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让小学数学洋溢生活气息论文_吴霞

学以致用,让小学数学洋溢生活气息论文_吴霞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灵山卫小学 266427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将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生活化不仅对于养成学生的数学素养大有裨益,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该方法将教育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生活经验来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数学本身就是由生产生活逐渐衍生出来的,并且不断地适应、满足着社会需要,为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说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不应该与生活脱轨。在现代生活中,方方面面无不运用着数学知识,像计算存贷利息、购物打折、各种日常消费等等。所以,新课改提出了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由老师创设带有生活气息的教学环境,或者是为学生组织一些实践活动,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学到数学知识和方法,丰富实践生活能力,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

一、利用生活情境展开教学,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要善于把课堂教学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情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从而形成一种内部持久动力。

1.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或者课中的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讲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笑话、故事等,也可以设计一些可操作性的课堂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从而培养小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学习习惯。

2.教师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深入挖掘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教学素材,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加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努力就可以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并用来解决生活中遇见的相关问题。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由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粉笔盒、铅笔盒或者魔方等学生感兴趣的物体来展开教学,然后再要求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联系生活,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资源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完成的,这种陈旧的教学形式早已不适应当下的教学要求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现在,就更需要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出发,联系实际生活,将枯燥的数学公式和概念与颜色丰富的图片联系起来,将机械、单调的课堂训练与生动活泼的动画视频融合起来,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优化整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对提高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要求学生背诵“九九乘法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让学生围坐成一圈,教师先随机要求一名学生背诵其中一列,然后再由这名学生随机要求其他学生从剩下的几列中选择背诵,以此类推,互相监督,从而起到学生能够熟练背诵乘法表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乘法表制成一些口诀或者图片,把数字换成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以此来加深学生的记忆。总之,不论是通过改变教室布局,还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学生能在类似于生活的情境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三、构建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价值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知识去体会数学的内容、探索学习的规律,继而获得良好的数学体验。因此,实践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借助这些素材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此外,我们还需要结合生活化的知识引导学生,为学生创建生动活泼的数学环境,继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讲解植树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马路边的植树。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体会间隔的意思。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我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栽树人,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小树苗,表演栽树。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可以培养学生以生活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能力。为激发学生兴趣,我让学生结合我校的情况,设计一些植树方案。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分析出合适的植树方案。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建模思维,让学生感受到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理论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在开展教学中,我们需要结合数学知识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知识活动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能力,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如,在讲解“长方形”相关的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中,测量家里面桌子或者是茶几的长和宽,并求出表面积。然后又算一算,如果每一平方米桌布是5元,需要花费多少钱才能全部铺满桌面。通过这种方式引导,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化的问题,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再如,在讲解统计相关知识以后,我让学生在放学之后,观察家门口7点到8点自行车、汽车、电动车通过的数量。通过分析,确定现在人们进出出行交通工具使用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统计班级中近视眼学生的人数,然后对比是近视眼人数较多还是非近视的人数较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之后,学生便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保健操的活动中。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数学知识实践应用的价值。然后结合教学目标分析,确定研究的意义,展示数学的魅力,从而让数学能够从生活中来,并走到生活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发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之后,教师再稍加引导,就可以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使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走进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侯世义 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与扩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

[2]崔志文 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

[3]丁祖清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J].知音励志,2016,(16)。

论文作者:吴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学以致用,让小学数学洋溢生活气息论文_吴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