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论文_严宏

如何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论文_严宏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五中 严宏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和自主动手操作、主动积极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维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实践活动变得实在而有意义,从而引领学生向有效数学实践活动的更深处出发。

一、选取现实生活素材,激发实践积极性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激发实践积极性和参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在活动中使知识得到升华,从而更加亲近数学。

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这部分知识学习中,适当地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在学生初步学习了等腰三角形、梯形、圆等几何知识后,我组织学生开展“最美丽的现代建筑”、“我的服装设计所”等设计操作性实践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了形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又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关注过程与方法,鼓励实践再创造

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了解、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在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要让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自主探究氛围,激活实践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面向的不仅仅是学生,而是更广阔的生活世界。同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不确定性、创造性,也弱化了教师的主导性和支配性,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高效率地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有效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后,引导学生开展“调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亲自动手收集整理和处理数据,并对所得结论进行解释和质疑等过程,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由于这一实践活动选取于社会生活实际,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是一个开放度很高的实践活动,打破了数学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需要走出课堂做调查,查找资料。学生通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分析处理数据、小组交流、撰写调查报告等形式,再结合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并对所得结论进行解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这样,通过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实践,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整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数学应用的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合作的精神,增强了学生了解社会及以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四、综合运用知识,全面提升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如,在“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课题学习时,我对教材进行深度发掘,让学生计算10个CD盒,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包装方式更省包装纸?这一活动的设计综合了测量、估算、计算物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选择最佳方案等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面的,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培养了大胆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进而激发了创造的潜能。

智慧来源于实践,它要求教师在尊重数学学科思想蕴涵的前提下,应更加重视数学实践活动这一种重要的学习内容及方式。以教材内容、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内在要求和创新潜能,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去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让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成为学生提高数学素养的一个生长点、发展点,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论文作者:严宏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  ;  ;  ;  ;  ;  ;  ;  

如何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论文_严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