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汉语教师在模拟课堂中的教学话语研究论文_高俊玲

新手汉语教师在模拟课堂中的教学话语研究论文_高俊玲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

摘要:新手汉语教师是对外汉语课堂的储备力量。他们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共性的教学问题,这样,模拟课堂就尤其有必要存在。本文从模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话语入手,研究分析新手汉语教师在教授初级阶段学生时存在的教学话语上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希望对新手汉语教师的成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手汉语教师;教学话语;模拟课堂;教学不足


1.引言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教学话语就是其中的言语交际,包括导入、讲解、操练等教学环节中的教师言语。对外汉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质量和数量,是决定对外汉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关春芳,2013)[1]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理解目的语,而且也可以提高教师的言语能力,使其更加简洁明了,富有艺术感。

教师话语在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是逐步展开的,孙德金[2]讨论了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受限性、动态性等特点,并对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的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张荩文[3]以一堂汉语课为切入点分析了教学语言使用的分类、特点以及使用的原则;《关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思考》(刘慧清,2005)[4]主要是从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素养方面讨论教学语言的使用,指出语言除了语言内容本身外,还包含着附加在语言上面的态度、声音、语调等;关春芳[1]从教学话语入手,指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可以看出,以上研究从汉语语言的本体、教学语言的使用以及教师的个人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学者们的见解,但是对于新手汉语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其在教学话语使用上的不足之处并未提及。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2018级研究生作为新手汉语教师在模拟课堂中的表现为研究来源,其中模拟课堂授课时长为十分钟,课型为初级阶段语言要素课,教学步骤主要分为导入、讲解、操练、作业四个部分;将提问语、衔接语、解释语、语速等几方面出现的课堂问题作为切入点,来探究新手汉语教师使用教学话语时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在十分钟模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话语所占模拟课堂时长比例分别为导入占20%,讲解占40%,操练占30%,作业占10%。其中教师的讲解所占用的课堂比例最大,其次是操练环节,这与实际教学课堂“操练为重”的理念有所差异,可归因于模拟课程时长以及新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不足等方面,不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

2.模拟课堂中新手汉语老师教学话语存在的不足

在模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新手教师们对教学话语的操控能力较弱,主要集中于提问语缺乏针对性、衔接语使用单一、解释语多冗余、语言速度过快四个方面。以下将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探讨:

2.1教师的提问语缺乏针对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环节是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沟通性语言。新手汉语教师对提问语的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张博[5]提到汉语教师的无效提问主要集中在问题表述不清晰、过多使用是否问句、且提问对象选择不当等行为。但笔者经过对模拟课堂的观摩,发现教师偶尔会出现此类问题,这与教师个人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关系,这一问题还有待商榷。

新手汉语教师在模拟课堂的过程中提问语出现频次最高的问题是缺乏针对性,这一点有学者也有所提及(胡维丽,2015)[6]。如在教授声母时,展示一张图片里面有气球、公鸡、小溪等,提问学生“能不能找到与j q x 发音相似的动物?”,教师未考虑到刚接触拼音的初级阶段学生没有掌握大量词汇,无法对教师提问做出反馈,从而未达到教学目的。

2.2教师的衔接语使用单一

教学过程中的衔接语是联结上下文关系,达到起承转合的目的。巧妙地使用衔接语,才能使课堂教学既活跃,又有序。衔接技能是课堂教学技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立静,2016)[7]

但新手汉语教师很明显未掌握此技能,每段使用衔接语时语言枯燥乏味,百分之九十的教师以“接下来”或“然后”作为衔接语串讲自己的教学步骤,而不是使用恰当地衔接两部分的内容。如模拟课堂中教授汉字“女”时,教师想要引出有关“女”字旁的汉字,教学话语为“接下来看一下这些图片,里面的女性我们该叫什么?”,这就可能会让学生感觉一头雾水,出现千奇百怪的答案,而不是教师预设的结果,即“妈妈、奶奶”。

2.3教师的解释语多冗余

郭睿[8]将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话语分为讲解性话语和操练性话语两类。其中,他认为讲解性话语指对词汇、语法等教学内容的讲解、解释、答疑等。笔者将解释语属于讲解性话语的一部分,指为加深学生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对此内容进行言语上的解释。

教师的解释语能够体现出教师对课堂语言使用的熟练程度、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以及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但新手汉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预设到教学对象的语言水平或教学传授能力薄弱等方面的原因,在使用解释语时话语量太多且多采用专业术语,导致教师越解释,学生越糊涂这一教学现象出现。如新手汉语教师在讲解声调时引入了“调类”、“调值”等术语,回答专业化且话语量多,这就会更加使初级阶段学生不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教学难度,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4教师的语速太快

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在语速方面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它要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而进行改变,尤其在教授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时,教师应当放慢自己的语速,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去模仿。在模拟课堂中,新手老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无法预设教学对象现有的语言认知水平,依旧会使用正常语速授课,但这对于学生而言语速过快,这会使他们游离于课堂之外,从而失去对汉语的兴趣,削弱学生的工具型动机。

教师对教学话语语速的控制情况也与教师的气质类型有关。一般来说,胆汁质与多血质的教师语速较快;粘液质与抑郁质的教师语速偏慢。但作为汉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来尽力调节自我课堂风格,降低人格的气质类型带来的负面影响。

3.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综合上文所分析的新手汉语教师在初级阶段课程中容易出现的教学不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改进:1.多思考。新手汉语教师应多加揣摩自己的教学话语,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2.进课堂。新手汉语教师应当多参与真实的教学课堂,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教学中不断打磨自己教学言语。当然,模拟课堂与真实的课堂效果会有所差异,导致笔者的研究分析存在些许不足,还有待学者们继续深入研究挖掘,进一步推动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春芳.基于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师话语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11):81-83.

[2]孙德金.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2003(03):98-105.

[3]张荩文.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浅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8):150-152.

[4]刘慧清.关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01):27-30.

[5]张博.对外汉语教师无效提问行为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09):256.

[6]胡维丽.论对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艺术[D].云南师范大学.2015

[7]张立静.论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过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3):37-39.

[8]郭睿.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话语的个案研究——基于两位汉语教师课堂话语语料的分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03).

作者简介:高俊玲(1995.10-),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二语习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论文作者:高俊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新手汉语教师在模拟课堂中的教学话语研究论文_高俊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