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与效率关系探析论文

公正与效率关系探析

连 童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 在伦理学与经济学范畴内,公正与效率之间哪一个应当先于另一方而存在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重点问题,但公正理论与效率理论含义的多样性,往往容易使讨论陷入概念之争和理论之争。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背景密不可分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是不同的,所以追求一种合理的公正及应当的效率才能更好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公正;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是经济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社会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公正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将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构造二:如图4,构造△ABD的外接圆⊙E,连接BE、AE、DE,因为∠ABD=30°,所以∠AED等于60°,又因为AE=DE,所以△AED为等边三角形,因为AB=AC,AE=DE=AD=CD=BE,可得△ADC≌△AEB,所以∠BAE=∠CAD=11°,又因为∠DAE=60°,基于条件解法自然成.

69岁的李大爷突然感到头晕、头痛,他估摸着是颈椎病又犯了,也没太在意。在床上躺了5天,李大爷发现头痛得越来越厉害,实在熬不住了,于是到医院就诊。检查后,医生发现李大爷的头皮有几处破损,于是请来皮肤科医生会诊,结果被诊断为头部带状疱疹。

一、在理论上讨论公正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公正和效率的关系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苏格拉底等哲学家便开始围绕着公正的问题进行了无数次对话,而对话的范围包含了正义、城邦的公正、法律的公正等多个问题,并确定公正为城邦或国家的本质属性。不同领域对公正和效率的定义不尽相同,明确公正和效率的含义是讨论二者之间关系的前提。

谷祺教授于1987年在《辽宁会计》(后改为《辽宁财会》)连续推出有关国际会计的系列文章,对于国际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财务会计、国际管理会计、国际比较会计、国际会计的规范化与协调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

(一)公正和效率的不同含义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情况呈现出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行业不平衡的特点,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2015年居民收入总量为30.70万亿元。其中,城镇居民收入为23.70万亿元,占居民总收入的77.20%;农村居民收入为7.00万亿元,占居民总收入的22.80%。2015年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11.48万元)是平均工资最低的农、林、牧、渔业(3.19万元)的3.59倍。从东、中、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来看,2015年分区域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7.06万元),西部(5.73万元),东北部(5.11万元),中部(5.08万元),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12]

公正这一概念与“私”相对,意味着公平正义,没有偏私。没有偏私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而言没有偏私,因而,公正是一种价值判断,内含有一定的价值标准。“经济公正包括整个社会经济关系各个方面的公正问题,其主要问题是经济利益的公平分配”[1]。无论是收入分配、财产分配的公正与否,亦或是对劳动权利、物质财富与资产积累机会的公正与否,都应当在价值判断的范畴内进行。就收入和财产分配而言,公正究竟指的是收入的均等分配,亦或指的是收入差距的合理?就获取财富机会的均等,也就是所谓的机会公正来说,每个人有不同的天赋、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居住地区不一样,并不存在完全公正的“同一条起跑线”。

经济效率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指的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使用,主要通过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之比体现出来,同时也包含着分配的有效性。如果某种产品生产出来不被社会所需要,全部积压在仓库里,那么就是一种无效率。一种合理有效的分配和消费方式,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知,对于公正这一概念,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因为它首先涉及到价值判断问题。仅仅将收入或者财产平均分配放在伦理学及经济学范畴之下都绝不能够称之为公正。把平均分配当作公正,只强调了最终财富分配的结果公正,而忽略了获取财富的方式是否正当,忽略了个人的能力与努力程度以及资源的投入程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常说的“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原因正是来源于此。“把收入分配的均等或者财产分配的均等当作公平,实际上恰恰意味着对于以何种方式获取收入或获得财产的漠视,于是这种所谓的公平恰恰就是不公平”[2]。所以,我们允许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合理的差距,存在这种差距,也是分配公正的一种体现。

原料蒸煮→降温接种→前期通风→第1次松曲→中期培养→第2次松曲→后期培养→成曲→出曲,试验的外界环境条件:白天温度28~35 ℃,夜间温度22~28 ℃。

社会效率是指包含道德、经济和社会价值等多元价值因素的综合性效应。“这种综合性的肯定或积极的效应,不仅仅表现为社会生产上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的高比例或高生产率,而且体现在包括市场分配,政府调控和道德调节在内的社会公平分配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秩序的良序稳定、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或低通货膨胀、社会福利的普遍提高、个体公平生活水平(质与量的水平)的普遍提升等综合指标方面”[3]

无论是经济效率还是社会效率,其本身就合乎人类生活的目的。市场经济追求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如果仅仅为了实现效率的最大化,那么效率本身就变成了市场经济的唯一目的。“效率价值的根本意义,在于效率本身内涵的道德的善。效率的价值判断是相对于非效率性而言的,效率即符合人类社会一定的发展规律、目的意义和道德规范”[4]。效率在其直接的现实意义上,本身就是人类生活的目的之一,或者,作为实现人类生活目的的手段。“资本关系是一种物化了的人与人的关系,同样,效率必然内在地蕴含着一种人与人的关系”[5]。例如布坎南谈到的枪支生产问题,甚至烟草和毒品的生产,对于生产者来说可以获得高生产率,赚取高额利润,而对于社会大部分成员来说则是有害的。效率不仅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注定要向自然界索取,但是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为了高生产率而过度开采,破坏生态平衡,长期来看,是一种没有效率的行为。“实现物与物的高效配置,维护生态平衡,就是物我关系本身所要解决的资源配置效率伦理问题”[4]

对于经济效率而言,某一体系是有效率的,意味着该体系较其他体系能创造更高的生产率,这种高生产率能为体系内的全体成员带来更多的福利,同时,该体系的分配方式较其他体系更加合理有效,即能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效率问题本身包含着分配问题,只通过市场机制去实现利益分配,即使是在较为完善和规范的市场条件下,也是难以做到的,容易出现财富的垄断和贫富差距增大的问题,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效率的目的性和社会普遍性。

(二)公正与效率的关系理论

一般而言,市场追求效率,社会追求公正,经济发展追求效率,分配方式追求公正。西方很多经济学家强调,要求公正,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效率,要提高效率,就一定会舍弃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一定的社会体制就是解决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一种模式”[6]。但是如果社会的公正不能成为市场本身的前提的话,则公正问题就应当由其他社会制度来解决,所以,围绕公正理论的争论大致可以分为两派。

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的道义论者,其中以柏拉图、霍布斯、罗尔斯等人为代表,他们普遍认为,公正和道德能力对于人是一种先验性的存在。“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7]。公正是建设国家、社会等公共事务的人性基础,是城邦和国家的本质属性,“正义是在城邦中维系人与人关系的纽带”[8]。为了与优先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功利主义观念相抗衡,罗尔斯提出了“良序社会”的概念。在“良序社会”中,每一个理性人都了解并接受同样的正义原则,同时,基本的社会制度也要普遍地满足这些原则。这样,在作为不同个体的人中间,共有的正义观念作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被建立起来,人们对正义的普遍追求和向往限制着他们对其他目标的欲望。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一种公共的正义观成为了一个“良序社会”的基本条件。按照罗尔斯的观点,这种良序社会与效率无关。

与道义论者相对应,洛克、休谟、诺齐克等人怀疑社会是否拥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他们认为天赋及其权利是人生来便享有的自然权利。市场的存在可以保障每个人自由处置其天赋的要求,保障每个人的权利资格,人天赋的差异性并不足以构成分配正义的原因。权利资格论者反对借助国家和政府对资源的宏观配置来实现正义,他们提出“最小政府理论”,认为市场中“看不见的手”可以对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反对政府干预市场。哈耶克则认为“对于由自由人组成的社会来说,‘社会正义’说法其实没有什么意义”[9]

公正和效率都是社会发展要实现的目标。“只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的社会,不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只追求公平而忽视效率的社会,也不是人们想要的理想社会”[10]。在理论上讨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因为公正理论和效率理论含义的多样性,不同哲学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当时的社会情况所提出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往往容易使对于公正与效率关系的讨论陷入概念之争和理论之争。公正和效率的关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背景密不可分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尤其是不存在哲学意义上的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式中,V e为膨胀罐的总容积,m3;ρf为回水温度的热水密度,kg/m3;ρr为热水的密度,kg/m3;P1为膨胀罐处管内水压力,MPa;P2为膨胀罐处管内最大允许压力,MPa,其数值可取1.1P1;V s为系统内热水总容积,m3。

二、在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下讨论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区别于传统社会和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现代社会收入差距呈现指数增长。

(一)我国对公正与效率关系认识与实践的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分配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之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根据行政命令统一分配,收入分配机制呈现出高度集中性和管理强制性,注重形式上的平等而忽视效率,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978年12月,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的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11]。“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这一分配观念体现出对效率的高度重视,对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伦理支撑。1993年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观念,把效率摆在首位,公平放在从属地位。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到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虽然仍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但强调“再次分配注重公平”。自十六届五中全会起,我国领导人着眼于更加完备的分配制度的角度提出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一观点,完全符合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理念。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并重点强调,“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而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则强调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

以上可以看出,每一个阶段关于公正与效率关系所强调的重点,都是为了顺应和促进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在效率与公正辩证统一的基础上,从效率优先到公正优先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对效率与公正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息息相关。

根据本项目的经验,随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用越来越普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不仅仅会关联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规矩来施工,改善施工的工艺,尽最大的力量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纹/裂缝,以此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二)社会发展不平衡现状

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是不同的,即使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我们讨论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更要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动,把问题具体化。

人和的思想融入到与竞争对手的关系中,对手不是一直处于与自己对立的位置,有时候对手恰好是能保证企业常青的动力。

图1 传统社会财富分布图

图2 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图3 现代社会指数分布

如图1所显示,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财富是建立在直接劳动的基础上,多劳多得,呈现直线分布的态势。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雇佣关系的出现,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雇主可以雇佣多个劳动力,将多个劳动力获得的财富叠加,财富分布呈现曲线分布见图2。在现代社会,新崛起的资本市场和金融机制产生以信息为主要模式的资本运作新手段,使得财富分布呈现严重不平衡的指数分布如图3。

公正和效率这两个词的讨论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学范畴,更要关注到其伦理学范畴内的意义。我们可以将公正理解为经济公正和社会公正。效率作为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包含着伦理学的界定问题。效率也可以同样理解为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

虽然分配观念从“效率优先”逐渐转变到“注重公平”,但是贫富差距问题仍然存在,基尼系数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标准0.40,这体现出我国还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权力和财富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权力滥用的不良现象,国有资产流失导致个别人暴富;个人能力导致的收入差距;新型的资本运作手段和金融市场对于资本的操作;财富增值,主要是房产价值变动带来的贫富差距改变。居民收入不平衡,贫富差距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不安定,在这种背景下,分配公正问题正在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三)从“效率优先”到“注重公平”的原因

公正和效率的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下,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本,因为缺乏资本,经济发展缓慢。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之后“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资本收益合理化。由于资本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所以分配要有利于资本的形成。比如将1 000元分给两个人,如果按照平均主义原则,一个人一个月500元,然后每个月生活消费450元,剩下的50元存入银行,变成储蓄,银行将这些钱用于投资,便形成了资本,也就是说有10%的资本。而如果换一种分配方式,一个人300元,一个人700元,分到300的人可能一个月勉强生活没有储蓄,但分到700的人生活相对奢侈一点,一个月生活消费500元,剩下的200存入银行,就形成了20%的资本,后者的资本形成比例要比前者高了一倍。资本的形成也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因此在分配过程中更要注重效率。

进入21世纪,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变成需求。对于富裕群体,其物质需求基本已经处在一种饱和的状态,而对于相对贫困的群体,有需求但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分配的不公正就抑制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注重公平便成了我们现在要强调的内容。

经济建设离不开对效率与公正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论证。“在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论证中,应该考虑把国家发展战略和公民自由权利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把它的论证领域从生产分配逐步扩展到整个社会领域”[13]。效率和公正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而且都是服从于人的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三、建构公正与效率统一的社会

我们要建构的社会将是公正与效率相统一的社会,追求应当的效率和合理的公平。“那种只强调公平舍弃效率的伦理观念,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只能导致贫穷的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优越性无从体现;而那种只强调效率、舍弃公平的伦理观念,只能造成资本主义两极分化”[14]

我们追求的公正是一种合理的公正,合乎自然之理,合乎市场经济规律,合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公平的分配原则应当是平等原则或机会均等原则,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得到人之为人的平等待遇,都应平等地享有自我发展或自我实现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或基本权利”[15]。当然,有些不平等,例如人的禀赋,也是客观存在的,也有些不平等是社会基本结构造成的,这样的不平等不是真正的不平等,而只是人的社会差异。“承认并且接受人在出身、禀赋、背景和运气方面的差异,尊重人的自我所有权和天赋所得”[16]。它们的存在对整个社会来说不一定是恶的,人们应当以包容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差异。

我们所追求的效率是一种应当的效率,效率实现的目的不在于获得最丰厚的经济利益,而是将人作为目的,追求人的主体性价值实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必须充分认识到一切的经济活动只有围绕着人的主体性价值才有真实的意义”,经济活动必须避免脱离人的主体性价值追求沦为工具理性的奴婢。效率是相对于人类生活的目的而言的,和人的生活目的不可分割,要表现出经济和道德的相辅相成,使这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为人们的幸福服务。对效率原则进行伦理学范畴的定位,追求一种应当的效率,不仅可以遏制经济的过度发展而损害人的幸福,而且本身就是符合社会效率的含义的。

总之,社会公正与效率的统一必定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追求一种应当的公正和合理的效率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推动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云明.经济伦理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3]万俊人.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及其道德论证——从现代经济伦理角度看[J].开放时代,2000(1):73-84.

[4]王京跃.试论效率伦理[J].哲学动态,2007(6):24-27.

[5]郑立新.经济效率的伦理定位[J].哲学动态,2003(1):11-20.

[6]焦国成.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伦理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0(5):111-115.

[7]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9]哈耶克.哈耶克文集[M].邓正来,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0]张国清.作为共享的正义——兼论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J].浙江学刊,2018(1):5-18.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3]陈泽环.效率、权利和公正之间——再论我国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J].浙江社会科学,2004(1):160-165.

[14]高 颖.从“平均主义”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谈我国分配伦理的变迁与重构[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7.

[15]徐大建.企业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6]张国清.分配正义与社会应得[J].中国社会科学,2015(5):21-39.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stice and Efficiency

Lian To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Abstract: In ethics and economics category,which should precede the other exists between justice and efficiency has been the focus issue that scholars discussed.However,the diversity of the meaning of justice theory and efficiency theory tends to make the discussion fall into the concept dispute and the theoretical disput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stice and efficienc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background,and there is no perman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justice and efficienc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stice and efficiency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s.In the current soci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efficiency and justice are the policy objectives that socialism must achieve.Therefore,the pursuit of a reasonable justice and the efficiency should be able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build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Key words: justice;efficiency;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中图分类号: B82-0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2494(2019)02-0035-06

DOI: 10.13747/j.cnki.bdxyxb.2019.02.006

收稿日期: 2018-09-12

作者简介: 连 童(1995-),女,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 石丽娟)

标签:;  ;  ;  ;  

公正与效率关系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