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照研究综述与思考_文学论文

王统照研究综述与思考_文学论文

王统照研究的概述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王统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山东诸城人。我国现代文坛著名的作家、诗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丰硕,涉猎文学样式多种、著作等身,享誉文坛。他与鲁迅、茅盾、郑振铎、叶圣陶、老舍等人交往甚密,是忝列于这些煌煌巨子之中的一代文豪。他还担任过新文学重要刊物的主编、大学教授、开明书店编辑等职,为繁荣现代文学,培养文学新人,建立了筚路蓝缕之功。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影响,特别是“文革”浩劫,使之对王统照的评价、研究、宣传,与其贡献极不相称。学界人们常言:王统照的研究是寂寞的研究。总结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这一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今天,我们重新回顾、清理王统照研究的历程,祈盼反思“寂寞”,更期待王统照研究新的突破口。

王统照研究的“寂寞”。有人寻其原因,说与作家为人为文不无关系。王统照一生善良仁厚、恭谦笃诚,不拉帮结派,不热心宣传自己。事实上,纵观王统照走进新文学的40 余年的历程, 考察王统照研究近80年的成果,“寂寞的研究”并非全在作家自身的人和文。20年代初,王统照创作伊始,并得文坛行家郑重推荐:“剑三的做小说,不是硬做的,不说时一句话也不说,要说时却非说不可。”〔1〕30年代初, 他的力作《山雨》刚刚问世,就被文学评论家首肯,认为“在目前这文坛上是一部应当引人注意的著作”,“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看见过第二部这样坚实的农村小说”〔2〕。以后, 还有人将其与茅盾著名长篇《子夜》相提并论“称1933年为‘子夜山雨季’”〔3〕。40 年代民族抗战时期,“王先生留在‘孤岛’上,与其他几个坚贞的作家共同与恶势力作战,支撑了‘孤岛’上正义的文化事业”〔4〕。50年代末, 王统照病逝以后,不仅臧克家、王西彦、李健吾、刘白羽、王亚平等一大批曾受到他扶植的作家、诗人,称赞王统照的提携后进,甘为人梯的一腔热血。而且他的同辈好友也有极精当评价的诗文:“松风谡谡,山雨欲临。冰雪其品,金石其文。雍雍穆穆,典型长存。”〔5 〕显然易见,王统照自身充实而丰满,历史已有评说。“寂寞”是研究者未有深入开拓的寂寞,思维方式理论视野有待更新的寂寞。为此,真正的原因必须在历史的还原之中寻求。重新审视近80年王统照研究的历史,粗略的划分发展线索,大体有3个演进阶段,即建国前(大约从1923年到1949 年),这是作家研究的起步期。主要以作家作品跟踪式的评述、介绍,印象点评等为主要成果形式。第二阶段,建国后到“文革”结束(大约从1949年至1976年),这是作家研究的徘徊期。其特征为怀念、悼文、追忆形式与甚少的专论。第三阶段,新时期以来(大约从1977年至今)是王统照研究的发展期。这期间经历了对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和对具体作品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及不同角度切入作家或作品本体的探试等等过程。这个进化演变的轮廓,更多还是历史发展的时序在作家研究上的一个投影。

我们需要循着这个轮廓和投影,比较具体地描绘出王统照研究历史发展的内涵线路。1921年诞生的中国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王统照不仅是12个主要发起人之一,而且以自己创作的实绩,弘扬了文学研究会“文学为人生”的精神。1922年出版长篇小说《一叶》;1924年又出版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1925年再出版新诗集《童心》。这些均是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首批出版的书籍。王统照创作引起文坛的注目,或曰王统照研究的序幕正是从这里开始。瞿世英的《〈春雨之夜〉序》和蹇先艾的《〈春雨之夜〉所激动的》〔6 〕两篇评介文章,最早对王统照小说创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作了较为恰当的述评。瞿世英可谓抓住王统照小说思想倾向的第一人。“剑三是对于人生问题下功夫的。他以为人生应该美化,美为人生的必要,是人类生活的第二生命”。“剑三的理想,是爱与美的实现,爱即是美,美即是爱”。蹇先艾则是首先准确把握王统照小说艺术精神的一人。他指出剑三的小说“有一种情致缠绵委婉时时拍动我们心灵的魔力:我们往往为之哀恻,与狂呼与神往与凄然。”瞿、蹇两文代表了王统照研究起步期最初有影响的成果。它们不仅奠定了王统照五四时期创作评价的基调,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史家、研究者的评判也起了很大诱导作用。1933年王统照代表作长篇小说《山雨》问世,茅盾的两篇文章是首肯小说思想价值的专论,并且最早从文学史的角度论述作家、作品的意义。在《王统照的〈山雨〉》文中,他开宗明义指出,这是一部在当前应当引人注目的作品,反复强调“这不是想象的概念的作品,这是血淋的生活的记录。……到处可见北方乡村的凸体的图画”。接着茅盾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里,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王统照的创作,尤其有见地地指出,王统照“从理想的诗的境界走到《山雨》那样的现实人生的认识,当然是长长的一条路”〔7〕。茅盾对《山雨》的评价, 用社会分析的方法指出了《山雨》突出的思想成就,使人们普遍地注意到这部力透纸背的农村生活描写的巨制。同时,茅盾还从作家创作道路的发展的纵向,肯定了作品文学史的价值。正是因为这两方面原因,王统照的创作评估和文学史的评述,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延袭了茅盾的这些观点。所以,30年代中期茅盾的文章,基本上确定了王统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代表了第一阶段王统照研究的主要成就。

建国以后,由于王统照体弱多病,仅仅在新中国生活了七个年头,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1957年底,王统照逝世以后,文艺界著名人士、王统照生前好友纷纷撰写悼念文章,追念他为新文学作出的积极贡献,颂扬他的人格和精神。郑振铎的《悼王统照先生》、李健吾的《怀王统照》、吴伯箫的《剑三,永远活着》,还有王亚平、王西彦等的文章,以及陈毅、叶圣陶〔8〕的怀念诗文。陈毅诗题《剑三今何在? 》其诗曰“忆着北京共文会,君说文艺为人生,我说革命无例外。”〔9 〕诗人表达了怀念旧日文友,尤其由王统照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的情思。这一组纪念悼亡之作,是建国后王统照引起文坛、文艺界注目的一次小高潮。然而,这时期真正可称谓王统照研究成果的,仅有臧克家的《王统照先生的诗》〔10〕和田仲济的《王统照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11〕两篇长文。这两篇论文均是首次对王统照诗歌和小说创作,作较为系统的研究的成果,王统照研究的开拓之作。臧克家的诗歌评论是为《王统照诗选》撰写的序言。但文章不只是将王统照主要诗集作了一鸟瞰式纵向描述,作者把王统照从1923年到1938年的诗作共分为六辑。指出“读这些作品,好似沿着时间的道路前进,过去几十年的历史情景重新映到了眼前,我们听诗人的喟叹、控诉、呼号,看着他的思想情感在波动、在变化、在前进。”同时,臧克家更突出地由诗人诗作主题分析入手,概括总结了王统照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基调。他认为,在王统照诗作里,“可以感觉到,我们的诗人在体味痛苦的人生,不满当前的现实,为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叫苦、呐喊,为灾难重重的祖国焦心,有时也不免彷徨、悲伤。”较之臧克家理性的社会分析和诗人感悟相交溶的诗评,田仲济的小说评论文章更具有历史批评与美学批评的追求。论文分为两大部分,一论王统照短篇小说;二论王统照长篇小说《山雨》。对王统照小说创作发展线索勾划和分析,借用了当年茅盾的观点,称作家是由幻想进入现实,但论文的突破之处在于着重指出了王统照小说现实主义精神之所在。王统照小说“不可能停留在欧洲批判现实主义高度上,他向现实生活入得更深了。诗人没有更多地歌颂革命,歌颂人民力量的成长,但是对旧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是揭露得相当深广的。”田仲济对《山雨》主要人物奚大有的剖析细致而独到,旨在强调这部长篇“是五四以来描写旧中国农村崩溃、旧中国农民形象的难得的作品”。田文在作家作品研究上,较过去王统照研究的不同是,切入王统照创作的梳理和辨析,始终注意联系作家创作的自述,以及作品与时代、社会历史氛围的关系,使一切的分析紧扣了作品实际,贴近了作家本体。因此,较以往王统照小说论述显得十分细致,而又有理有据,观点更具有说服性。不仅如此,田仲济还在细致深入作品研究中,最早地发现了“过去我们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对《山雨》的评价是和它的内容不相称的”问题。总之,王统照研究的第二个阶段,象田仲济这样的论文还是相当鲜少。我们称之为作家研究的徘徊期,并非完全是中间有十年“文革”的浩劫因素。就总体来看,研究成果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与作家实际贡献相离甚远。真正的那样的研究性论文不足5篇, 大部分的是介绍性的,或回忆性的短章随笔、印象。就其研究性论文说,对作家和创作的评价,超出茅盾的观点也并不多。这一阶段王统照研究的徘徊,是作家文学史价值认识的徘徊;是作家创作缺乏系统性理解的徘徊。归根结底是研究者评判的价值标准、审美尺度的问题。这时期高扬着政治意识形态,并作为检验文学,界定文学史的唯一标准。似乎作家自身一开始就无法吻合到这一尺度上。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渲泄,王统照有过几次极少的激越,更多是不左也不右的行为举止,写普通人的创作,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为此,确实说来,“徘徊”是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与研究对象的自身价值内涵之间矛盾、困惑的现象。

王统照研究走出低谷的徘徊,进入不断充实完善的发展期。1977年以后,新时期政治、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新思路指引下,开明、宽松而又迅速发展,自然推动影响了文学、文学研究的进步和深入。王统照研究作为整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部分,最突出的联系,是新时期不断重新写过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王统照的地位逐渐被还原。

这一阶段王统照研究较前二个阶段有了较大的突进,稳步地发展,成果远远超过了以往。概括起来近十余年里,经历了三次跃进。新时期开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主要表现一大批作家作品被“平反昭雪”逐渐写进了文学史。但是很快人们并不满足于这些,作家作品的研究范围急剧扩展,并由较浅层次的内容意义诠解,更多地转入较深层次的审美价值分析。王统照研究从总的方向上也是如此。当作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得到确定以后,人们更多感到过往王统照研究遗憾太多,空白点太多,即便对作家作品有过一些思想方面的阐释,也是有待于充实,重新认识。因而,1978年至80年代中期,王统照研究在新时期率先的跃进,主要表现为王统照创作研究全面展开,研究论文不单纯在其小说方面,涉及到作家诗歌、散文戏剧,甚至文学批评和旧体诗等各种文学样式。同时,王统照的研究资料和作家创作的整理工作也开始着手进行,陆续有了一批成果问世。在众多王统照作品研究的论文中,表现出作品分类研究较大深入的,也许应推杨义的《王统照小说新探》〔12〕和吕家乡的《王统照在新诗上的探索》〔13〕,以及王锦泉的《王统照散文选集·序言》〔14〕。杨义突破了相当长时间茅盾、田仲济的观点,不局限于王统照小说现实主义道路的勾划,而更多寻找作家创作过程的内涵和意义。他发现王统照小说题材的逐渐加宽反映的全是充满现实性和严峻色彩的深刻社会悲剧,并强调这是王统照后期小说的重大突破。杨文最独到之处,是对王统照小说创作技巧的意见。“现实主义是王统照小说的主要创作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他指出王统照早期创作有较重的“写意”成份;作家也追求哲理的意蕴;还有很明显的浪漫想象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并且经历了“从优美到壮美”的美学风格变化过程。可以说,从审美特征上论述王统照小说艺术个性,杨义是分析较为细致,精当的一人。吕家乡的王统照诗歌研究论文,与杨文有相同的意向。即注意作品的本体研究和艺术分析。吕文的突出价值是打破了旧有作家作品思想诠释的研究模式,文章就“真诚的裸露”、“深度的开掘”、“新的手法的试探”、“诗歌语言的锤炼”四个方面论述王统照在新诗上的探索。这是真正切入诗歌本体的研究,运用诗歌理论去衡量王统照诗歌的得与失。吕文自始至终从作品分析中总结王统照诗歌艺术个性。如表现手法上,他觉得王统照诗歌注意“精选的细节描写和深广的艺术概括相结合”,“写实与象征相结合”,“意识流手法的运用”,“科学入诗”。以及诗歌语言上吸取了群众、古代、外国的语言营养等等,都是很切合作家创作实际的。以美学的眼光导读、重新认识王统照的诗歌艺术价值,吕文无疑是有贡献的。比起小说、诗歌研究的论文,王锦泉的散文研究文章,长处主要在于较早地对王统照散文创作作了一次系统整理介绍。王统照散文研究较小说研究要薄弱得多。30年代曾有阿英的《王统照小品论》〔15〕;70年代底有林非的《王统照的散文札记》。这两篇基本上属于作家散文创作阶段性的评介,和印象评点式描述。而王文作为编辑《王统照散文选集》的序言,较清楚地梳理出王统照散文创作的发展线路,有一定开拓性。但是,文章文体艺术的分析,理论剖析,往往被思想评论、发展线索勾勒所取代。尤其遗憾的是,王统照一部重要散文集《繁辞集》未有涉及到,“选集”也没有收入其作品。除上述文体研究有很大进步外,王统照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山雨》,也是这时作品研究的一个热点。问世的论文较多,代表性的有金梅的《谈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16〕、冯光廉、刘增人的《〈山雨〉研究商兑》〔17〕、王邵军的《关于〈山雨〉的修改》〔18〕等等。这些论文有对作品深入的分析,也有就研究中存在问题展开的讨论。总之,使《山雨》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肯定。本阶段王统照研究重要收获,除作品研究走向深入外,必须提到的是两个大工程的问世:一是六卷本《王统照文集》〔19〕,由田仲济主编,第一卷已出版。二是作为全国文学学科重点规划项目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之一的《王统照研究资料》〔20〕(冯光廉、刘增人编)出版。前者田仲济在万字的“文集”序言中,不仅介绍了编辑文集的曲折经历,而且较系统地描述了王统照的人生道路和创作历程。其重点在于就其人谈其文,“淳朴的性格,凝炼的风格”非常准确地概括了王统照为人为文。后者冯光廉、刘增人编的《王统照研究资料》是一部王统照研究资料整理搜集的拓荒之作。该书近50万字,分为“生平及文学活动”、“创作自述”、“创作评论”以及作者著译书目、系年、笔名等有关资料四大部分,搜寻了在此之前主要王统照研究资料,并且大部分是第一手材料,其中还有他们自己首次整理的一些研究资料。这部编著不仅仅丰富了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资料,而且填补了王统照研究的一项空白。它对以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王统照的深入研究,都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是新时期王统照研究的第二次跃进。这一次显然是前段全面展开的作家作品研究和研究资料、创作文集出版的发展。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王立鹏的《王统照的文学道路》〔21〕和杨洪承的《王统照评传》〔22〕先后出版。这两部王统照研究的专著,都是首次对王统照的文学创作进行较全面详细的论述,甚至涉及到作家一些未刊行的文字作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所不同处是,王立鹏的论著,侧重作家创作发展线索的描述以及作品的细致分析,由此寻找作家的创作个性,作为全书立论中心点。而杨洪承的专著,作为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作家评传丛书”之一种,主要以作家生平思想传略和创作评论相结合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王统照的其人其文。这是王统照研究的第一本评论传记。诚如专家所言:“为读者勾勒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本色面貌,无疑这是一本开拓创新之作。”〔23〕王统照研究从印象、评点、作品研究到系统、全面的论述作家人品文品,并形成独立的学术专著,标志了这一作家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由于出版周期过长的原因,这两本专著实际反映的研究水准,主要代表的还是80年代中期之前的研究成果。借重原始材料探讨作家的文学成就;运用“民族、时代、环境”的理论考察作家作品,仍然是这两位研究者的基本思维定势。1985年以后,文学研究界观念更新,方法变革,现代文学史不断重写。这一重大理论和文学史的震荡,似乎在王统照研究上反映并不强烈。受其影响,仅有这样少数几篇论文。象杨义的《王统照:开放型的现实主义》〔24〕。论文从王统照自身多向型文化接受背景中,阐释作家创作方法,艺术追求变化的缘由。开放的文化视角,使得王统照研究的课题更加深入和开拓,也更贴近了作家的本体。杨曾宪的《王统照早期小说的美学意蕴》〔25〕,虽然,论及的仅是作家一个阶段的创作,但是,却以美学理论和视点,阐述了自己的新认识。论证了王统照早期小说中象征主义艺术手法及其美育救国的思想内涵。对王统照早期小说现实主义特征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也是一家之言。还有朱德发的《论王统照的文学批评观》〔26〕,文章除了选题在王统照研究中有开拓的意义处,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分析王统照文学批评中,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视点上,剖析作家批评的个性。指出:“王统照的文学艺术批评既是写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他重视文学的真与善却更重视其美,他注意到作品的客观性更关注它的思想性和情感性。”这些研究论文所反映的倾向,无论选题还是论述的视角,都表现出研究者力求突破固有既定的理论框架,向着作家本体还原。这时期在王统照研究史料发掘上,值得提到的一篇文章是杨洪承的《王统照〈春花〉创作素材小考》〔27〕一文,作者通过多方调查,认真研读原著,查实了王统照一部重要长篇小说《春花》的背景和人物的原型。小说的情节,实际有着山东早期革命活动的若干侧影。这为了解王统照代表作《山雨》以后创作路向,与30年代作家思想风貌,找到了一条便捷而可靠的通道。资料的发现、整理,推动了研究的深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王统照研究稳步地前进着。

从80年末至今,可称为新时期的第三次跃进。实际仍是前一次的自然延续。因为90年代初更加开放的宽松的社会形势,涌动着文学研究新潮的不断起伏,王统照研究自身平稳、自然的行进中出现的这一次跃动,正是从这背景的意义上说的。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一位默默耕耘多年的王统照研究的青年学者——姚素英。她早在80年代初就发表过王统照的译著年表;搜集、整理、注释过王统照的旧体诗;还比较细致地调查了解了王统照的一段东北之行的生活;并且先后两次从东北南下山东,寻访王统照故里和亲属。十余年来,她发表王统照研究论文多篇,执着于这项寂寞的事业。90年代开始,许多王统照研究的同行,均纷纷开辟新领域,或转入其他课题研究。她却连续发表了一系列王统照研究的新作,代表了这一阶段此项工作的最新成果。如《王统照与俄苏文学》〔28〕、《王统照与英国文学》〔29〕、《中日文化交流桥梁的架设者——王统照与王成康雄》〔30〕、《王统照早期小说与现代主义》〔31〕、《王统照与泰戈尔》〔32〕等。仅就这些题目看,作者是用心在调整王统照研究的路向。一方面切实地走向作家本体寻求新课题,另一方面力求运用新的方法论阐释这些选题。过去王统照创作本身研究较多,而作家创作的动因和影响少有论述。王统照早年就读中国大学英国文学专业,翻译介绍过许多苏俄、日本、印度等国的政治、文学方面的文章,30年代又曾有暂短的欧游考察。姚素英正是从作家实际的经历和文学影响的辨析中,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王统照创作的渊源和价值,做出了新的阐述。尽管这些文章从整体上看理论分析弱于史实描述,但作者的自觉更新和积极探索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个阶段还有两篇论文,反映王统照研究上的进步。即冯乐堂的《论王统照小说的人性描写》和王兆胜的《他在戏剧上的辛勤耕耘不应被遗忘》〔33〕。前者将王统照小说作为一个整体,从横向切入,分析作家作品人性描写的内涵和意义,以及与同代作家的异同。视角的变化,实际体现了观念的更新,研究也有了深度。后者论述王统照戏剧创作和理论,不只是选题新颖,而且也是从比较文学的广阔视野,论析王统照戏剧创作的影响和接受,是在方法和理论上有所变更的新成果。本阶段还出版了一本《王统照先生怀思录》〔34〕,这是由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与诸城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的一部纪念性专集。从史料价值上说,专集中收有大量王统照生前文朋诗友的回忆性文章,以及来自故里一些亲属的往事追忆。这些文章实际上是王统照研究中第一手史料的抢救。其价值远远超出了纪念的范围。

总括之,王统照研究的发展期前进的步履是清晰而又平稳,但也有大跨步的跃进。自觉地与整个现代文学研究保持同步,同时又呈现自己的独立个性。我认为研究者始终注意开拓理论视野,调整研究思维定势与不断地扎实地挖掘发现新史料相统一,这是本时期王统照研究区别其他现代作家研究的最明显之处。

当我们匆匆将王统照研究近80年历史,作了以上简单的梳理以后,历史的标尺,历史的镜子,给予的更多有反思中的启悟,并非仅仅是这项“寂寞”事业本身原因寻找,也有涉猎现代文学研究全局性问题的思索。如果把王统照研究,看作一种现象来认识,这样几个问题是否值得我们思考呢!

首先,“寂寞”的王统照研究的历史,多少反映了相当长时间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热衷轰轰烈烈的中心话题,冷淡文学史过程的平凡现象。李健吾怀念王统照的文章,有一段动情的文字:他(王统照)“人老实,却又极其诚恳,他写得最坏的东西也永远不违背他的良心,他永远表里如一。”〔35〕这实际概括了所有熟悉王统照的人共同的感受。王统照的人格和作品都是自甘平凡和寂寞的。这本来就是王统照的个性,但是它恰恰成了研究的“盲区”。回想与王统照研究相伴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大部分的研究热点,不是在政治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上,就是倾倒于那些重艺术重形式的作家作品。王统照无论政治还是艺术都明显不在能够引起轰动的中心。就是从其个人的经历和创作道路的发展看,他也没有沈从文、丁玲等作家的大起大落,曲曲折折。与同时代的作家如冰心、叶圣陶等相比,又由于他的早逝,未能获得今天“尊老”的待遇。我们无须苛求作家没有进入热点和中心话题。作家是现实生活中的凡人。人品文品,决定于作家自己生活的环境,自我的选择,文学史是丰富多彩的文学家精神史、心灵史。因此,文学史的研究、作家研究应该首先是历史还原的研究,是无穷宝藏的丰富精神、心灵海洋的探寻。历史有崇高的壮丽,历史也有悲凉的衰落,更多是历史平凡的过程。大海给人雄伟的波澜壮阔,也有使人畏惧的惊涛骇浪,更多呈现于风平浪静的宽广。王统照人和文是文学史表现“平凡过程”的典型,代表着作家“中间型”、“平稳型”。我们之所以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角度,来寻找王统照研究的寂寞原因,并不是要把王统照放到文学史的热门话题的位置上,推崇、拔高作家。旨在强调文学史的研究是整体性统一性的研究,是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合理性与非合理性的运动过程研究。摆脱王统照研究的寂寞,走向深入,寻求作家真实而合理的评价。重要的是文学史观念的变革,理论思维的更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曲折,趋于成熟的今天,我认为象王统照这样的作家作品研究的深入,作家真正文学史价值的确定,是应该更值得深思的问题。他代表着一个文学史不小的层面。

其次,王统照研究的“寂寞”和冷遇,实际反映了研究者两种真实的心态:一是本着齐鲁文化名人的崇敬和骄傲的心情;一是作为文学史上一个二、三流作家的“不卑不亢”。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长期潜在的思维方式。上述王统照研究历史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作为王统照研究的基本队伍,是来自故里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同乡诗人、作家等。本来立足文化地域的视角和氛围观照作家作品,似乎更可以有新的发现。但是,山东的研究者实际的研究成果,表现他们情感的诱导制胜于理性的评判。最典型的例子是,老诗人臧克家的一席话:“王统照先生是我的乡亲,是我文学创作的领路人,提携者。每每回想起种种往事,心里十分激动,哀思难禁。”〔36〕(臧克家的处女作《烙印》由王统照筹资帮助出版)老一代研究者更多有阐述的是他们心目中、精神上的王统照。同乡文学史家田仲济,每每在研究中,在会议上呼吁给予王统照要有公允的评价,在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地位。多少流露出浓烈地对故乡一个卓著成就的名人的敬仰的情结。所以读他们的回忆性文章,比起读其它研究性论文更觉得可感于一个活脱脱的王统照。他们也影响了中青年的研究者,注意挖掘、收集王统照生平、创作资料,尊重老一代同辈作家对王统照的基本评价。王统照研究的发展期,总体面貌给人的缓慢和浅层次的探讨,缺乏深入和力度。这是原因之一。近80年的王统照研究成果,回忆、纪念性文字,生平史料,作品评点,描述式评述介绍占有着大部分,并且它们又几乎都出自熟悉、喜爱王统照作品的桑梓同仁、学子。文学史的作家研究,是历史的科学的审美研究。她需要尊重历史的真实、科学的作家本体的还原,更重视美学标准的理论思维评估。从这个标准要求,我们过去的王统照研究仅仅完成了前面的还原工作。如果换一个角度审视,过往的王统照研究状况,反映在王统照家乡以外的研究又是另一种面貌。他们没有故里研究者那么浓重的潜在乡情。他们似乎更应该重视研读作家作品所获得的真切感悟,更应该有拉开距离较为冷静、客观的公允评判。可是,事实并不尽随人意。在前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普遍追踪热点的倾向引导下,在实际对王统照了解甚少,资料匮乏的事实面前,他们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一般性的描述。互相转抄的文学史,都是相似的语言和位置。王统照的为人为文,他们坚守阶级、政治划分等级标准,或所谓艺术的评判,觉得王统照已经获得应有的地位和还原。这样的作家在文学史中,多一句少一句,轻一句重一句并无关紧要。如果说乡情中的王统照研究是过多的研究者主观的情绪,那么他乡的研究者更偏向纯客观性的理念,至今未能有大的突进的王统照研究,正是陷入了这样两种充满着困境的矛盾。它依然并不仅仅反映在王统照一个作家研究的身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研究者必须要有健全、健康的心态。我们既不能恪守政治评判为唯一尺度,又不能为情感左右。以一种崇敬的心情写一部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或者唯艺术情有独钟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都将有损于这一学科健康的发展。

再其次,王统照研究的“寂寞”,还表现为它已经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了距离。思想解放、观念变更,用新的眼光和方法多角度多侧面的透视作家创作个性。对当今现代文学研究已是一个旧话题,而王统照研究似乎正面临着这一目标的奋进。这既反映王统照研究进展的迟缓,又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格局的不平衡。近期王统照研究成果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注意多视角考察作家作品,但是就问世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而言,都远远落后于其他作家的研究。诸如比较研究,综合分析法等将王统照置于文化背景、外来影响中考察他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特异性;或从美学、哲学、民俗学、伦理学等多样化角度探讨他的创作个性;或从宏观与微观的研究相结合中,真正把握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位置。现有的论文有些涉及到这些方面,可是普遍存在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不够。王统照研究走向新的深度的路向,我觉得更新观念,重视理论与方法以后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过去的研究课题进行理论新阐释,把视角的变换与寻找新问题结合起来。譬如,五四时期王统照研究热点是其创作的方法和表现形式之论证、辨析。如果我们跳出孤立的硬性某种创作原则的证明,或非要界定划为某一主义的作家的思维定势。那么可否将作家兼容、混杂的表现技巧创作方法,看成一种现象寻求其与整个五四文化、文学背景的联系;而作家的努力究竟对整个文化、文学提供了那些新东西。这可能比说明王统照五四时期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或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作家更为有意义。30年代王统照代表作长篇《山雨》,社会学的阐释,与茅盾《子夜》的比较研究,过去都有较有说服力的文章。但是,这部作品价值如果抛开政治意识形态的视点,是否还有文学作品永久性普遍性的内涵呢!我觉得作家在主人公奚大有一个破产农民自在、自为、自觉的成长过程之主线描写同时,塑造了一个阶级属性比较模糊,人性较为鲜明的陈庄长形象,更值得细细地咀嚼。这个形象不仅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30年代北中国农村的复杂状况,而且有助于了解作家刻划人物透过外部深入丰富精神世界的表现。如果顺着作家创作的发展,寻找到40年代王统照长篇《双清》里着意塑造的高大先生;短篇《华亭鹤》中的朱老仙;以及散文中追忆的同轩老人等等,都有陈庄长形象的影子。这似乎可以反映出王统照创作中有另一种精神追求:普遍的人性,文明与道德的冲突,那个年代各色各样的人真实的生存状态。这些均有待于我们的研究者去探讨。二是王统照是一个基本平稳、非大起大落的中和型作家,是一个在创作上勇于探索,也有自己艺术品格,但缺乏一定深度的作家。是否能将王统照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思想经历的一类代表;现代作家一种层面的典型来剖析。今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正面临着走出政治功利的中心,处于边缘的纯学术化的学科建设的完善阶段。当人们抛开了政治的崇高、实际的功利时,研究者关注文学史现象、文学发展的过程,各色各样作为真实人的作家本体。我认为王统照这样的知识分子,这样个性的作家,会得到更为合理的认识。这一作家研究的进展也将与整个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趋于同步。

综上所述,王统照并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处于中心位置的作家。当我们从学术史的角度,检讨王统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未受其地位而左右。相反,却使我们获得了一个反思的新视角。这一作家研究史的梳理,重在对整个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以及在其背景中的作家研究的新思路。“概述”是否很好地完成了这一目的,祈盼方家赐教、指正。

注释:

〔1〕瞿世英《春雨之夜·序》1924年1月商务印书馆版。

〔2〕东方未明(茅盾)《王统照的〈山雨〉》1933年12 月《文学》第3卷第6号。

〔3〕吴伯萧《剑三,永远活着》1958年1月《前哨》第1号。

〔4〕巴雷编《王统照杰作选·序言》。

〔5〕柯灵《怀剑三先生》。

〔6〕蹇先艾《〈春雨之夜〉所激动的》1924年5月21日《文学旬刊》第36号。

〔7〕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序言》1935年8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8〕1958年《人民文学》第1期。

〔9〕1958年《诗刊》第4期。

〔10〕《王统照诗选·序言》1958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11〕《五四新文学运动精神》1959年7月山东人民出版社。

〔12〕《新文学论丛》1982年9月第3期。

〔13〕《齐鲁学刊》1982年3月第2期。

〔14〕1982年9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5〕1934年11月15日《社会月报》第1卷第6期。

〔16〕1980年5月《齐鲁学刊》第3期。

〔17〕〔18〕1982年5月《山东师大学报》第3期。

〔19〕1981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983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21〕1988年8月学林出版社出版。

〔22〕1989年12月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23〕周星《真纯长留人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91 年第1期。

〔24〕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1985.7湖南人民出版社。

〔25〕《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3期。

〔26〕1987年第3期《松辽学刊》。

〔27〕1986年4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8〕1991年第4期《松辽学刊》。

〔29〕1992年第4期《长白论丛》。

〔30〕1992年第4期《松辽学刊》。

〔31〕1992年第1期《东北师大学报》。

〔32〕1994年第1期《松辽学刊》。

〔33〕《山东作家与现代文学》1992年山东大学出版社。

〔34〕〔35〕1991年6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36〕《切梦》1948年1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

标签:;  ;  ;  ;  ;  ;  ;  ;  ;  ;  ;  ;  ;  ;  

王统照研究综述与思考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