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创设论文_陈淑良

高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创设论文_陈淑良

陈淑良

摘要:探究式课堂是适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种课堂构成模式。在这种课堂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实现平等对话,教师既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促进者,更是学生的对话者。探究式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在课堂开展探究式学习要注意任务型教学,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实现知识的接受与创新。

关键词:探究式课堂;课堂教学模式;高中英语

一、引言

“探究式”英语课堂教学就是利用探究的方式去达到寻求真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探是探本求源,究就是研究、研讨,也就是用研究和研讨的方法去探求真理,寻找答案。研讨和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去寻求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探讨、探究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个探究的实验活动,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再总结出新的理论,这就是创新活动。学生在不断的创新活动中,创新能力才能逐渐形成。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改革思路。

二、探究式课堂在一次高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体现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模式单调乏味。教师口若悬河,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心烦意乱、昏昏欲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被抹煞,更不用说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了。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在于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并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探究式的“教”与“学”和如何设计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势在必行。

1.教学设计呈现

以人教社版高中英语课本第五册unit5firstaid为例。本节“探究式课堂”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人体皮肤的重要,同时介绍烧伤的各种起因、三种不同的烧伤程度以及他们表现的主要症状和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急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他人不可缺少的常识。学生对该题材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笔者设计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宗旨是:(1)打破教师一言堂从而束缚学生手脚的传统做法;(2)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以最大的发展空间;(3)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基于上述出发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如下:

①头脑风暴

首先,通过课前师生之间的问候而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突发性事件给人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让学生回答常见的几种伤害及处理办法,继而引出本单元话题—急救。

②研究成果展示

课前笔者给学生们布置了课外研究性学习任务——寻找尽可能多的有关急救的信息与资料。一名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及翻阅有关书籍制作了关于急救的常识的课件;几名学生找来了各级烧伤的图片;两名学生找到了不同种类的伤害的处理办法。通过展示活动,全班同学共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对急救知识和几级烧伤及处理办法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③任务驱动

这部分内容由两次不同层面的阅读活动组成。每次阅读前笔者都为学生设计阅读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们通过自主阅读学习,自主完成两次不同的阅读任务,对有关烧伤的急救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④综合运用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烧伤方面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做法是首先选出两位学生负责,一名学生通过课件展示给大家烫伤处理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学生们带着问题再一次阅读教材,从中找出解决办法,不但加深了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而且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名学生为大家播放了一段烫伤的处理的视频,使大家处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并从中找出烫伤的错误处理方式,从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使学生对烫伤的处理知识进行了强化。

⑤探究学习

第一步是各小组对教材内容进行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各小组间交流提问。学生们所提的问题都很有深度,很具挑战性的,解决的办法更是精彩纷呈。

第二步的讨论题目是如果你现在有一家烫伤医院,你应该怎么去为患者提供服务?学生们讨论得十分热烈,发言非常踊跃,大家畅所欲言:有的谈到要为病人解除痛苦,以实现儿时当医生治病救人的愿望;有的谈到要免费救助伤者;有的谈到要组建医疗队,救治在地震中和火灾中受伤的人们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弱势群体;有的根据目前落后地区医疗条件差,提到要到贫困地区宣讲急救知识。

这种课堂交际模式的拓展对学生使用语言进行课堂学习有着很好的作用,为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习得目的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仅能促进他们成功地进行课堂学习活动,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目的语综合交际能力的发展。

⑥形成性评价

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自己在本节课上的表现及收获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教师也从中得到了及时的反馈信息,以便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分析与反思。“从而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⑦布置课下研究性学习作业

这一部分旨在使学生们的探究活动继续深入下去。正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那样:“活动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

2.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要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在组织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做到:(1)让学生发现并选择探究目标。(2)让学生发现并选择探究的内容。(3)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第二,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要强调学生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当然,不能认为探究式学习就是先进的、惟一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学习方式就是落后的、过时的、应该抛弃的。实际上,不同学习方式各有所长,相互之间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第三,要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不仅要强调探究过程中的动手,更要强调动脑。英语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应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同时,在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具体表现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观点,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珍视探究过程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还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不同学习阶段,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探究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总结

总之,课堂教学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大大减少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从而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促进者”,而学生则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活动’中求知,在‘合作’中发展。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在‘探究’中创新”,课堂教学也因此更具活力与生机。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一中350600)

论文作者:陈淑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  ;  ;  ;  ;  ;  ;  ;  

高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创设论文_陈淑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