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生动论文_程桂萍

多媒体技术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生动论文_程桂萍

程桂萍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第二民族中学 813300

【摘要】科技使社会飞速发展,科技让生活日新月异。科技技术与未来教育都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作为知识的引领者,身为学习的领路人,我们必然要时刻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让科技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让未来教育来到身边。多媒体进入课堂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一方小课堂,社会大百态,足不出户让鲜活的画面跃然纸上,语文课堂因多媒体技术而精彩,更因多媒体技术而生动。

【关键词】科技技术 多媒体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089-01

一、多媒体技术让课堂“耳听六路”

文字从来都是知识传承的主要形式,当口口相传升级为文本记录,当道听途说转变为有据可查,这本身就是历史的进步,我们手捧散发墨香的书本,仿佛与先贤对话,我们毕恭毕敬以示我们的虔诚。那么谁又能说无声的文字不能变得有声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揣摩人物还原情境,用他们虽显幼稚但还算灵活的大脑充分想象,用他们生涩但充满激情的技能卖力表演,终究不能还原作者笔下的世界。于是,我们借助科技技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们亲耳聆听。

——萧乾的《吆喝》,展现老北京特有的民风民俗,卖花卖布头,算卦讨馒头......学生大声的模仿示范仍然意犹未尽,此时教师播放当时街头叫卖吆喝的音频资料,那抑扬顿挫顿时跃然纸上,学生们拍手称快,也自然理解了萧乾写作的良苦用心,关注这些已经为数不多的民俗艺术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

——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三场别开生面的歌会让学生们心生向往,对歌赢了的妇女,赶马漫歌的女孩子,金满斗会上七十多岁的吹鼓手,他们有着怎样的歌声,歌声有着怎样的韵味,都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们耳听为实,何其美妙悦耳,何其韵味无穷,枯燥的文字已经铿锵有声,学生们不约而同对云南劳动人民赞不绝口,赞其聪慧勤劳,赞其能歌善舞,更赞其热爱生活的态度,一节课下来轻松流畅,生动充实。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学生们雀跃,这样的语文课自然让广大语文教师同仁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多媒体技术让课堂“眼观八方”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也说明了,只有眼见的才能为实,看到了才能更好的感知,这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语文学科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语言文字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我们用语言与前人对话,我们与文字与先哲沟通。我们的语文课无时无刻不在斟酌每一个生动的文字,每一句优美的语言,每一篇灵动的段落,剖析了又剖析,挖掘了又挖掘,终于在最后一层面纱被揭开之后舒然长叹——我们已走进作者,与之契合。文字内在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需要用心体会领悟方能品出作者行文宗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时,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将一些画面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将是怎样的效果?

——罗刚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消逝前的罗布泊牛羊成群,飞鸟遍地,花草满眼,宛如天堂,笔者借助多媒体手段搜集了一些图片和影视资料让学生们静静观赏,一声声感叹不绝于耳,随之而来的是如今被人类破坏的罗布泊,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们自然的发出了谴责之声,作者的目的,教学的目标已经完成,已经无需笔者多言。文字从来不需多言,图片只会更加增彩。

——高尔基的《海燕》,那一只勇敢无畏,迎风前行,矫健的飞行在暴风雨中的海面上的精灵,那一群抱头鼠窜,畏惧躲避的海鸭企鹅,生动的画面展现的不是两种自然界的生物,而是两种在革命即将到来之时的高贵和卑微的灵魂,当笔者关闭多媒体的刹那,学生们已经高高举起了他们的小手,争着回答观看图片之前我布置的问题。看着他们的自信眼神,我知道,多媒体课件参与下的课堂只会让他们更加积极踊跃。

三、多媒体技术让课堂“甘之如饴”

近年来关于美食节目很多,比如《一城一味》、《舌尖上的中国》、《天天饮食》等,给笔者影响最为深刻的是“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领略中国的美食。同样,“舌尖上的语文”让我们品味文字的馨香。色香味俱全从来不是食物的专利,那也是语文的魅力。知识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语文的素养一直延伸于课外,动手参与实践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更能深刻体会语文课堂的生活美。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形式丰富的端午节风俗让我们领略作者家乡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名声远播的高邮鸭蛋,质细而油多,一筷子扎进去“吱”的冒油的鸭蛋让学生们口水都留了出来,在教授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把高邮鸭蛋的视频播放给同学们,同时远程连接淘宝卖家,现场让他给学生们讲述挑选鸭蛋的过程。这样学生们会兴致很高的,有的孩子也会真的动手把鸭蛋壳的薄膜剥出来,课堂上大家品着自己带的鸡蛋鸭蛋,看着视频,听着讲解,最终进入到了作者的内心,他对家乡与童年的怀念了然于胸,这样一节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将会使师生回味很久的!现代化电教技术的课堂真的让我们教师收获良多,让我们的学生们满载而归,更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当然,能使学生自己体会的人生才更有滋味,多媒体让学生们有体会的机会!

四、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活色生香”

古人的智慧让我们望尘莫及,古人留下的思想精华让我们心生敬佩。古诗词深邃的意境从来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说的清楚的,我害怕当我们宣之于口时破坏那种美感,所以选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夜飘雪,两种情愁,害怕寒风扰了静思,担心美酒误了行程,然而终究是山回路转不见君,不舍也改变不了离别。那夜那雪,那酒那别,文字似乎描述有限,画笔也许别有洞天。在讲完这首诗后,笔者鼓励孩子们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理解的图画,他们兴奋而激动,为这样新颖的形式憋红了脸,卯足了劲,结合自己的理解体会,融入作者的心情意境。笔者把孩子们画好的作品用多媒体投影到屏幕上,他们看着自己的画作被放大,争相举手点评,结合古诗分析优劣,认真推敲字词进行修改,当一幅幅成功的作品投放到眼前,我分明感受到了孩子们蓬勃的朝气和获取知识后丰润的心灵。

可见,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一方小课堂,社会大百态,足不出户让鲜活的画面跃然纸上,语文课堂因多媒体技术而精彩,更因多媒体技术而生动!

参考文献

[1]《论语•卫灵公》.

[2]信息技术概念——《百科词条》.

论文作者:程桂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多媒体技术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生动论文_程桂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