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道”与“师道”--论孙子兵法与教法_孙子兵法论文

“帅道”与“师道”--论孙子兵法与教法_孙子兵法论文

“帅道”与“师道”——试论《孙子兵法》与教学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孙子兵法论文,教学法论文,试论论文,师道论文,帅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帅道”,即统兵之道或用兵之道,是军事家统率军队、指挥作战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原则与运用的方式方法的总称。教育或教学的一般规律,以及教育者按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所运用的方式方法,统称为“师道”。“帅道”与“师道”,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确,隔行如隔山,就两者各有其特点来说,是不容混作一谈的。但另一方面,隔行不隔理,若对“帅道”与“师道”的关系细加斟酌,则不难发现两者又确有相通之处,此即所谓“道通为一”。一部集“帅道”之大成的《孙子兵法》①,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不仅军事家精心地学习与研究它并以之指导战争,而且不少政治家、企业家、商业家等也都精心地学习与研究它,分别用以指导本部门的工作。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当然也可以学习与研究它,从中发现某些与教学法(教育的规律、原理、原则及方法)相通的道理,作为教育工作的借鉴。本文即本着这一宗旨,去探求《孙子兵法》与教学法的某些相通之处。

在军事上,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称职的将领,《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地把“将孰有能”②作为“知胜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育上,要完成教学任务,则必须有合格的教师。教师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将领对于战争目标的实现相比是同样重要的。因此,明确在军事上对称职将领的要求,对于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是有借鉴意义的。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③。“智、信、仁、勇、严”向被兵家称为将帅之“五才”。“智”即智慧、才智,指将帅必须具备的渊博的知识与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发挥聪明才智去统率军队、驾驭战争的能力。“信”即诚信、信实,要求将帅言出必践,功必赏,过必罚,以取信于部属及士兵,树立威信。“仁”为仁爱、仁慈之意,将帅应该爱兵、爱民、爱国、爱君。“勇”是勇敢、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将帅应做到临敌不乱,冷静从容,大胆果断,沉着应战;勇于出击,敢于决战,能打硬仗;胜固不骄,败亦不馁,愈胜愈慎,愈挫愈奋;勇于负责,实事求是,绝不揽功于已,委过于人。“严”,严正、严格、威严,将帅最须以严明的纪律约束部下,不能令行禁止,岂可指挥如意。“五才”之中,“智”是作为称职将帅的首要条件,“仁”是核心,是作为称职将帅的核心道德品质与灵魂,其他如“信”、“勇”、“严”等都是作为称职将帅的重要条件,“五才”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二不可的。所以。《孙子兵法》指出,必须全面地具备才智、诚信、仁爱、勇敢、威严等条件或品格特点,才有资格作为独当一面的将帅,否则即不堪为将。

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担当一定教学任务的教师,是否也可以从《孙子兵法》对称职将领的要求中受到某些启发呢?是否也应具备与将帅相应的一些品格特点呢?回答是肯定的。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学,即教好功课、教好学生、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包括热爱祖国、献身教育、热爱学生、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和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还必须具备适当的能力结构(包括学习能力、观察能力、组织能力、运用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以及深入实际的作风③。所有这些,与《孙子兵法》对称职将领的要求颇有相通之处。

将领的根本任务是统率军队,保卫国家,在战争中“善守”“善攻”④⑤,守则能固,攻则能取,即战必胜。欲达必胜之目的,将领必须打有准备之仗。善于驾驭战争的将领,总是通过充分准备,创造出不能被敌战胜的各种条件,并反过来战胜敌人(“善战者能为不可胜”④、“以虞待不虞者胜”⑥)。也只有经充分准备,才能形成于我有利的各种条件,从而才能根据战争中的各种复杂情形,趋利避害,灵活机动地改变战略战术(“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②)。以有备待无备,以逸待劳,方可调动敌人(当敌军安逸时能使他疲劳,敌军饱食能使他饥饿,敌军驻扎安稳能迫使他出战),而不为敌所调动。这是用兵如神,主宰敌军的命运(“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⑤)。所谓“能为不可胜”、“制权”、“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敌之司命”等,都是说的将领经充分准备,牢牢地把握战争主动权。因此,孙武主张将领必须“多算”,“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②应该“多算”,不得“少算”,最忌“无算”;要求将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④首先设法使己方不致失败,去等待敌人可以为我所胜的战机,“胜兵先胜而后求战”④,而“败兵”之所以败,则往往由于“先战而后求胜”④;指出将领应切实地将方针建立在“恃吾”即依靠自己有所准备的基础上,而不得存有任何侥幸心理(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⑦);认为兵贵不在多而在于将领有备而不盲动,准确地判断敌情,有效地集中优势兵力,能打胜仗,那此战前无谋划(实即无备)并且轻敌自傲的将领,打败仗是难免的(“兵非贵益多,唯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⑧)。

同样,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则不可授无准备之课,教师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才能牢牢地把握教学的主动权。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往往要花费十倍甚至更多时间的准备。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从加强教学准备工作入手,舍不得用气力进行教学准备,注定搞不好教学工作,教师的教学准备实在如同将领的备战。在教学准备中,也有“多算”、“少算”与“不算”的问题。学期开学前的准备工作、课前的准备工作、平时的准备工作,等等,教师要进行这么多准备工作,还不应“多算”吗?如果教师只进行其中的某项准备工作,或是连一项准备工作也不进行,便是“少算”或“不算”。单就课前准备来说,教师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与确定教学方法、编写教案等。这么些步骤还不叫“多算”吗?如果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只进行其中某些步骤的准备工作,或是连某一步骤的准备工作也未进行,那就叫“少算”或“不算”。再进一步,仅就课前准备工作中的钻研教材这一步骤来说,教师既要反复钻研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掌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又要结合学习有关著作,联系具体材料,努力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还应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深度和广度、观点和材料、基础知识教学与道德品质教育、教材与参考资料等关系⑨,这不是“多算”吗?如果教师只作了某一方面的努力或甚至连某一方面的努力都谈不上,那就是“少算”或“不算”。“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兵法》对将领的告诫,照样可作教师的座右铭。有些教师教学效果不佳,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撇开其他因素或教学过程的其他环节不说,光说备课而言,或是由于没有吃透教材,或是由于对教学对象不了解,或是由于方法不当,实际上都是没有备好课,完全有似于不高明的将指在战争中所犯的“少算”、“无算”“恃其不来”、“恃其不攻”、“先战而后求胜”、“无虑而易敌”、“武进”之类的错误。

当然,在军事上绝没有所谓常胜将军,但却要求将领尽量地少犯或不犯错误,尤其是在关系全局性的战役战斗中不犯错误,力争胜利。在教育上,也绝没有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上挑不出或没有任何缺点的教师。将领尽量地少犯或不犯错误,特别是在大的问题上不犯错误,通过主观努力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说将领完全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克服性格上的种种缺陷,以利于统兵作战。《九变篇》指出将领有五种性格缺陷:死拼蛮干、贪生怕死、暴躁易怒、廉洁自誉、妇人之仁。将领往往因这些性格缺陷而犯错误,导致全军覆没。所以,将领应充分注意克服这些性格缺陷(“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⑩。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在教育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教育工作者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性格缺陷,举其要者有:“轻”,轻率、轻浮、言行不谨、举止欠端庄;“散”,作风散漫,工作拖拉,自律不严;“惰”,懒惰,懈怠,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猛”,急躁易怒,缺乏忍耐心与自制力,不善控制感情与情绪;“怯”,胆小懦弱,临教怯场,不能从容不迫,以致“有货倒不出”;“偏”,偏听偏信,对教育对象不能全面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拙”,笨拙,不善与整个集体和学生建立正确的关系,缺乏机智、应变能力;“骄”,以教育者的地位凌驾于学生,以自己的专门知识自傲于领导与同事,听不得学生的意见、领导的批评、同事的建议;“卑”,自卑心理,往往以为教师的地位低、待遇薄而觉得低人一等;“狭”,见解狭隘,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教一辈子,不愿拓展知识面,不想学习新知识,不接受新事物;“易”不讲原则而讲情面,怕得罪人,往往改变正确的立场和态度,等等。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性格上的这些缺陷都极有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克服这些性格缺陷,通过主观努力,也完全能克服之。

不过,将领或教师在主观上能否努力克服性格缺陷,做到少犯或不犯错误,关键则取决于其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⑥,“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11) 就将领来说,应充分明确其作用发挥得如何对于国家之强弱存亡的重要性,因而应具有对于国家及民众的强烈的责任感,做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12),”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13),就是说,将领应视客观情况而用兵,以保护国家、民众为原则去规范其军事活动,其进退均只以国家和民众的利益而非以私利为出发点。将领具备了对国家和民众的高度责任感,又会反过来促使其明白个人性格缺陷对于国家和军队的巨大危害而注意克服之,尤其是不会因个人之一时忿怒而轻率兴兵作战,因为个人之暂时愠怒还可以恢复到喜悦状态,但国亡即不复存在,人死则不能再生(“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安军之道也”(13))。对教师而言,应具有对于教育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对于教育事业的是否热爱,就是一个教师是否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一个教师,如果认识不到其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大职责,认识不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于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所担负的重大使命,总之,若对教育事业缺乏正确认识,那就会失去工作动力,就会鄙薄教育工作,就不能像优秀将领那样具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的优良品德,而是一切只知为自己打算,在工作中拈轻怕重,患得患失,因而也就谈不上有所谓责任心。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必具有对其所从事的工作的神圣使命感。于是,每当他想起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可以任劳任怨,这样也就没有任何克服不了的困难,包括克服性格缺陷在内。

全面地具备“智、信、仁、勇、严”等优秀品格的将领,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其所统率的部下及士兵,才能将国家和民众的高度责任心化为行动,完成作战任务。故将领务必正确地处理与部下及士兵的关系。而在教育上,则有主导和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必须正确地处理这个关系,才能把强烈的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化作行动,完成教书育人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②使部下及士兵与将领同心同德,同生共死,而不致有违背将领意志的事发生,这就是将领的统兵之道。“上下同欲者胜”⑥,同心同德、官兵一致是取胜的重要条件。《孙子兵法》将“同意”作为“知胜负”的首要标准,也是将领统兵或进行军事管理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将领正确地处理与部下及士兵关系的最高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正确地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同样应做到使学生与教师同心同德,达到主导与主体是最佳结合,教学的启发式原则就是要求主导和主体最佳结合的原则。为达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教师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情谊,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很大的推广作用,因而也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起很大的推动作用。小学生常常因教师对他好不好而喜欢不喜欢某门学科,中学生也常常因为教师教得好、有威信而热爱某门学科。学生在未深刻理解一门学科的意义之前,往往是以师生情谊作为好恶参考的。教师在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时,尤其要注意跟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关系,特别要关怀动机水平低、思想境界不高、学习有困难这三种类型的学生。这些学生有时会对学习采取冷漠的态度,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去温暖这些冷漠的心,让他们逐渐解冻,恢复活力。“天下无不可教之人,亦无可不教之人”,对待这三种类型的学生,教师宜经常想到这一教育格言。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好教师(14)。在军事上,将领应将“令民与上同意”作为统兵或军事管理的最高原则,在教育上,教师应将达到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作为正确地处理师生关系的最高原则。

将领欲正确地处理与其所统率之部下及士兵的关系,首先得对部下有所了解(“知”)。“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12)。这里,“知兵”指的是将领对其部下及士兵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性格特点、才能状况、各个部队及其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状况等等的了解。了解了这些,即可行动不迷惑,措施变化无穷。“知彼知已,胜乃不殆”(12),“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⑥,可见,将领对部下及士兵情况的了解,是取胜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也必须对教育对象各方面情况有所“知”,备课步骤中的了解学生这一环,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心理特征、思想状况及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了然于胸,然后才谈得上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

将领在“知兵”的基础上才能处理好部下的关系,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知兵”,即可在作战的部署与指挥上知人善任,而不是对部下求全责备。换言之,如果部下在作战中没有能完成任务甚至失败,作为将领首先应该检讨自己是否“知兵”和知人善任。《三国演义》上说诸葛亮斩马谡时,挥泪自遣,痛悔不知人,并上表自罚,道理盖在于此。这里有个“择人”、“不责于人”的问题,“择人”即在“知兵”基础上的知人善任,“不责于人”就是不求全责备于部下,高明的将领之所以高明,就在于善于选择部下去利用由将领自身所造成的有利态势以取胜,而不是苟求下属的责任(“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胜势”(15))。部下发生失误,将领勇于负责任,首先承担其应负之责,这就可为其处理好部下及士兵的关系铺平道路。那么,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是否也有一个“择人”而“不责于人”的问题呢?回答也是肯定的。对于教师来说,起码有个在了解学生基础上的因材施教问题。往往有这样的情形,当教育质量下降或落后时,有的教师不是注重从自身找原因,却总是抱怨乃至斥责学生学习不努力,埋怨客观环境,怨天尤人,弄得师生间关系越来越僵,甚或形同水火都是有的。读读《孙子兵法》吧,明白其中的“同意”、“知兵”、“择人”、“不择于人”等道理,这于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不无裨益。

与“知兵”紧相联系的是“爱兵”。“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12),将领应视其所统率之部下与士兵如同已出,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他们,那他们便会视死如归,乐于同将领一道共赴危艰。如此,还有什么艰巨的战斗任务不能完成?由此也可见,“爱兵”是为了“用兵”。“爱兵”,并非对部下不加约束,并非妇人之仁。于是,“治兵”便成为“爱兵”的应有之意,就是说“爱兵”必须“治兵”。“治兵”,用严格的的纪律规范、管理部下及士兵,方可谓善于“爱兵”。无论多么愚蠢的将领也不会认为统率一群散兵游勇、乌合之众或骄兵悍将会打胜仗。但将领用纪律去约束部队,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所谓“附众”(使部下及士兵对将领服从和亲附)与“罚当”(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手段处分违纪的部下及士兵)就是此意。有如下几点须重视:第一,将领在部下及士兵还未亲近依附时即对违纪者遽行惩处,他们会只知畏惧而于内心不服,这样的军队不能用以作战,在他们已经于心理上对将领亲近依附的情况下,如果对其中的违纪者不绳之以纪,将导致纪律涣散,松松垮垮,也不能用来作战(“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⑧)。第二,对部下及士兵的管理,既要用“文”、(既关心、爱护、教化或怀柔)的手段,使他们于心理上对将领产生认同感乃至亲近依附,又要以“武”的手段(即严明的军纪军法)去约束他们,做到令行禁止,整齐划一,这才称得上“必胜”之军(“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⑧)。第三,将领平素要坚持以严格的纪律管理、约束部下及士兵,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才能使其养成遵纪服从的习惯,反之则不然。部下及士兵形成了遵纪服从的风气,将领才能处好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8))。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对于学生也应该既无微不至地关怀又严格而科学地管理。教师首先要关怀与爱护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个教师,热爱祖国,献身教育,必然将热爱的深情倾注在所教育的学生身上。所以,教师爱护学生,就是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在军事上,将领爱兵是为了用兵;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爱护、关怀,则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学生培育为国家建设的人才或合格的劳动者。所以,教师于关怀、爱护学生的同时,平素又要坚持对他们严格要求。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道德品质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如果只是一味溺爱而不严格要求,一味放任而不使之养成守纪习惯,就会走上邪路,导致教育的失败,现实中也不乏这样地教训。只有对学生既关怀爱护,又坚持严格要求,才能将他们培养成才。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有个方式方法的科学与否问题,起码应从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等实际状况出发,按照疏导和正面教育为主等原则,耐心细致的做工作。如确有必要对个别严重违纪学生进行处分,应慎之又慎,因为处罚并非目的,而应以教育其本人和其他同学为目的。

《孙子兵法》对严格而科学的军事管理极为重视,因为它关系到将领能否正确地处理与部下及士兵的关系,归根结底关系到能否完成作战任务。所以,除正面告诫将领要注意“附众”与“;罚当”外,《孙子兵法》又从反面郑重提醒将领必须充分注意防止与克服“六败之道”:“故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12)。军队有走、驰、陷、崩、乱、北等六种情况,是将帅过错造成的,一有这些情况,必须要造成失败,将帅应明确自己的重大责任,去认真研究它。“六败之道”实指六种败局,它表明将领未能正确处理与部下及士兵的关系,多由将领对军事管理之松驰与不科学所致。所以《孙子兵法》又指出:将领对部下及士兵,如果溺爱而不能指挥,厚待而不能驱使,违法乱纪而不能治理,那么,这样的部下及士兵,就好比骄纵惯了的孩子,绝不能用来作战(“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12))

在教学工作中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有的班级,学生纪律涣散,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课堂秩序紊乱,甚至有的学生与教师顶牛冲撞。这起码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松驰的,没有让学生养成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教师面对这样地教学现象,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爱而不得法,这之中有护短者,有体罚学生且美其名曰“严格、严师出高徒”者,有偏爱者,等等。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对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所谓落后生)不加以管理和教育,而是一味地吹、哄、捧、宠、或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如此,势必贻害社会,极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凡此种种,与《孙子兵法》说的“六败之道”极为相象,说明我们的有些教育工作者极有必要增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明确对学生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爱护,又要严格而科学地管理的道理,并在教育实践中切实地按照这样的道理去做。

在用兵的原则与方法上,《孙子兵法》主张善谋、多变、励士、优胜等等。

善谋即用兵善于谋划,或善于运用谋略。将领应该冷静而深谋远虑,严正而有条理(“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16))。高明的军事指挥家要注意挫败敌人的计谋,首先在谋略上胜敌一筹(“上兵伐谋”⑥)。

善谋须以“知彼知已”为根据。不知敌情而盲目统兵作战的将领最不仁慈,也不是一个好的将领”(17))。所以,将领进行军事谋略,必须“先知”敌情,而“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17)。对敌情的详细的侦察,是“先知”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迷信鬼神或其他一些不科学的方法,都无助于敌情之“先知”。《计篇》指出:“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孰”即指敌我双方,“知胜负”即军事谋略。在对敌我双方政治、将领、天时地利、法令、装备、士兵及赏罚等各方面优劣条件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估计的基础上,去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样的将领才堪称善谋。

善谋须从实际出发。除上述敌我双方的各种实际外,军事上的实际还包括众寡、攻守、进退、利危(或利害)、虚实、奇正、久速、治乱、勇怯、逸劳、饱饥、安动、远近、迂直、前后等各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实际。所以,优秀将领的谋略,在思维方法上,必须坚持全面性。譬如对利害问题之考虑,将领应同时虑及战争中利与害两方面情况产生的各种可能,而不能片面。在不利因素中要看到有利条件,才能坚决果断地去完成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在有利条件中,务必充分考虑到败局出现的可能,以便防患于未然(“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⑦)

军事谋略的最高原则是“全胜”。全歼敌人,不战而胜,或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取得胜利,速战速决,这就是“全胜”。“全国为上”、“全军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敌兵不顿而利可全”⑥、“久则顿兵挫锐”、“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兵贵胜,不贵久”(11),等等,所表达的正是这种“全胜”思想。

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极为复杂、然而又是有规律可循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善谋”,主要表现为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思想状况等实际出发,去努力探索并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全胜”)。所谓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概言之,即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运用知识于实际(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把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作为一个教师,也应坚持“谋”教的思维方法的全面性,要全面地把握教学过程的各基本阶段及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全面地贯彻各项教学原则,全面地抓好教学工作的各基本环节等(18)。同时,教师在“谋”教中,要充分考虑到正反两方面情况出现的各种可能性(“必杂于利害”),以便机智、灵活、妥善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绝不能采用任意增加课时、加大作业量等打疲劳战和消耗战的方式。增加学生负担,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教师也要设法以最小代价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一个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注意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只使少数学生得到发展,而将多数学生丢在一旁,或任意延长课时,加大作业量,而不注意减轻学生负担,便不能说是懂得并遵循教育规律,不能说是善于“谋”教,因而也谈不上完成教学任务。

多变即在用兵方法上的各种变化或善于变化。

首先,“兵因敌而制胜,……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⑤。将领能根据敌情或敌将用兵方法的变化而相应改变用兵方法以克敌制胜,就叫用兵如神。所谓“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⑥、“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⑤、“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19)、“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惊,池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16)、“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化应之”(13),等等,都是说的用兵方法虽然变化无穷,但无论怎样变,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力避主观随意性。

其次,“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15),将领应善于出奇制胜,用兵方法的变化应如同天地运行、江河奔流般的无穷无尽。《计篇》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视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在《计篇》及其他各篇中,孙武对于用兵原则及出奇制胜的用兵方法的总结或概括,“是极为丰富而深刻的。

再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⑤,将领用兵使敌军看不出任何形迹,在用兵方法的灵活多变上即算达到了最高境界。达到最高(“无形”)的境界,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窥探不到底细,聪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办法来。人们知道我们用来战胜敌人的作战方式,却不知道我们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作战方式,所以,每次战胜都不是重复老一套,而是适应不同的情况而变化无穷(“无形,则深间不能窥,知者不能谋……人皆知吾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⑤)

教师在运用讲授、谈话、演示、读书指导、参观、实验、实习作业、练习等常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既不能拘泥于某些自己习惯了的方法,又不能盲目地搬用别人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应如同优秀将领的用兵那样,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力求出奇制胜,“应形于无穷”。当然,教学方法的多变必须以恰当为标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为了选择出恰当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同样要求教师“因敌变化”,即必须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不同的教材性质和内容,以及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方法认真而全面地加以选择。军事家出奇是为了制胜,“应形于无穷”是为了“战胜”;教师的教学方法之灵活多变,则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师无论选择哪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必须坚持启发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20)。所以,教师无论选择何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合乎启发式原则即可谓恰当,即算达到了最高境界。说到启发式,又得涉及励士。

励士即激励士气。“杀敌者,怒也。”(11)士气鼓舞、旺盛。部队有强大的战斗力,士兵就能勇往直前、奋不顾身地杀敌。但“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15),治乱、勇怯、强弱等与士气相关的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为使部队经常处于“治”,、“勇”、“强”的状态,保持旺盛的士气与战斗力,将领在作战的布屠上要周密,兵力的配备上结构要合理,力求完善,要做到如常山之蛇那样首、中、尾互相照应(“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16))。在作战指挥上,将领必须命令严明,统一部下及士兵的耳目视听,使官兵服从命令,行动一致(“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19))。将领于必要时还可将全军置于不得不团结协作、奋勇作战以战胜敌人从而最终保存自己的境地(“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16))

《孙子兵法》关于励士的理论同样值得教育工作者借鉴。军事家用兵要使部队保持旺盛的士气和战斗力,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则应使学生保持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即所谓求知欲。为此,教师必须特别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因。在学生的学习中,最可贵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种主动性和自觉性又来自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形成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产生热爱各门功课的学习感情,思维也就会积极活动起来,这样就会产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顽强意志。所以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各种心理因素。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偏重于学生的认知过程,而忽视情意过程,这是不可取的。教师还须注重对学生在阅读课本、听课、记笔记、整理学过的知识,以及记忆等等学习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在这些指导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21)。要知道,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往往易使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就是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爱施教,以情动人,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鼓舞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要注意课堂教学结构(开头、中间、结尾)的完美,注意教态、风度、语言、板书,要注意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等。还可利用反馈、奖惩、竞赛等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孙子兵法》所提出的优胜主张或原则,是要求将领必须做到以已之优势对待敌人的劣势以取胜。“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15),说的是“造势”(创造优势条件),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所造成的优势是不可阻挡的。“胜兵若以镒称铢”(4),是说这种不可阻挡之势是绝对优势,所谓“造势”,包括:当敌我双方力量相等时,要设法“分敌”,以使我对敌形成优势;当敌优我劣时,要设法使敌由全局的优势变为局部的劣势,从而使我由全局的劣势变为局部上的优势。《虚实篇》所说“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所与战者约矣”。……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指的就是这种“造势”。“以十攻其一”、“以众击寡”就是指以我之优势对付敌之劣势,或以我之局部优势对敌之局部劣势,不过,在战争中敌我双方都存在着兵力的集中与分散或众与寡的问题,“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⑤),处处设防,平分兵力,则势必处处兵力空虚,处于劣势。所以,聪明的将领务必力争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无论攻防均宜摸清敌人的意图,并集中力量于重点方向,才能取得成功(“故为兵之事,在于顺佯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16))

毫无疑问,《孙子兵法》所提出的优胜主张或原则,对于教育工作者也是有借鉴意义的。譬如,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这是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衡量与评价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标准。重点是教学内容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突出重点,就是在每一堂课中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师要用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作深入细致的讲解,力求讲清讲透,使学生对这一课的重要问题有清晰深刻的映象,明确和完整的理解,牢固和持久的掌握。这对学生掌握全课、全节的基础知识,增强能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难点是指教材中学生最不容易理解或接受的部分。解决难点,就是要求教师着力去分析、解决按照教学目的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而又难以理解的问题,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达到心领神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善于突出重点,突破或解决难点,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22)。又如,我们说教师必须全面的抓好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但并不是说可以平均用力,没有重点。在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中,备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上好课的关键,要上好课,就要备好课。而上课则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23)。所以,教师于全面抓好教学工作各基本环节的同时,必须将主要精力用于备课和上课,惟其如此,才能形成“以镒称铢”(或曰“以众击寡”、“以十攻其一”、以一桶水对一碗水)之势,从而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掌握主动权,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一节课而言,最忌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平均用力;就整个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而言,最忌备课不力,上课效果差,教学质量低。“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兵家之大忌,也是教育工作者之大忌。

总的说来,《孙子兵法》作为一部伟大的军学著作,其影响已远远超过军事领域。就教育领域来说,《孙子兵法》对将领的论述、对将领与部下及士兵关系的论述,以及对用兵之原则与方法的论述,对于教育工作者都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应好好地学习与研究。不言而喻,“帅道”并不等同“师道”,本文也只是从《孙子兵法》对教学法有借鉴意义的角度而论。为了搞好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的规律、原则与方法,但也不妨读读《孙子兵法》,开卷有益、相得益彰那是必然的。一部《孙子兵法》旨深意奥,内容丰富,难以尽述。本文所引述的部分,也只是择其要者,即选择其中与教学法有相通之处者,故难免挂一而漏万。不过,这已足以说明《孙子兵法》与教学法之相通及其对于教育工作者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本文所引该书原文,据《武经七书注译.孙子》,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以下只注本书篇名。个别字句依《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正文中所引该书篇名,则据郭化若著《孙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若干处今译亦参照郭著。

②《始计第一》。

③⑨((20)-(22)参见张学曾《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2-208 、186-189 、107 、135-143 、74-75页。

④《军形第四》。

⑤《虚实第六》。

⑥《谋攻第三》。

⑦《九变第八》。

⑧《行军第九》。

⑩有人说这反映了孙武的阶级局限性。笔者以为《孙子兵法》并非主张不爱民,如主张“惟民是保”、“令民与上同意”、主张速胜、反对顿兵持久而糜费民财等,均足证之。故将此处“爱民”解为“将帅对部下及士兵的妇人之仁”为妥。妇人之仁,兵家大忌。

(11)《作战第二》。

(12)《地形第十》。

(13)《火攻第十二》。

(14)参见章泽渊《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122页。

(15)《兵势第五》。

(16)《九地第十一》。

(17)《用间第十三》。

(18)(20)(23)参见华中师范学院等五院校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149及173-182、150-159、 173-182页。

(19)《军事第七》。

标签:;  ;  

“帅道”与“师道”--论孙子兵法与教法_孙子兵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