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音乐课堂趣味教学法论文_许纯

初探音乐课堂趣味教学法论文_许纯

许纯 四川泸县城北小学校 646100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的孩子,他们没有先天的音乐天赋,也没有后天的音乐培养;没有多媒体音乐室,也没有什么先进的教具。这一切并不能阻止我和我的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我们一样用最质朴的方式去触摸音乐,一样用最美好的心态去聆听音乐,一样用最执着的热情去学习音乐。我一直都在探索,怎样让我的学生们走上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路”。

【关键词】趣味教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激发方式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12-146-01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 “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但是,怎样通过生动活泼,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并在掌握的过程中,给孩子们的心灵插上音乐的翅膀,自由地飞翔。为了这一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这样尝试着:

一、激趣导入

学习歌曲 《如今家乡山连山》的导入部分.一上课,教师微笑着地对学生们说: “刚才,你们在课间玩得好开心哟! 我把你们的声音录了下来了,你们听听,有哪些声音?” 一按录音机,传出了喧闹的欢叫声,清脆的笑声。“猜猜,这是谁的笑声? ” 教室里立刻充满了活跃的气氛。当孩子们猜出了笑声的 “ 主人 ”之后,老师又播放了另一组笑声,写一个成年妇女和一个小女孩的笑声,我便要求笑声模仿这两种笑声并且讨论: 这两种笑声有什么特点? 孩子们通过模仿得出了结论: 成年妇女笑声洪亮而浑厚,小女孩笑声高、尖、细,特别清脆。然而,我用音乐把笑声表现出来,并在黑板上出示了两条旋律:这一下,学生的兴趣可高了,不一会儿就把这两条旋律都学会了,而且把这母女俩的音色模仿得惟妙惟肖,经过和声训练,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二声部合唱。

音乐来自于生活,从生活中去寻找音响,辨别音色,并提炼成音乐,这正是“奥尔乐夫元素性教学”的真谛。在本案例中,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音乐,提炼音乐,把高高音色,和声具体化。在学生赶兴趣的模拟笑声活动中,学习二声部旋律,既是发声练习,又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使课堂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学习唱名

刚接触简谱的学生,可以唱“望天书”do。Re。Mi。Fa。Sol。La。Si,但当老师把“1。2。3。4。5。6。7”板书在黑板上时,他们根本不会唱,老师教唱之后也记不住,抽唱的时候把2“(Re)”唱成3“(Mi)”,3“(Mi)”唱成5“(Sol)”的多着呢!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尽快地记住这七个唱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思考了一下,便这样进行教学:孩子们,你们知道吗?“音乐”是一个非常美丽、慈祥的母亲,她有七个孩子,这七个孩子啊,一个比一个高,怎样来认识他们呢?

我在黑板上画出:

按照我们的习俗,第一个孩子应该是?(孩子们大声地说:老大),那第二个孩子呢?(老二)……我又说,音乐妈妈很讲究取名的艺术性,她给她的孩子们取的名字是老大(1)叫“do”,老二(2)叫“Re”,老三(3)叫“Mi”,老四(4)叫“Fa”,老五(5)叫“Sol”,老六(6)叫“La”,老七(7)叫“Si”。妈妈叫他们吃饭的时候,就说:“do,re,Mi,Fa,sol,La,Si,都过来吃饭了!”所有的孩子都在开心的笑声中记住了“音乐七小孩”的名字,也记住了他们的身高。然后,我请出七个身高不一样的学生站在台上,也给他们取了名,让他们记住自己是“do”还是“Re”,是“Mi”还是“Fa”,是“Sol”还是“Si”,……

实践证明孩子们在第二节课上就能记住唱名和区别音的高低了。

三、认识常用音乐记号

在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常常混淆常用记号,张冠李戴的笑话屡屡发生,怎样才能让他们快乐地认识这些符号并学会正确运用呢?

一天,我在课堂上神秘地对学生们说:“ 孩子们,今天,有一位商人要高价购买我们所学习过的音乐符号, 但他需要我们对这些符号进行表述并附产品使用说明,怎么办? ”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主见。我在黑板上画出这样的一贯表格:

产品名称产品外貌表述使用说明

然后,师生进行讨论。最后,我把综合意见填写在表格里。

产品名称外貌表述使用说明

断音记号▼黑三角练倒立可以让音符们一个个倒立着跳独舞

连音记号⌒一座美丽的圆拱桥可以让音符们在圆桥上手拉手跳华尔兹

下滑音记号↘一把雪橇可以让音符们优美地从冰山上乘雪橇滑下

换气记号∨一把剪刀可以把音符剪开来。歇一歇,换口气

延长音记号∧一个宝藏在山中发着光可以让音符发光,很长的光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各种音符并能运用于歌曲之中。

四、结语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充分利用音乐本身的特点,尽力去激活孩子们的音乐潜能,让他们能说则说,能唱则唱,能舞则舞,给他们发挥的空间,表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徐萌.小学音乐趣味教学[J].音乐时空,2014,(01):178.

[2]王怡静.论小学音乐课堂中趣味教学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1):170-175.

论文作者:许纯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  ;  ;  ;  ;  ;  ;  ;  

初探音乐课堂趣味教学法论文_许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