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科学教育渗透到小学各科教学论文_黄小花

如何将科学教育渗透到小学各科教学论文_黄小花

甘肃省临夏市八坊小学 731100

摘 要: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必须从教材的使用、教法和学法的改进、多媒体的使用上进行创新才能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好奇心是科学的起源,每个孩子都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敏锐的感觉,通过对孩子的留心观察我们便可以发现,孩子对一些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正是我们科学探究、创新的出发点。

关键词:小学 科学教育 渗透

一、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着手开展科学教育。

1.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科学教育活动。(1)一年级语文上册有课文《乌鸦喝水》: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这是典型的阿基米德原理问题。古希腊的哲学家、科学家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如果水是满的,那么人进去后水就会溢出来,而溢出的水和人的体积是完全一样的。而乌鸦喝水的意思也是一样,水中没入石子后,水面上涨的体积与投入的石子是相同的。(2)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觉得太阳离自己的远近是不一样的,而两人意见相悖。其实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作“光渗作用”。

2.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科学教育。小学数学教材要坚持科学性,必须坚决杜绝错误。不管是我们的教材还是授道解惑的老师,都应该有基本的职业素养,保证我们传授的知识是正确的并具有科学依据。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时,先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圆柱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呢?我们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把圆柱转化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动动脑筋,看看谁有好的想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我们学过长方体的体积,可不可以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①先在圆柱的底面上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竖着切掉四周,得到一个长方体,然后把切下的四块拼在一起。②可以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同的扇形,然后竖着切开,重新拼一拼。③如果是橡皮泥那样的,可以把它重新捏成一个长方体,就能计算出它的体积了。(2)实验验证。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每个同学拿出学具,按照刚才的第二种方法把圆柱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并研究转化后的长方体和原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当圆柱的高=长方体的高,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积,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孩子们自己动手,科学地得出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科学的严谨性有效地渗透到了数学教学中。

3.科学课中的科学教育。(1)在教学科学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蚂蚁》时,我打破常规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自行寻找合作的小伙伴,再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开始寻找了解蚂蚁的活动。因地制宜,利用学校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草丛中、大树下、操场上都有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时弯腰寻找,有时低声交流,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记录……一个个十足的小昆虫学家样子。孩子们在自主的气氛中收获了科学道理。(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最主要的形式,而一些较为难见的自然现象、抽象的图示分析等更需要直观形象的声音、图像、立体动画等来表现。这就需要教师把教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整理,采用较适合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即多媒体的综合运用能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从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

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当老人家穿针费力时,她就把针放在头发上擦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其实是在润滑减少摩擦呢。人的头发里含有油脂,针在擦头发时就等于加了润滑油,因此就能减少摩擦,就能很容易地穿针了。生活不仅仅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且是孩子们进行科学实践探究的第一课堂,为孩子们保持好奇心提供了平台。在具体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积极地体味生活,在生活中思考感悟,让孩子的科学实践更加精彩而富有吸引力。

科学教学中我们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努力探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勇于实践。可以有多种形式,在教法上、学法上、指导上等进行创新很有必要。也只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在科学方面的求知欲,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特长,使科学教育深入渗透到小学阶段的各科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小学各科课程标准。

[2]张红霞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3]涂桂庆 《小学科学课程教与学的实践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论文作者:黄小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如何将科学教育渗透到小学各科教学论文_黄小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