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否定词“非”“未”“勿”“毋”“弗”“不”研究

《左传》否定词“非”“未”“勿”“毋”“弗”“不”研究

张华[1]2003年在《《左传》否定词“非”“未”“勿”“毋”“弗”“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重新认识汉语史研究中颇有争议的几个问题,本文论述了《左传》中的否定词“不”“弗”“毋”“勿”“未”“非”的语法功能和表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1)“非”是副词还是系词,(2)“弗=不+之”、“勿=毋+之”是否合理,(3)“未”的表义问题。文章认为:(1)在《左传》中“非”只能是副词,不可能是系词,(2)不能用公式说“弗=不+之”、“勿=毋+之”,“弗”“勿”是两个经常用于后续句中,主要对及物动词本身进行否定的副词,(3)“未”不是只能对过去表示否定,而是对过去以至现在表示否定,对将来表愿望或可能,强调动作行为的可变性;而且“未”没有“不”的含义,当“未”后跟助动词,没有动态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时,“未”表静态否定,但仍有动态意味,表示“还不”。此外,文章对与“非”联系紧密的“匪”,与“毋”联系紧密的“无”,进行了简单论述。并得出结论:(1)“匪”和“非”在否定谓语时确实相通,只是使用的阶段不同罢了。(2)不是所有的“无”都通于“毋”,只是作副词使用的“无”通于“毋”。

邹岚[2]2017年在《《宋书》否定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宋书》中含有否定词的语句为语料进行研究。首先,《宋书》是一部由梁沈约所编写,记述了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内容涵盖广泛,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另外,《宋书》的成书年代为南北朝时期,正处于历史文化大变革的时代,其所呈现的语料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语料具有研究的价值。再次,本文以“叁个平面”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从语法、语义以及语用叁个角度来剖析《宋书》中的否定词,其次辅以数量统计对《宋书》中的否定词做宏观上的分析与总结。另外,对个别否定词进行分析比较,同时也将采用历时比较法进行分析,从各个角度展现《宋书》中否定词的使用特点。

闫灿[3]2016年在《《盐铁论》否定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盐铁论》是西汉儒生桓宽就过去的盐铁会议而整理成的一部专书,真实地反映了西汉初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语料价值。否定词在古汉语语法中不可或缺,研究《盐铁论》否定词,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西汉时期否定词的面貌,且对构建上古至中古整个否定词框架都有重要意义。加之学者对《盐铁论》否定词的研究只有一篇期刊论文,且论述不够详尽、系统,因此研究《盐铁论》中的否定词也有了其独特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语法、语义、语用叁个方面对《盐铁论》中的否定词进行穷尽式地描写,另外与先秦文献《左传》、东晋文献《搜神记》进行历时对比,从而得出各个否定词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论文框架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盐铁论》及其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定量分析、穷尽描写、历时比较)。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为第二章至第七章,主要介绍《盐铁论》中的重点否定词,如“不”、“弗”、“非”、“莫”、“无”、“毋”、“勿”、“未”等九个,每一章的开头均是关于各个否定词的文献综述,其次主要从语法、语义、语用、历时比较等方面进行描述,最后将与《左传》、《搜神记》的历时比较表附在每一章节的末尾。第叁部分为《盐铁论》中不常用的否定词,如“靡”、“亡”、“罔”、“微”、“末”、“否”等。第四部分为结语,总结《盐铁论》中的否定词,并将其中的否定词做成表格附在文章末尾,以更加清晰明了地看出《盐铁论》否定词概况。

金凤礼[4]2018年在《汉韩语否定“类前缀”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汉语和韩语中都存在词缀,韩语中存在汉字词词缀和固有词词缀,作为韩语词缀的重要一部分,汉字词词缀由于其造词性较强,在韩语词汇的构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很多汉语词缀和韩语汉字词词缀表面上具有很多共同点,但实际上也存在不同点。因此,基于汉语词缀和韩语汉字词基础,本论文以汉语否定类前缀“不、非、未、无”和韩语否定类前缀“(?)”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和《韩国语标准大词典》为主要参考资料,论述了汉韩语否定类前缀“不/(?)、非/(?)、未/(?)、无/(?)”的语法特征和功能,也论述了 BCC语料库的学生作文和韩国语料库中各否定类前缀应用情况和使用频率。作为一名韩国留学生,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探索出汉韩语类前缀的异同之处,帮助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对这一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减少学习汉语时所遇到的困难。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揭示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前人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二章,论述了汉韩语类前缀的概念及标准和汉韩语否定类前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叁、四、五、六章,这几章在“不”开头的汉语和韩语否定词中抽出“不/(?)、非/(?)、未/(?)、无/(?)”+单,双词后(以实词为主),根据这些词分析了跟词根结合后有哪些词性变化的现象发生,并考察了 BCC语料库中学生作文里这些否定词的应用情况,也考察了韩国语料库里((?)和(?))韩语汉字词的否定类前缀应用情况。主要研究分析是汉语和韩语否定类前缀的特征及功能和汉韩语否定类前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七章,论述韩国留学生对汉语否定类前缀的偏误成因。本章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韩国留学生使用词缀及否定类前缀专题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据统计和分析。同时,对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的词缀及否定类前缀的偏误情况进行客观统计和分析,归纳出偏误的类型,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论述韩语和汉语否定前缀的差异。第八章,结论,本章主要全篇的角度探讨了汉韩语否定类前缀比较研究的结果。

刘黎[5]2004年在《先秦否定副词“不”、“弗”之比较》文中提出过去对否定副词的研究取得成果最多的是对其起源和用法的研究,而对其演变的研究则比较薄弱,尤其对一些否定副词在历史上的消长交替情况研究得还不够。比如上古汉语否定副词共有十七个,它们在用法上存在着相互交叉的情况,但到了中古乃至现代,否定副词数量却大大减少,其中“弗”、“毋”等早已消失不见,而“不”、“未”等直至现代仍非常活跃,原因何在?为此,我选择其中关系较密切的“不”与“弗”为切入点,并将研究时间定在“先秦”,以甲骨文、金文及先秦时期的五部传世文献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不”与“弗”的历时分析来探出一些否定副词用法上分合的脉络及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发展变化。 本文在对“不”、“弗”进行比较时采用语法、语义、语用叁平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叁个平面的理论在动词的研究上曾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对于否定副词的研究却是一个新课题。现代人们对叁个平面理论的关注越来越多,我们也在此方面做出尝试,希望能为否定副词的研究探索出一些新的方法。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语法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其中涉及叁个问题:关于二者修饰的及物动词是否带宾语的问题;关于“不”、“弗”句代词宾语是否能前置的问题;关于“不”、“弗”同各种谓语、各种词类结合能力的问题。 第二部分、从语义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从理论和语言实际两方面阐述了“弗”与“不”的语义关系;同时还对“不”的其他语义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 第叁部分、从语用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不”与“弗”句中的主语在不同时期所包含的内容及其身份、地位有何特点;分析“不”与“弗”在表现意义上有何差别。 第四部分、对“不”、“弗”分流与融合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寻找上古汉语否定副词数量越来越少的原因及由此给汉语带来的发展变化。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可做结论如下: 1.从语法方面看:甲骨文、金文时期,否定副词“不”、“弗”在用法上处于一种混用状态;先秦传世文献时期,在早期如《尚书》时,“不”、“弗”依然承袭甲骨文时的诸多特点,尤其表现在有大量带宾语的“弗”句存在,这与先秦其他传世文献的情况截然不同。但随着语言的发展,“不”的活动性越来越强,“弗”的功能却越发单一,二者在用法上日趋分离;汉代以后,“不”、“弗”又一次合流,只是与其说是二者的合流,不如说是“弗”失去了自身的存在条件。 2.从语义方面看:传统观点认为,“弗二不+之”,这个结论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语言实际看都不成立。结合语法形式来看,“弗”在语义上应相当于“不”。但“不”还有其他的语义,可表劝阻、禁止,有“不必”之意;可用于判断否定,等同于“非”;可表对“已然”的否定,等同于“未” 3.从语用方面看:“不”、“弗”对主语的选择在甲、金文时期并不明显,先秦传世文献时期渐出现分野;“不”、“弗”除了表否定之外,还可表强调,有叁种表达方式。 4.从词源上看“不”与“弗”应属同源词,其中“不”是源词,“弗”是滋生词。经过不断的分流与融合之后,语法功能单一的“弗”在南北朝以后渐渐消亡,而“不”却成为现代一个承载量最大的否定副词。

陈芙[6]2013年在《汉语方言否定范畴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汉语否定的研究,多数成果集中于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古代汉语两个方面,而基于方言,从“整体汉语”角度进行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不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很难发现方言与普通话呈现的整体共性,以及跨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本文试图站在“整体汉语”的角度,结合现有语料,选取否定中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对否定进行专题研究。全文共八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引论。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对否定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评述,并说明了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语料来源。(二)否定概说。首先指明否定的涵义以及语法学界对否定的普遍界定,规定了本文所要涉及的否定内容。然后对否定的类型、肯定与否定的区别与联系、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否定的跨级性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论述。(叁)否定形式。这一章选取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最常用的叁个否定标记词“不”、“没”、“别”为研究对象,关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没”、“别”类词在方言中的基本类型和地域分布;方言中“不”、“没”、“别”类词区别于普通话的特殊用法;方言否定动词“没”与否定副词“没”的对应关系;方言否定形式的多样性(多对一:多种形式对应一种否定意义)和多义性(一对多:一种形式表达多种否定意义);方言否定叹词的使用情况。(四)否定与疑问。把否定与疑问相联系,首先论述了是非问、特指问等疑问类型同否定的相通性,否定是反复问构成的重要手段,反复问与否定关系密切,本章重点关注反复问句,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以否定词煞尾的反复问的地域分布;反复问句末否定词的虚实及其与是非问的关系。本章还顺带总结了各种反复问(尤其是带有否定形式的)类型的地域分布、用法特点等问题。(五)否定的指向。首先介绍了否定的指向、右项原则等基本概念,重点讨论否定的指向性问题,结合大量方言材料说明,否定不仅可以是对否定标记右侧成分的否定,也可以指向否定标记左侧的成分。(六)能性和比较结构的否定形式序列。我们以句子的谓词为中心,根据否定形式“不”、“没”与谓词的位置关系,把含有“不”、“没”的能性结构划分为两种类型的结构序列,分别是谓前能性否定结构序列与谓后能性否定结构序列。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有:1、单个动词“V”的能性否定结构序列。2、动宾“V+0”的能性否定结构序列。3、动补“V+C”的能性否定结构序列。4、动宾补“V+C+O”的能性否定结构序列。5、述补结构中“不”、“没”的位置比较。本章还讨论了比较结构的否定形式序列。(七)否定词的历时考察。本章我们综合归纳了“不”、“没”、“别”、“非”类否定词的历时演变情况,从“古——方”考辨的角度,考察了其在方言与古代汉语中的对应性关系,并研究了古代汉语否定副词的形义分配问题。(八)结语。总结全文,指出本文的基本认识,取得的主要成绩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今后值得继续探讨的课题。

邹佳玲[7]2016年在《《孟子》否定词研究》文中指出古汉语中的否定词数量繁多,情况复杂,争议颇多。作为汉语史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专门一部书当中的词汇做研究,有助于理清一个时代的语言状况。《孟子》作为战国中后期的代表作品,其中出现的否定词就多达十个以上。本文选取《孟子》一书作为研究材料,采用专章专词的方法,从形式与分布入手,对《孟子》中的否定词在穷尽性地搜集之后,从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两大方面对各个否定词逐一进行考察。在具体分析每个否定词时,对其分布规律和使用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并尽力找出该否定词与其他否定词在使用和分布上的不同。本文选取由杨伯峻先生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古典名着译注丛书〈孟子译注〉》为主要参考,利用计算机技术穷尽性地搜集各个否定词的实际用例,统计每个否定词每种搭配格式和使用情况的用例数量,并对相同搭配相同使用格式的否定词进行对比分析,力图找出其差异。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对《孟子》当中的否定词的分布全貌及使用情况有了大致清楚的认识。“不”是《孟子》中用例最多的否定词,作为单纯的否定副词,它能够灵活地与其他词类结合,语法功能强大,表义也十分丰富。“弗”字和“不”字一样,都是表示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词,但“弗”的修饰功能比较单一,不如“不”字那么丰富。“无”主要有动词和副词两种词性,除了用在一般否定句中,也可以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勿”。“勿”和“弗”一样,修饰功能比较单一,主要用于祈使句中。“非”主要有形容词和副词两种词性,主要用在判断句中。“未”主要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已然否定。“莫”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当“莫”字句中的谓语为形容词时,通常表示比较的情况。

李倩倩[8]2014年在《汉语否定副词的发展演变及其语体功能》文中认为本文从语体角度,考察否定副词的来源和历时演变。主要遵循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思路,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否定副词进行集中探讨。第一章绪论部分对否定副词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方法进行简要论述。第二章对单音节否定副词的发展演变进行概述。本章分叁节:古代汉语中否定副词的发展和演变,对在古代汉语时期出现的否定副词“不、非、匪、弗、否、靡、蔑、莫、末、罔、微、未、无、毋、勿”等的历时演变进行论述;近代汉语中否定副词的发展和演变,对在近代汉语时期出现的否定副词“别、没、休”等以及预设否定副词“白、空、徒、枉”的历时演变进行论述;现代汉语中否定副词的发展和演变,对在现代汉语时期出现的否定副词“甭、瞎”等的历时演变进行论述。第叁章对双音节否定副词的产生和发展演变进行论述。这一章分为五节:“不”类双音节否定副词“不必、不免”等的产生和发展;“未”类双音节否定副词“未曾、未免”等的产生和发展;“无”类双音节否定副词“无须、无不”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毋庸”等的产生和发展;最后对双音节否定副词的形成和动因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否定副词的语体分布及其功能变化进行论述。否定副词的发展演变在语体上呈现的特点有:“没、别、甭、白、瞎”等呈现出口语语体特点;“未、非、莫、勿”等呈现出书面语语体特点;在特定语体或专着中出现的否定副词,如:《诗经》中的“匪”;法律条文中的“非”等。第五章为结论,否定副词的发展演变有叁种情况:一是被取代,逐渐消失,如“莫、否、微、靡、弗”等;二是功能虚化,如“无、非”等;叁是使用范围变小,如“没、勿”等。

卢欢[9]2017年在《《后汉书》单音节否定副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后汉书》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史学巨着,蕴含了丰富的语义语法现象,反映了该时期语言发展的真实面貌,是研究该时期语言的重要语料,但大多学者都是从校勘、训诂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而对其语言内部语法、语义等方面的研究涉猎较少。副词是词汇系统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具有使用频率高、语义比较虚的特点,是沟通词汇和语法的重要纽带,否定副词属于副词中意义较为实在的一部分,我们认为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有必要的。《后汉书》中的否定副词数量比较多,使用频率也非常高,不仅有前代延续下来的单音节否定副词,还有新产生的双音节否定副词,前人对其的研究都是描写性的,本文的重点则与之不同,是解释性的,我们以《后汉书》中的单音节否定副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解决其在语义、语体等方面的问题。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首先,简单地介绍《后汉书》的语料价值、否定副词的特点以及《后汉书》中单音节否定副词的价值和意义;之后,针对近年来关于否定副词和《后汉书》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最后,介绍本文的语料来源、收集整理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总结归纳学界对副词、否定副词的界定以及副词与否定副词的内部再分类意见,并在前辈学者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对《后汉书》单音节否定副词的不同看法,归纳出《后汉书》中共有11个单音节否定副词,分别是:不、未、无、勿、毋、莫、非、匪、弗、靡、罔。并从语气、“时”和“体”这叁个语法角度对《后汉书》中的单音节否定副词进行考察分析。第叁部分:根据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对《后汉书》单音节否定副词的认知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确定《后汉书》单音节否定副词最明显的认知语义特征是主观性特征,进而依次对其进行详细的举例分析,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之一。最后结合语法和语义,对《后汉书》单音节否定副词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并进行简单分类。第四部分:根据冯胜利和其他学者前辈关于语体的理论,探究《后汉书》整体语料的语体特征,得出《后汉书》中含有俗常语体、正式语体、庄典语体叁种基本语体,之后,再综合《后汉书》中单音节否定副词是一个原型范畴的定论,探究《后汉书》中单音节否定副词的语体分布情况,并指出其在叁种基本语体的分布是有自己独特之处的。第五部分:根据前面对《后汉书》单音节否定副词的语法、语义、语体特征的分析,基本确定《后汉书》的单音节否定副词系统和现代汉语否定副词系统相同,也是两分的,为“不”和“未、无”两分。之后论述现代汉语中的“不”和“没”,与《后汉书》中的“不”、“未”、“无”之间的关系。第六部分:结语。对《后汉书》单音节否定副词的使用特征和系统特征进行全面的总结,并自检不足。《后汉书》中单音节否定副词的主要特点是对上古汉语否定副词的继承性,《后汉书》中的所有单音节否定副词都是上古产生的,但是对于上古汉语否定副词的继承也凸显出创新性,《后汉书》对否定副词的继承是有筛选性的,继承了多数常用的,抛弃了少数意义可以转化的,这是因为否定副词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竞争,这种此消彼长的运动维持着否定副词系统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对《后汉书》单音节否定副词进行考察,可窥得中古汉语否定副词发展的部分面貌,对汉语史研究具有一定裨益。

黄长媛[10]2012年在《《左传》副词研究》文中认为“专书语法研究是汉语史的基石。”在古汉语虚词中,副词具有数量大、类别复杂、语义半虚半实等特点。长期以来,学界对于副词的研究尚有不足。《左传》是我国最早最详备完整的编年体史书,语言丰富、词汇量大,是研究先秦时期汉语的一个极好样本。本书选取《左传》作为语料,穷尽式地统计出左传中出现的全部副词,并根据意义和功能相结合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详细描写了每一个副词的使用情况。全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分类别对《左传》中出现的副词逐一进行解释并说明其使用情况。第叁部分结语,归纳《左传》中副词的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 《左传》否定词“非”“未”“勿”“毋”“弗”“不”研究[D]. 张华. 黑龙江大学. 2003

[2]. 《宋书》否定词研究[D]. 邹岚. 贵州大学. 2017

[3]. 《盐铁论》否定词研究[D]. 闫灿. 贵州大学. 2016

[4]. 汉韩语否定“类前缀”对比研究[D]. 金凤礼. 上海师范大学. 2018

[5]. 先秦否定副词“不”、“弗”之比较[D]. 刘黎. 陕西师范大学. 2004

[6]. 汉语方言否定范畴比较研究[D]. 陈芙.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7]. 《孟子》否定词研究[D]. 邹佳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8]. 汉语否定副词的发展演变及其语体功能[D]. 李倩倩. 宁夏大学. 2014

[9]. 《后汉书》单音节否定副词研究[D]. 卢欢. 河北师范大学. 2017

[10]. 《左传》副词研究[D]. 黄长媛. 黑龙江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左传》否定词“非”“未”“勿”“毋”“弗”“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