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体性的哲学思考——兼谈小学新语文教材特点论文_牛 飞

关于主体性的哲学思考——兼谈小学新语文教材特点论文_牛 飞

河北省临漳县章里集学区(056600)牛 飞

主体是个哲学概念,是相对于客体来说的。所谓主体是指具有社会本质的、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也就是独立于意识而又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毫无疑问,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体,那么,教师是客体吗?不是,客体是学生所要认识和掌握的客观知识,教师只是一定程度上的知识的载体,而且是众多载体之一(书籍、大众媒体等都是知识的载体)。因此,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关系不是体现在认识过程的主客体上,而是体现在教育和被教育的一种互动关系上,打个比方:主客体的关系是河水与河道的关系,主导则是梳理或改造河水和河道的关系(主客体)。

那么,什么是主体性呢?我们先来看客体性,客体是个被“规定了”的概念,本质上客体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并不等于说存在着的客观事物都能够成为人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只有在被主体改造或认识时才成为客体,也就是说,客体属性和客观实在性不是一个概念,那些还没有进入主体活动领域的客观事物虽然有客观实在性,但却不具有客体的属性。同样,主体也是个被“规定了”的概念,主体必须与客体结合、或说投入到客体中才能获得主体属性,即主体性。因此,只有实践着和认识着的人才能获得主体的地位,实践是主客体之间的中介,是主客体相互“规定性”的桥梁,离开了同自己所改造和认识的客体的关系,那就只能是抽象的人。实践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规定性是我们理解诸多教育现象的基础,如果我们能站在这个角度上比较小学新旧教材,则会很容易找到打开新教才之门的钥匙。

简单地比较一下新旧教材,最初的感觉就是新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感性经验,这就是“规定性”,即规定了客体的属性才有可能使主体性更好的得到体现。更重要的是:新教材在内容上可操作性强和想象空间比较大,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或者说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学习的过程是个学生实践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从实践的角度来认识学习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主体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了客体,使得客体有了更多的客体属性,这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另一方面,通过认识和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主体又把客体的属性、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力量,充实和发展了自己能力,于是,主体的变化必然引起客体的变化,随着主体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新的客体和客体的新属性会不断出现,同样,客体的变化也促进着主体的变化,新客体的出现,又要求着主体具有新的认识能力。所以说,人的主体地位是在 实践中确立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促进也是在实践中发生的,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用以说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人的学习是个认识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个认识过程,认识过程从根本上讲就是个实践过程。因此,用实践的观点来理解和解释学习的过程更有助于揭露学习的本质。我们必须从实践的这个角度去审视新教材,否则新教材就失去了其“新”的意义,我们也必须从实践的这个角度去应用新教材,也就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放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这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区分点,应试教育注重结果,素质教育注重过程。使用新教材,必须有新思想,否则就是用旧瓶装新酒。一句话:语文教学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

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的实践过程,我们就必须明确如下几点:1 实践首先是主体的自身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作用就学习而言,就是学生在学,就是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探究和追求,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则是把学生视为装知识的容器,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是教师的备课和讲课。备课,就是教师为学生“设计”好学习的“程序”,把知识“嚼烂”;讲课,就是教师把设计好的知识程序“演”出来,就是教师用指头抠出来“嚼烂”的知识塞进学生嘴里,所谓好课、公开课就是比比谁演得好。这是一种否认主体性的教育。我们应该转变一个观念,即教学不是比谁“讲得好”,而是要比谁的学生“做得好”。

2 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我们常常把学生上课大胆积极发言看成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外在的积极的活跃性并不是人实践的能动性的本质,动物在一些活动过程中也可以表现出极大的兴奋状态。

人的自觉的能动性的本质是人的实践的目的性,目的性贯穿在人的整个实践活动过程的始终,并且是人实践活动的动力。其实,这就是我们老师们在天天说的“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学习的目的才是能动性的根源。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语文学得好的孩子,或说作文比较好的孩子很大因素是自己“好”,能在“好”上下功夫,是所有教学的最高境界。

3 主体的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和发展的表面上看,人的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认识和改造客体,目的是“果”,但是主体的能力却是在获取结果的过程中获得的,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现在都已经认识到“应试教育”的第一大弊端是“只为教知识而教”,但是还没有认识到任何实践活动都可以发展人的能力,我们在高举“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大旗时,是否存在着一种认为只有学习知识才能使智力和能力得到发展的片面认识呢?

4 人是借助于工具来认识和改造客体的,使用工具,甚至是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人的主体能力和主体地位得以放大,从而加深和扩大了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范围。因此,在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应特别注重学习和掌握对工具的使用,并应把这一点看成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条件。

论文作者:牛 飞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4

标签:;  ;  ;  ;  ;  ;  ;  ;  

关于主体性的哲学思考——兼谈小学新语文教材特点论文_牛 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