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仙槎桥镇第一完全小学 李 少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
关键词:数学;课堂
有人说:“高效课堂中的老师好轻松哟!”其实,只有我们老师心里最清楚。做为小学的数学老师,在小学阶段实行高效课堂后,我们老师应该做些什么呢?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1 有效的数学活动该如何组织
通过这段时间对五年级数学的教学,我觉得要做好小学阶段的高效课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1 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1)关注兴趣需求,激发情感动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尽最大可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的是,创设的情境一定与所讲内容紧密联系。
(2)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欲望。小学生内心有很多需求,急于知道答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求知欲,师生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使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3)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在上课的过程中,延伸书本知识,比如奥数题,便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关注认知误区,避免隐患。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老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1.2 教学设计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设计,也就是在课前必须先做好以下这些准备,然后去备好课。
(1)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读懂教材。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研读、感悟、领会,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只有找准教学的起点,才能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好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能切合实际。
(2)充分了解学生,把握好学情。同初中生相比,学生的自制力相对差些,如:爱玩,喜欢玩小动作等;理解力和接受力相对来说也差些。但是,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凡事总喜欢问“为什么”,同时也很喜欢表现。生活与数学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实际生活中找一些例子引入课题,这样既拉进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1.3 编写好自学单
结合教材等文本信息去编写自学单或利用培优作业的基础部分进行预习。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对子组交流,最后收集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导学案
导学案是学步车,它是“路线图”,是我们教学的“导航”因此,在编写导学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导学案上要学会留白,不能过细,重视方法引领。对问题的设计最好用填空的形式出现,这样易减轻学生的心里负担,尽量不用带“?”号的问题。多给学生一个空间,尽量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2)要注意学科特点。数学学科应侧重发现、猜想、验证、应用,发展学生思维,体现学科的自生发展规律。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科要求,结合教材等文本信息的基础上,设计好坡度和跨度,有阶梯性,难度比较适宜的问题,学生就能独立的一步一步把问题解决掉,把新知识学会,坚持自学,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2 师生应怎样合作
我们应主动“走到学生中去”。让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与自己是在一起的,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台湾特级教师李玉贵老师说到:“我们要爱每一个学生”,“要读懂每一个学生”。需时时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亲近而不迁就学生。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时,我们也可以参与某些小组的讨论,
认真倾听并收集他们讨论的意见。如学生们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建立等量关系式,我就提示学生通过认真读题,找到关键词,关系量,再通过公式去解决问题。在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的同时,我们可以深入学生之中,参与各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讨论中的成果与困惑,并及时给予指点。
3 如何去管理好高效课堂
在我们的课堂上不仅要积极营造条件、创造环境,多方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外,还要对在课堂上出现不和谐音调的情况,要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千万不要置之不理。
(1)利用分数竞赛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发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小组内实现自主管理。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与学习无关的情形,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停下来对这位学生做“思想”工作,所以可以走到这个小组旁,对小组成员说,你们组某某需要你们的帮助。
(2)明确学生学习活动的指令,使之感受到课堂的严紧性。我们所说的高效课堂绝对不是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课堂。老师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活动结束转入下个活动时,老师要发出清晰明确的指令,对于“掉队”的学生,老师可以重申一次“指令”,使之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压力。
因此,在我们的学习课堂中师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互动、沟通、质疑、影响、补充。我们老师彻底转变了角色,在课堂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总是用心关注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愉快学习,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发展的空间,允许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异口异声,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而言之,只有当我们老师知道了自己的任务是什么时,才能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好。我们的课堂也才能达到真真实实地高效。
参考文献
[1]杨占山.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7):123.
[2]黄桂云.优化数学教学建立高效课堂[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4(9):197-198
论文作者:李少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0月总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学生论文; 高效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老师论文; 小组论文; 教材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10月总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