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科优势,打造高效课堂论文_于海英

发挥学科优势,打造高效课堂论文_于海英

荣成市第二十三中学

军事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只有占尽了天时、地 利、人和,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学科教学阵地也同样如此。 要想在教学阵地中占有一席之地,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同样 须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占有先机。2004 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2008 年春山东省素质教育的普及,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不可 或缺的前提条件,即“天时”;信息技术学科本身鲜明、生动、“所 见即所得”的先天优势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即“地利”;生动 的课堂、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的课堂参与与创新是打造 高效课堂的核心,即“人和”。因此,在拥有“天时”的同时,能否充分发挥“地利”优势,调动“人和”因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发挥“地利”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记得曾有人说过,“ 如果说 20 世纪的大门是由蒸汽机(工业革命)撞开的,那么 21 世纪的大门就是由鼠标(信息技术)点开的”。仔细琢磨,确实如此。当今社会,如果不懂得如何有。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学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信息技术的傀儡、一个高级文盲,是迟早会被社会淘汰的残次品。

二、调动“人和”因素,提高课堂实效

教学要取得成效关键在课堂。因此,课堂上如何调动“人” 的因素,即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如何向 45 分钟要效率,是每 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学科教学中我采用“抓开头、重 目标、讲方法”三步走策略,充分调动“人和”因素来提高课堂效 率。

第一步:抓开头,激发学生求知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好的开头是师

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又能“聚焦”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对 学习产生探究欲望,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和 谐有序。

在实际教学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三个开头。即学期初的 第一节、每一章的第一节及每节课的导入。每学期的第一节, 是师生间由陌生到熟悉的开始,是课程由不知到知之不多到知 之甚多的开始。抓好这个开头,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培 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高一新生的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上,我并不急于向学生传授课本纲领性的内容,而 是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与他们一起分析、解决他们关于信息技 术方面的困惑。如:上网时,突然黑屏,是怎么回事?打不开 网页是什么原因?……面对这些问题,我不急于正面回答,而 是让他们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可能解决的方案。那些 水平稍高一点的学生就有强烈的表现欲,而不会的学生则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这样的方式开篇,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即使解决这样一些很小的问题, 也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没有全面系统的知识做后盾,想 “玩转”电脑是不可能的。每一章的第一节课,在整个课程结构 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因此,抓好这节的开篇,可以起到双 重功效——既温习了旧知识点,又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第二步:重目标、分层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明灯。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 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因此, 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贴近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 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科学合理的教学目 标,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 非常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使之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感 受到每一个教学目标都体现了一定的生活需要,这样课堂学习

效获取、利用、处理信息,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的目的性大大增强,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给知识以生命的色彩,让知识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开花和结果,让课堂 充满生机与活力。如“程序设计”一节,我让学生体验排队过程 的过程,然后让他们叙述又快又准排好队的方法,这样就将程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亲身体验过的知识印象会更深,序中的“条件语句”和现实中的“排队”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枯燥的程序设计具有了生命的活力。

第三步:讲方法,追求课堂高效率。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 “金线”。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授课方法,提高课 堂实效。

示范法。这种教学法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从操作者的演示中 掌握操作方法,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 示范法包括教师示范和学生示范。教师的示范活动不易过多、 过频,多用在学生自主操作有一定难度、语言指导很难实现等 场合。过频的示范,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多地采用学生示范。同样是示范,学生的 示范更有激励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主动 性。

小组合作法。小组合作体现了教学的民主,能给予学生更 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取长补短、 展现个性的舞台。首先,按知识水平进行分组,使每个人在小 组中都有事可做,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 人。其次,强化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是小组不可 分割的部分,自己的行为关系着整组的成败,从而引导学生学 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使组内出现互帮互助的局面。再次,引进 组长竞争机制。每组设一名组长,负责组内的操作示范和指导, 扮演小老师角色。组长每月竞选一次,大大刺激了其他同学的 参与意识,没有谁甘心永远做配角。在合作与竞争中,学生的 学习热情都十分高涨,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面临 着即使不断学习也有可能被淘汰的危机;都存在着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的落伍问题。要想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打拼出自己的一 片天地,需要我们终生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以上是我在课堂教 学中的一点拙见,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提高。

论文作者:于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发挥学科优势,打造高效课堂论文_于海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