;  ;  ;  ;  ;  

河南汝州方言程度副词“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