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的认知语用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那么”的认知语用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贺文丽[1]2004年在《“那么”的认知语用分析及其教学启示》文中指出“那么”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意义抽象,用法复杂,既是汉语本体研究的一个弱项,又是留学生习得汉语的一个重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关联理论对“那么”进行了认知语用方面的细致研究,并在以下叁方面提出我们的看法: 论证“那么”一词就是语用层面的话语标记语。从话语标记语的定义和特征出发,我们指出“那么”具有语法层面的可选性和语义层面的缺失性,很明显,以往的句法语义分析没能就“那么”一词的用法做出解释,因为其语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只有从语用层面出发,结合认知理据,才能全面对“那么”一词的用法做出合理解释。 分析话语标记语“那么”在话语语境中显示出来的语用功能。在言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可以体现说话人的明示过程,产生程序意义,为话语理解提供方向。经过观察,我们总结和分析了“那么”用作话语标记语时所体现出来的五种语用功能:延缓标记语、阐发标记语、对比标记语、推理标记语和话题标记语。并且,运用大量例证,逐一加以阐述。 论述话语标记语“那么”在话语交际中所产生的认知(语境)效果。在话语理解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可以制约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改变其原有的认知语境假设,产生认知语境效果。我们发现,话语标记语“那么”在语境中产生两种认知效果:一是加强原有的认知假设,二是其后的认知假设与原有的认知假设相结合,产生语境含义。 由此可见,话语标记语“那么”在言语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话语理解中,其语用功能的把握以及认知效果的分析都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在听力课中,深化话语标记语的教学,加强学生的话语理解能力。

朱霖[2]2017年在《汉语口语填充标记研究》文中认为填充标记是填充话语空白的一类话语标记。本文首先从使用频次、话轮分布、语体分布和功能分布等方面考察了母语者在口语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填充标记的主要成员包括“呃” “就是”“就是说” “这个”“那个”等。它们主要分布在话轮中,在语体中的分布主要受功能意图的影响,功能意图越强烈,使用频次越高。填充标记的语用功能主要包括填充、阐发、修补和有定标记四类,这四类功能的分布具有较大差异,且每个填充标记成员都会有一个主要的语用功能。接着,我们考察了汉语学习者在口语中对填充标记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汉语学习者的使用在大体上比较贴近母语者的使用,来源、话轮分布等方面都与母语者一致。但在使用成员、使用频次方面则少于母语者,而且对其语用功能的使用表现出一定的单一性。不仅如此,不同国别的说话人对填充标记的使用也有着不同的倾向性。通过对汉语学习者和母语者使用差异的分析,我们发现汉语学习者对“就是”的使用远远高于“就是说”,这是对“就是说”的使用不清楚而采取的回避策略和对“就是”使用上的过度泛化。汉语学习者还在“这个”和“那个”的选择上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现象,这是对关联性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而导致的使用频次的差异。根据分析,我们认为教师在高级口语课中可以从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进行汉语口语教学,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中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输入可以真实反映汉语使用的语料,并对遇到的填充标记进行适当解释,而且应运用各种练习方式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练习汉语口语。

林可可[3]2013年在《关联理论视角下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考生做题情况普遍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生死记硬背的解题方法,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去答题的方法。同时由于解题策略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学生解题缺少一套统一的答题标准。自关联理论面世后,阅读理解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有了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1986年《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的,它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众多的语言学理论知识,是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交际的认知语用学理论。随着关联理论不断的发展和成熟,它已经在翻译学、外语教学、篇章语言学、心理学、二语教学和汉语教学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联理论对于语篇阅读理解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能让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到阅读理解的本质。因为阅读理解也是交际;阅读理解也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做好阅读理解要寻找到解答试题的最佳话语关联。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概括研究现状,接着阐明了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高考语文现代文试题研究现状及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是关联理论对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二章是重点研究章节,探讨了关联理论在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具体运用,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笔者把高考题分为四类:理解类,分析综合类,鉴赏评价类和探究类。直接以高考题为切入点,用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模式逐步分析高考真题实例,分专项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各个能力层级的试题。第叁章是总结章节,阐述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启示,即对教师和学生的启示。结语部分提出对学生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建议,并指出本研究有待研究和拓展之处。

赖祎华[4]2012年在《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口译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发轫以来,经历了起始与奠基、思考与探索、质疑与调整等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了迅速发展的跨学科时期。口译活动在语言信息处理、心理认知机制、社会文化属性等方面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口译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无论是战略意义上,还是战术应用上,在其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领域,“跨学科”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大部分研究还是多趋于思辨规约的视角,对于口译活动自身的思维规律、心理机制、制约因素及其认知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还没有较系统的论述。为从整体上系统梳理口译的过程运用程序,蔡小红(2001)曾将口译的研究模式分类为描写性模式和解释性模式。但是笔者认为,以释意派的叁角模型为代表的描写性模式和以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为代表的解释性模式,在当今口译跨学科多视角的发展趋势下都存在缺陷。释意派的叁角模型只描述了口译这一过程,却未指出译员应如何去有效地实施这一过程;而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虽指出了口译过程中译员认知的负荷,却未指明译员该如何做才能减轻或化解口译过程中不应有的负荷。为此,本研究在借鉴当今口译跨学科多视角研究现状的基础,从语言哲学、体验哲学、语言心理学、认知语用学及跨文化交际理论等跨学科视角对口译的认知过程进行探索研究。本研究从哲学的视角对口译研究进行思考,认为口译活动具有以下几点哲学特征:语言世界观的立交桥——口译研究的跨文化交际学思考;语言游戏的关联性——口译研究的语用学思考;体验哲学的经典体现——口译研究的认知学思考;并对口译活动提出揭示其独特属性的定义,即:口译活动是以话语为依托,语用为策略,认知为手段和途径,促进有效交流为目的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过程。这应是口译跨学科多视角研究的又一体现,丰富了口译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口译活动的过程体系,本研究借用认知语用学的关联(Relevance)、顺应(Adaptation)理论及口译的释意理论(Deverbalization),将口译研究过程模式的分类,由蔡小红的描写性模式(释意派的叁角模型为代表)和解释性模式(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为代表),拓展出以突出口译技能研究为核心的“综合性模式”,即口译动态RDA模型。在该模型的构建中,运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口译这种特殊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进行有效的解释和指导。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口译的交际特征,指出口译过程中译员对源语的听辨理解是一种“明示——推理行为”。口译场景中的认知语境为译员的语用推理提供了手段和方法,而推理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的,因此对口译场景中的在场和不在场语境的把握和分析以及译员自身的知识图式的运用就显得极为重要。而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Verschueren认为语境是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总和,是顺应的主要内容。口译中,译员对口译场景中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认知和顺应是实现译语顺应、达到口译目的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因此,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在口译过程中的运用对于源语的听辨理解和译语表达是比较完美的结合。而口译中听辨理解的对象和译语表达的目的都是说话人通过源语所欲阐述的意义和交际意图,这样,释意理论的核心内容“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就自然成了关联听辨理解追求的目标和译语顺应表达服务的对象。口译中,译员所承载的记忆及其方法和技巧就应在尊重口译即时、即席场景的情况下,围绕“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这一对象进行。因此,口译动态RDA模型是从交际、语用和认知的视角对口译过程提出的一个综合性的认知、阐释模式。该模式可直接运用于指导口译教学和实践,它不仅是理论上的认知模式,同时也是可运用于实践的规定性模式,即,既是descriptive,同时又是prescriptive。对于实践性特别强的口译研究来说,口译理论研究的目的,主要还应在于指导口译实践和教学。在此宏观规划的基础上,本研究然后对口译活动具体过程的“听辨”、“记忆”和“表达”这叁个阶段展开具体的微观研究。在口译动态RDA模型之关联听辨(Relevance)阶段,本研究将图式理论与关联语用推理理论综合应用到口译的听辨理解过程中,创造性地指出关联理论的双重语境概念只是为口译的关联听辨理解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而译员大脑中的知识图式则为关联听辨理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同时笔者又提出口译关联听辨理解的认知连通原则,认为可通过概念呼唤、情感协商和意义传承等认知方式,将口译中的各类语境与译员相关的知识图式相互连通互动起来,即可达到高质量的口译听辨理解,又可为口译的记忆和译语表述打良好的基础和铺垫。在口译动态RDA模型之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记忆(Deverblization)阶段,本研究将口译释意理论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进一步拓展深化,探讨记忆机制、口译记忆中的语义表征和“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在口译记忆中的发生机制;然后,再着重从口译记忆特点的视角研究短期记忆容量理论与口译中的记忆单位、短期记忆遗忘曲线与口译笔记,并提出:口译笔记的技巧及其认知理据。解决了“口译动态RDA模型之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意义记忆”阶段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在口译动态RDA模型之译语顺应表达(Adaptation)阶段,本研究就译语表达阶段译员该“怎么说”的问题展开探讨,通过讨论顺应理论与口译研究的关系,提出口译中译语表达的动态顺应策略。在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动态的选择状态下,译员为取得较佳的口译效果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意识状态以顺应译语的表达?为此,笔者从译语语境的动态顺应和译语受众心理的动态顺应,以及译语文化的动态顺应来探讨口译中译语表达的动态顺应。在这叁者之间,本研究认为,动态顺应是主旋律,译语语境是译员可资利用的空间舞台,译语受众心理和译语文化则是译员动态调试自己译语表达顺应过程中意识程度的空间资源。在此基础上对语言所作出的选择才能更有效地顺应译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进而成功地实施口译所肩负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任务。口译动态RDA模型既具描述性,又具规定性的特点,决定它不仅是理论上的认知解释性模式,同时也是可用于指导实践的规定性模式。因此,本研究最后还对口译动态RDA模型之实践运用展开探讨。在对口译动态RDA模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口译教育培训及其在我国发展的认识,梳理出口译技能的认知发展模式,并结合本研究的理论研究成果,将口译动态RDA模型的教育培训的指导原则归纳为:跨学科理论原则、实践体验性原则和技能发展性原则。本研究还对口译过程诸阶段的实践运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解论证和说明,并辅以相应的案例分析,以期为指导口译的教学培训和实际工作开辟新的视野和思路。在口译研究进入跨学科多视角的发展时期,我们更应该强调口译研究策略和方法的综合性,有学者提出我们要合理把握和评定定量研究在口译研究中的应用、对象及效果,甚至呼吁口译研究方法的定性“转向”,以强调口译活动的经验性与社会性对口译研究和教学的启示意义,特别明确了口译研究主题应回归口译活动本体的重要性。本研究“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理论与实践运用”权当是关注口译活动本体研究的一次尝试,希望广大专家学者、口译工作者、口译教师及学员等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关注这一领域,使其蓬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世界,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蔡立予[5]2016年在《话语口误的语用-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口误是语言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无论是谁概莫能外。口误在语言使用中产生,是一个处于动态发展进程中的话语现象;由于话语受到带有意图的言语主体,人际框架,各语境要素等参数的影响,又受到口语线性输出的压力,所以口误的出现也是话语不断选择,不停顺应的结果之一;口误虽然被认作是话语参与者互动中的副产品,但其偏离却有其规律性和制约条件;由口误造成的偏离往往能使“言后行为”充满不确定因素,并可在社会文化因子的影响下升级为公共关系的突发危机。以上所列都是历来口误研究抑或忽视,抑或从未涉及的方面。本文站在口误是一种话语现象的视角,以语用-认知相关理论概念对小型口误语料库进行过程性分析。研究起点为口误的界定,分类,再到说话人一方的口误生成机制,受话人一方的口误推理机制,直至口误的言后行为应对。通过对口误国内外研究的历时性梳理,研究发现结合语境、话语角色以及言语行为叁分法等语用学基本理论概念可以对口误进行全新的界定和分类。此定义强调口误在交际意图传递中出现的偏差,强调这种偏差是话语的实际形式与话语参与者熟知的心理语境模型之间的差异;更强调口误是一种话语现象,也是实施言语行为的一种特殊状态,可使言语行为改变或者不改变性质。并由口误发生语境、包含口误的言语行为叁分法、口误涉及的话语角色分类(人际框架)以及口误影响受众面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下文的语用-认知分析奠定基础。根据定义,话语活动牵涉到说话人和受话人,包含口误的话语活动也就牵涉到说出口误的说话人以及对此口误做出关联性反应的受话入。本文第四章和第五章相应地讨论了口误的语用-认知生成机制和口误的语用-认知推理机制。从生成机制看,口误有其话语理据。研究发现口误是说话人实施会话策略时,突显信息偏离涌现而造成的现象。一方面来说,说话人在自觉实施会话策略(即重复、具象化以及话语重构策略)以期达成会话目标(“信息连贯”和“情感融合”)的过程中,口误会被诱发。另一方面来说,会话策略又被更为深刻的认知语用因素驱动着:即“突显”信息的不自觉“涌现”。“突显涌现”又可下分为语境信息突显涌现(包含物理和话语语境),集体信息突显涌现以及内隐信息突显涌现。口误是追求有效交际,表达意图过程中积极语用的看似偶发实则常见的结果,而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消极的语言现象。从推理机制看,口误的语用推理主要着眼于推导出说话人原本的意图或者说话人本身应该说的话语形式。以“本地解读”和“类推”为原则,以消除歧义(disambiguation),确定指称(reference assignment)以及语义充实(semantic enrichment)作为实践的叁步骤,便可实现信息意图的还原,有助交际意图的达成。分析发现,口误所在语码仅为语用推理提供各种假设和证据,而没有直接决定交际成败的功能:影响信息连贯的口误仅是对认知处理努力造成“量”上的折损,而不会引起“质”变。而引起“质”变的含有口误的言语行为,并非是语用推理无法推导出信息意图,而是在交际意图的达成时损坏了会话的“情感融合”目标,使得受话方愿意或者不自觉“曲解”被偏离的意图,而造成情感冲突的“言后行为”。这一发现也为下一章“口误度”概念的提出打下理论基础。“口误度”以及口误应对研究是本研究理论创新和理论应用章节。口误度是一个基于语用偏差度的概念,意在区分口误引发的“言后行为”程度差异。高口误度意味着情感融合彻底失败,交际失败,言语行为变性。这类口误往往发生在机构性话语中;而中口误度一般引发情感融合危机,交际有失败威胁,言语行为可能变性。一般发生在半机构或者非亲密协作关系的语境中;而低口误度则不太会影响情感融合,较少引发交际的失败,言语行为变性的可能最少,一般发生在亲密且协作的语境。根据情感损耗对双方、对对方、对己方的作用,各口误度还能够继续下分高、中、低叁类,形成高(高、中、低)口误度,中(高、中、低)以及低(高、中、低)口误度九大类以期展示口误的言后行为全貌。并据此根据口误度高低,对监控和补救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基于语用-认知角度对话语口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语用-认知概念贯穿全文。在给予口误全新的定义和分类后,从说话人实施会话策略追求会话目标视角分析口误的“偶发”有其话语理据性;又从认知“突显”角度阐释了语境信息、群体共性信息、个人内隐信息如何在会话过程中能够冲破认知监控不自觉“涌现”而引发口误;还发现口误的语用推理只发生在信息连贯层面,而破坏情感融合的口误言后行为则需要用“口误度”概念加以区分和应对。在初步分析得出影响“口误度”的参数后进一步应用“口误度”概念为口误,特别是言后行为引发公共危机的口误提出具体可行的事先监控以及事后修正方案。希望这一口误过程化研究能够有助于深化其学科发展,将语言学的最新发展融入到历史悠久的口误研究中去。

高蕾[6]2012年在《话语标记语的认知和语用表征》文中认为话语标记语是当今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同的学者由于研究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对话语标记的认识也就不同,至今他们还未能对话语标记的名称、定义、分类及功能达成一致见解。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话语标记语不影响话语的真值条件,在交际过程中,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产生语用制约,能够帮助听话人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其意义是程序性的而不是概念性的。目前学界对话语标记的探究已由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逐步发展转向了以语用—认知为核心的研究,以揭示它们在话语和语篇中存在的理据(冉永平,2000)。本文研究所运用的正是认知语用学科一个核心理论——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对话语标记语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作用做出认知语用层面的阐释。写作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英语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听说、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而说明文是高中英语写作必须掌握的叁种文体(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之一,是高考的重要考查项目。在写作中运用话语标记语可以使句子或段落之间的联系清楚地表现出来,使读者更有效的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Blakemore(1987)认为,话语标记的最大作用就是通过语境效果的某些具体特征引导话语理解与诠释。使用话语标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话语进行加工处理所付出的努力,从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出发,通过了解高中英语说明文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和指导学生在说明文写作中正确恰当地使用话语标记,进一步分析高中英语说明文中话语标记语的误用并探索如何指导高中生在英文说明文中正确使用话语标记语。通过研究发现,高中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在英语说明文写作中使用相应的话语标记来表示文章中的逻辑关系。话语标记在作文中使用的频率较高,但是种类不够丰富,学生们总是倾向使用一些简单的话语标记。同时,还存在话语标记的误用、过度使用和缺失使用。可见,在高中说明文写作教学中进行话语标记教学势在必行。同时,本研究通过实验发现,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话语标记,那么话语标记的误用情况就会大大降低。最后本文依据研究结果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相关建议:首先,教师不仅要介绍话语标记的意义和功能,还要将相应话语标记的形式和适用性向学生说明。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练习来加强话语标记在写作中的正确使用,并要经常强调常用的话语标记语的用法,以此引导学生用“英语的方式”思考、写作。

赵耿林[7]2016年在《语义缺省的认知拓扑研究》文中指出语义缺省是一种特殊的省略现象,在形式上表现为语义空位。话语意义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缺省阐释的理论,语义缺省研究在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语义缺省研究是在前人的语义省略、语用省略、缺省预设、含义理论、缺省语义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语义缺省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体现在Jaszczolt的缺省语义学理论之中。语义缺省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对缺省意义的识解过程和语篇意义的建构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而意义阐释过程与人类的后台认知有关,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缺省部位的填补问题,很少对其认知过程做出描述。有鉴于此,本研究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语义缺省的认知过程进行模拟和阐释。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有叁个:一是语义缺省的认知理据是什么?二是语义缺省的认知机制是什么?叁是语义缺省应该遵循什么认知原则?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探讨了认知的拓扑性和语言的拓扑性,提出了认知拓扑观的研究路径。狭义上说,语言拓扑性主要是指空间图式中物体所表现出来与形状无关、与大小无关、与距离无关的特征。广义上说,语言的拓扑性除了拓扑不变量的性质外,还具有拓扑连通性和拓扑连续性。本研究基于拓扑学的的叁大拓扑性质,将认知语言学与拓扑学结合起来,把认知拓扑观概括为叁方面的内容:认知拓扑等价观、认知拓扑连通观和认知拓扑连续观。认知拓扑等价观主要体现在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之中。根据概念拓扑同化机制,世界上所有事物包括语言都具有“万变不离其宗”的拓扑属性,人们正是根据这种拓扑等价的属性来划分范畴的,有着共同拓扑性质的事物即为同一范畴。根据隐喻理论的恒定假设,从源域到目标域的隐喻映射必须保留源域的认知拓扑结构,即意象图式结构。一方面,源域空间与目标域空间之间有着共同的拓扑性质或拓扑结构,这是隐喻发生的前提;另一方面,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其拓扑性质和拓扑结构得以保留,这是人们理解隐喻的基础。认知拓扑连通观将框架、脚本、图式、icm和心理空间等认知模型看作是心理拓扑空间,不仅心理拓扑空间内部元素之间是相互连通的,而且空间与空间之间可以通过映射和投射等方式建立连通关系,因此,语言可以看作是由连通的网络组成的拓扑空间。认知拓扑连通观可以解释“表面上不连贯的含有语义缺省的语篇为什么能被理解为连贯的语篇”这一现象。语义缺省会导致语篇从表面上看起来不连贯,但人们仍然能将表面上不连贯的语篇理解为连贯的语篇,这是由于人们的心智连贯性在起作用。我们在理解语义缺省的语篇时,心智连贯性表现为人类认知拓扑结构的连通性,只要语言表达中语义缺省的程度不破坏认知结构本身的拓扑连通性,部分语言信息的缺失,不会影响语言的整体理解,由此,语义缺省的认知理据是基于语言空间的拓扑连通性。认知拓扑连通观还可以解释从语义缺省到语篇连贯的实现过程,语言表达的不完备只是形式上的不连通,不代表理解上的不连通,因为人类具有将缺失的图形组织成完整的图形(即格式塔)的认知能力,同样地,也可以将含有语义缺省的语篇组织成一个连贯的语篇格式塔。认知拓扑连续观认为语言拓扑空间之间存在中间地带,可以将语言看作为连续统,认知拓扑连续观和认知语言学中的连续统的观点是相一致的。认知语言学反对形式语言学的模块论,认为不应对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做严格的区分,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能力也没有明显的区别,语言知识来自语言的使用,和百科知识并无太大的区别。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百科观”和“词汇-语法连续统”体现了语言的连续性思想,和认知拓扑连续观是相吻合的。第二,本文将缺省意义的阐释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的整合过程,基于认知拓扑观和认知整合观,结合前人提出的整合模型的优点和特点,构建了概念整合拓扑网络模式,作为分析语义缺省和语篇连贯的认知机制。该认知模式包括“激活-连通-整合”叁个子过程,将认知语言学中的激活观、连通观、整合观和拓扑观统一到一个认知模式中。概念整合拓扑网络模式被用于描述缺省意义和语篇意义的建构过程:语言表达的显性信息激活相应的心理拓扑空间、空间元素以及空间拓扑结构,显性信息和激活的隐形信息形成连通的网络,然后被整合成一个识解格式塔,该格式塔是一个认知拓扑完型结构,一个语篇格式塔,这意味着含有语义缺省的不连贯的语篇实现了语篇的连贯。第叁,本研究在jaszczolt的缺省语义学的意图性认知原则的基础上,区分了语义缺省的发话人原则和受话人原则,并提出了四个认知原则,包括突显原则、守恒原则、意图性原则和关联原则。一方面,在话语表达和语义缺省的运用阶段,发话人必须遵守突显原则,突出交际中最有用的新信息,而对受话人已知道的信息隐去不说,使其处于语义缺省的状态;此外,发话人还需要考虑受话人的认知环境和认知能力,在保持信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受话人知道和推导的信息多,发话人所表达的信息就要少,相反,受话人知道和推导的信息少,发话人所表达的信息就要多,即遵守守恒原则。另一方面,在话语理解和缺省意义的阐释阶段,受话人在激活、连通和整合的认知过程中需要遵守意图性原则和关联原则,其阐释的语义内容应和发话人的真正意图建立最佳关联,以理解发话人所传递的准确含义。本论文将拓扑学引入到认知语言学中,提出了认知拓扑观,为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对跨学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对其他的语言学的相关学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认知拓扑观的理论框架下,揭示了语义缺省的认知理据和构建了语义缺省的认知机制,这为语义缺省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丰富了语义缺省研究的内容。本文将语义缺省研究提升到语篇分析的高度,将其归为话语意义阐释理论的组成部分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描述,体现了语义缺省研究对语篇分析的重要意义。

谌莉文[8]2011年在《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概念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从概念整合认知视角研究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原则及其认知运作机制。在此项研究中,口译思维过程指口译发生时的后台认知,聚焦正式会议交替传译(以下统称口译)所涉及的译员大脑思维的心智运作;意义协商亦称概念化协同运作,指口译心智运作的特殊意义构建,表征为涉及一系列复杂输入维度的概念整合思维。研究试图说明,通过意义协商机制运作,译员将动态感知的语言信息和交际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经验信息不断进行在线整合,获得一连串思维顿悟。截至目前,大多数针对口译思维过程的研究(如信息加工、脑神经、认知心理等)都是围绕口译程序的串行加工进行反复论证,而对于语言信息处理、记忆分析以及意图实现之间的概念接口与概念化方式尚缺乏系统描写,口译思维过程所蕴含的认知本质扑朔迷离。本研究以系统科学的自组织运动机理为整体观照,以Fauconnier&Turner(Fauconnier 1997;Fauconnier &Turner 1996,2002)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视点,结合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与认知科学中描述言语交际的相关原理,采用理论模式探讨与实据论证相结合的办法,考察口译思维过程中不易察觉的概念化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围绕意义协商机制运作的口译思维过程认知模式。基本理论假设是,口译思维过程通过体现人类高度复杂经验认知的概念化系统得到表征,其心智运作绝不是简单和笼统的输入——输出机制,而是以动态、开放、立体的思维主体意义协商运作为核心机制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意义构建,体现为独特的概念整合思维流程,并通过叁阶合成运作得到模式表征。口译思维流程以心智空间为基本认知单位,涉及源语空间、感知空间、关联空间、语境空间、理解空间、记忆空间和译语空间的概念合成运作,输入维度涵盖语言、交际和经验叁类相互关联的范畴层级,通过空间意义协商,不断进行合成运作,在合成空间出现一系列概念突显。意义协商机制体现为包括从源语表征空间到译语表征空间之间的前知识突显、双重语境连通和主体性对话互动等概念化方式。意义协商贯穿于口译思维理解、口译思维推进和口译思维重构等程序,通过不断出现的新生结构,实现口译认知交际的言效契合。研究旨在揭示系统与要素以及各范畴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具有解释性及可操作性的口译思维过程认知模式,并从概念层面把握口译意义协商认知运作的思维规律。在研究方法上,沿用Setton(1999)所提倡的多元定性研究路线,既包括自下而上的理论探讨,也包括自上而下的实证分析。理论探讨以内省法为主导,借鉴现代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哲学、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结合现场会议口译语料进行观察分析,构建体现口译概念整合思维的意义协商模式。为进一步说明模式的有效性,实证分析以定量数据为主、定性分析为辅,采用实验法和调查法进行多方位举证;通过变量赋值与研究对象的范畴分类,科学量化关涉语言与思维操作的相关变量;最后分析各变量在口译概念整合不同阶段的作用、相互关系和不同变化,获得对译员相关概念化能力的综合评价。主要发现如下:首先,口译思维后台认知并非体现由源语到译入语的简单映射,而是表征为认知主体不断进行概念整合的意义协商,涉及一系列概念化运作,既包括认知过程,也包括认知结果。语言结构的解码与编码的实质在于具有不同思维模式与个性化特征的概念范畴的在线交流与合作,促发来自不同心智空间的参与要素不断进行概念合成运作,以获得认知效用最大化。其次,口译思维过程中,能力取决于大脑对概念框架的组构,综合体现为建立在许多子系统基础上的意义协商运作。因此,口译认知能力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涉及一系列概念化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间互为关联、互为激活的概念整合。第叁,意义协商既是统领口译各项概念化运作的认知机制,也是区别系统内部概念化类型的态度尺度。口译概念整合包含无数发展变化和错综复杂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都是通过上一层级的概念化运作获得概念突显,相关的子系统又通过进一步概念化运作,作为输入成分进入新的合成运作。第四,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机制活跃于概念整合系统思维网络,体现出不同类型的认知取向,主要归属于简单合成与复杂合成两大类。该项研究是针对口译心智运作的概念化本质所进行的系统尝试,力求做到理论推陈出新、论证细致严密。如提出前知识突显假说,说明前知识突显是意义协商的概念化表征,存在于口译概念整合的任何阶段,体现出贯穿口译思维过程的前知识结构动态发展观,澄清了口译界广为承认但缺乏明晰的前知识运作本质;提出双重语境连通假说,论证了口译概念化认知中在场与不在场概念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口译语境是一个伴随口译思维进程而变化发展的意义构建概念化实质,为进一步认识言语交际中的语境概念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提出言效契合假说,通过重新解读口译思维过程的主体间性,将不同认知主体的互动融通视作形成空间关联的重要理据,口译言语行为认知通过围绕意义协商空间运作的概念整合思维模式得到合理化解释;最后,在可行性实证研究中,采用变量赋值和范畴分类方法,对一些相对模糊的认知概念进行标准化处理,大大提高了数据验证的效度。通过系统论证,解决了口译思维过程探讨中一些长久以来未曾得到明确解答和深入讨论的关键问题。该研究亦可为进一步揭示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注意、记忆等微观认知机制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角。

陈睿[9]2015年在《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话语标记正逐渐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话语标记研究,主要从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以语言教学为主)两个方面展开。本体研究或从认知—语用角度探讨话语标记的功能;或考察某个话语标记的语义、语用特征;或描述某个话语标记的语法化历程,缺乏对话语标记的整体认识和系统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在英语教学界展开,以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话语标记研究刚刚起步,而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界则鲜见此类研究。本文基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视角来研究现代汉语话语标记,力求本体研究为教学服务。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取得以下成果:结合语料对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定义、功能、分类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及偏误原因;结合调查结果与教学实践,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与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分四个部分,共十一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及方法,在综述国内外话语标记研究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第二至六章)是对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本体研究,其中:第二章为术语辨析。与话语标记所指相同或相近的术语有几十个,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越来越向倾向于向话语标记和语用标记这两个术语集中。通过对二者深入辨析,本文认为,不妨对话语标记持相对广义的理解,对这两个术语不做区分。考虑到学界的现有习惯,取话语标记而不取语用标记这一术语。第叁章是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研究。在详细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话语标记语音特征、语义特征、句法特征、语用功能特征等方面的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将话语标记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在语音上,话语标记是一个独立的语调单位;在句法上,话语标记具有独立性,在分布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但主要出现在句首;在语义上,话语标记编码程序性信息,不影响句子的命题内容和真值意义;在语用上,话语标记具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多用于口语。第四章是话语标记的定义及范围研究。在上一章对话语标记性质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学者对话语标记的定义,给出了本文对话语标记的定义:话语标记是话语层面的标记,是具有独立语调的、通过编码程序信息来体现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的表达式。同时,厘清话语标记与副词、连词、助词、叹词、插入语、口头禅等一些有相似、相交之处的术语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话语标记的范围。第五章是话语标记的功能研究。通过会话分析理论、连贯理论、关联理论、顺应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等五个视角考察话语标记的功能,结合韩礼德的语言叁大元功能说,将话语标记的功能概括为两大元功能,即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人际功能之下又分为主观态度功能和交际互动功能两个次范畴。第六章是话语标记的分类研究。在分析了意义标准、形式标准、位置关系标准、来源标准和功能标准等分类方式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功能标准为主、以意义标准为辅、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分类原则,并据此将现代汉语话语标记划分为两大元功能之下的9个基本类型和28个次类,从而加深了对话语标记的认识。第叁部分(第七至十章)是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话语标记教学的相关研究,其中:第七章是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分析。通过对400余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对话语标记的认知态度和使用能力的问卷调查,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话语标记的使用特点概括为:使用总量少,回避策略明显;种类单一,部分话语标记使用过于集中;大多使用话语标记本义,对语用意义关注度低。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话语标记使用偏误及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八章是口语教材研究。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材中话语标记使用频次和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预科汉语口语教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人际功能类话语标记使用量偏低;话语标记各次类之间的比例不合理;话语标记种类过于单一、口语色彩明显不足;编排不合理、复现率不足等。据此提出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材编写应进一步加强准确性、丰富性、典型性和系统性的建议。第九章是写作教学研究。选取两个少数民族预科平行班级进行为期18周的写作教学实验,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假设:在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写作教学中,通过向学生系统讲授话语标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话语标记在篇章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合理地使用话语标记向读者提供篇章理解的线索。这种写作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即席写作能力和文章修改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书面交际水平。第十章是教学策略研究。将本体研究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从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两个维度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提出建议。第四部分(第十一章)为全文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分析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潘珣祎[10]2010年在《现代汉语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话题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自从赵元任先生将话题的概念引入汉语研究以来,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过研究。以往的研究关心的或是话题本身的特征,或是话题结构内部话题与述题在句法及语义上的联系,却很少关注话题结构在真实会话中体现的特征与功能,这为本文留下了很大的探索空间。本文从语用与认知的角度,对真实语言材料中的话题结构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本文采用电视访谈会话语料进行研究,希望从中了解叁个方面的信息:其一话题结构在会话中的信息特征;其二,话题结构在会话中体现的话语功能;其叁,影响话题结构使用的认知语用因素,以及话题结构在使用中体现的语用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用认知语法的理论对话题结构作出分析与阐释。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我们对“话题”、“话题结构”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依此析出会话语料中的话题结构小句,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我们将话题结构分为左偏置结构、话题化结构与汉语式话题结构叁类,根据对其内部特征的观察,又将其细分为次类别。其次,从话题信息认知状态与话题接续两个角度,我们对话题结构在会话中的信息特征进行了观察。综合考虑语篇语境以及情景语境,我们经过统计发现绝大多数话题信息都是话语中已激活的信息,在话语中活跃程度高。我们同时关注了不同信息认知状态相应的话题表达形式,基于其频率统计,我们将现代汉语名词性短语按已知性高低进行排列,作为对已知性等级理论在现代汉语中应用的调整。从接续情况看,多于半数话题结构的话题信息在后续话语得到接续,接续的形式与接续信息在小句中的位置相关,主要以代词和名词词组为主。叁类话题结构中,话题化结构的话题已知性程度最高;左偏置结构则恰恰相反,它引入新信息成为后续议题的频率最高。第叁,本文从话语结构及话语内容两方面梳理了话题结构的话语功能。在话语结构方面,我们认为话题结构可以承担在起始话步确立议题以及在维持话步继续议题的功能。话题结构在会话话步的分布特征与前文所述的信息特征体现出了一致性,尤为突出的是左偏置结构,这类结构在起始话步较其他两类话题结构更常见,印证了其引入议题并确立议题的话语功能。在话语内容方面,话题结构凸显了话题与会话中其他实体间的逻辑关系,包括了对比、相似、包含、总结等关系。我们同时还发现,话语内容上逻辑关系的凸显对话语的影响具有局部性的特征。第四,我们结合本文所用语料的突出特征,梳理了影响话题结构使用的认知语用因素及使用中体现的交际策略。我们认为话题结构的重要认知语用动因是认知凸显,其具体表现与话题的信息强度及信息量两个方面有关,这同时也是遵守省力原则的表现。话题结构的使用也体现了说话人语用策略的运用,包括互动策略与礼貌策略。前者反映在说话人以话题为会话支架进行话语构建以及用话题结构对会话进行柔性控制;后者则主要表现为说话人用话题结构进行委婉表达。我们认为,这些策略的表达和话题与述题之间关系松散的特征有关。第五,我们用认知语法理论对话题结构进行了统一阐释。从认知语法的角度,话题结构可以用参照点的概念进行解释。话题为参照点,而认知目标则是整个述题。结合射体-界标的理论,我们认为叁类话题结构的差别在于:左偏置结构中参照点与目标中的射体或者界标相关联;话题化结构中参照点同时承担着射体或界标的角色;而汉语式话题结构的识解过程则需要对参照点和目标进行非明示关系推理。依照参照点及射体-界标模式,基于前文对话题结构信息特征及话语功能的总结,我们构建了话题结构在话语空间动态更新中的信息贡献图示。

参考文献:

[1]. “那么”的认知语用分析及其教学启示[D]. 贺文丽. 暨南大学. 2004

[2]. 汉语口语填充标记研究[D]. 朱霖.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 关联理论视角下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研究[D]. 林可可. 江西师范大学. 2013

[4]. 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D]. 赖祎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5]. 话语口误的语用-认知研究[D]. 蔡立予.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6]. 话语标记语的认知和语用表征[D]. 高蕾. 漳州师范学院. 2012

[7]. 语义缺省的认知拓扑研究[D]. 赵耿林. 西南大学. 2016

[8]. 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概念整合研究[D]. 谌莉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9]. 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D]. 陈睿. 吉林大学. 2015

[10]. 现代汉语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潘珣祎. 浙江大学. 2010

标签:;  ;  ;  ;  ;  

“那么”的认知语用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