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宁夏永宁县第一小学 750100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质,重视数学学习中的认识活动和情感体验。教学中遵循儿童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不仅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使学生明确这些知识产生、发展和推导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的状态之中。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对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由此可见,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简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以感性知识为基点,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包含着概念、法则、定律等知识,都有着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而小学生初步学习新知识,加之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感性知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思维的途径。
首先,教师可以以感性知识作为基点,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实施飞跃,实现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这样,由直观到抽象,逐步诱导学生的启发思维。
其次,进行反复演示,同时让学生也跟着动手操作,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事物的规律。
二、整合问题形式,启发思维
数学的问题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尤其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和解题思路。教师可以运用数学问题本身的特点,设置变式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即: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提问、解决,活跃学生的思维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
小学生好奇心强,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遇到事情总喜欢自己去实践、感受,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思维发展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进而,让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利用数学知识自己编题,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整合这些题目,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练习题。这样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有效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只有好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要认真创设具有新颖性、挑战性和可行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教材基本上每部分内容都创设了很好的情境,教师要充分有效地使用。另外,现实的、生活的题材可以作为问题情境,数学本身的内容也可以作为问题情境。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直接动力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因为课堂提问是支撑学生数学思考和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激发学生数学思考的直接动力。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有的问题重复耽误时间;有的问题指向性不明确;有的问题细小琐碎;有的问题不够准确;尤其是有的问题缺乏思考性。
那么教师应怎样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呢?我想,教师设计课堂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提问,在知识的对比处提问,在知识的变化处提问,在总结知识的规律处提问,提问时要注意问题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学生努力创设良好的思考环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不断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力度,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使学生成为会数学思考、乐于数学思考的人,真正使我们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六、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
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观察、发现、概括、总结出方法、规律时,教师不能着急,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不要直接给出问题的思考思路;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要适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具体想法呈现给其他学生,让大家共同交流和探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长放手的孩子自立、自理能力强,就是让孩子亲身经历了很多。同样,课堂上教师只有放手、舍得,才会让学生去充分地经历体验、充分地进行数学思考。还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敢问、爱问、会问,从而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广与普及,在教学过程中,人们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加快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教学手段和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加快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平台,鼓励其求异思想,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论文作者:王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