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论文_张瑞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论文_张瑞

张瑞(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六中学 四川 巴中 636000)

摘要:本文以新课改为背景分析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有效运用。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与具体教学案例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1-0105-02

1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操作形式

1)个体自主探究。这种探究活动是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的,由教师提出教学任务,确定探究的范围,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书籍等途径来获取相关的历史资料,再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大胆假设,强调逻辑推理,训练思维品质。

2)问题式探究。这种探究形式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生生之间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活动,即课堂讨论。这种探究形式一般的程序是先创设情境,产生疑难;再确定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接着搜集材料,引证推理;再次开展讨论,共同寻求答案;最后评价总结。这样的交流活动可以同桌之间或者小组之间合作,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学生也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这种形式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前,就普遍为师生所接受,成为一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

3)研究式探究即我们所说的小组合作探究。这种探究形式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一个小组成员大体上在4到6个人。设定好具体问题后,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独立完成其中一个方面,然后一起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来整理相关资料,再做成课件,利用多媒体等展示出来。在展示的过程中,要介绍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明确合作探究的具体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所做的就是从讲授知识转向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探究合作活动,能拓宽视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

2.1在质疑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高中历史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发展质疑的能力,告知学生不能完全相信教科书,要用科学的眼光辨析知识,总结问题的结论时,要仔细思考,合理推断,用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可以给学生设置悬念:如果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不存在,鸦片战争还会不会发生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就议论纷纷,观点不一,并说出了其深层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层层剖析,课堂气氛完全被调动起来,学生讨论后,师生一起来分析鸦片战争的深层原因,会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2从史料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历史材料涉及的范围很多,有文字记载、图片、文物古迹等,如果没有这些历史材料,历史教学也就无从谈起。高中历史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拓展视野,不是进行历史研究,学生通过历史史料构建历史观念,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拓展历史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找寻史料,从史料中寻求结论,这就是说验证论从史出这个规律。要求我们必须从身边现有的史料中,比如教科书、生活实际等中去探究历史规律,了解和认识历史,还原历史真相。历史史料是历史事实的组成部分,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还要渗透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样才能读懂历史,深思历史发展的轨迹,并根据历史史料提出一些问题,获取历史信息为自己解疑,自觉地进行探究活动,这样材料才是有用的。高中历史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去伪存真,并进行加工处理,弄清历史材料背后隐含的文化内容。如果对一些历史材料有争议,特别是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不同的评价,可以做一些历史说明。

2.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设情境可以打破历史界限,再现历史场景,贴近历史真实;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多信息,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思维;可以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搜集资料,展示一些历史文物、图片、录像等,或者让学生亲自到历史遗迹、古战场走一趟,感受历史气氛,让学生在历史的氛围中感受历史。比如在讲授重走丝绸之路时,可以先用多媒体技术来再现古丝绸之路沿途的遗迹、遗址和风土人情的画面,再让学生看地图,找出丝绸之路沿途的历史。通过多媒体展现的历史画面来营造情境教学,给学生营造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2.4通过辩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评价历史事件或者人物,采用辩论法进行探究效果会更为明显。比如,在讲授“洋务运动”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内容是对洋务运动产生的影响、评价存在差异,主要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主要起积极的作用,但也有消极因素;二是主要起消极的作用,但也有积极因素。学生根据内容,课下准备,课堂上进行辩论。

3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探究内容的选择要适合。新课程标准下,探究式教学是值得倡导的一种方法,但是不能滥用,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方式。选择探究方式的前提是教学内容要具备探究的空间,选择多层面、多角度,易于拓宽学生视野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提升能力。

3.2课堂探究要注重实质,避免流于形式。在课堂探究中使用讨论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形式,容易步入表面热闹而内容空洞的误区。有的探究活动讨论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指出正确答案。这样的探究流于形式,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地参与进去,表面上看来讨论得热火朝天,实际上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3课堂探究中要注意丰富手段。探究式教学提倡探究过程的开放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资源的丰富,探究空间的开放性也越来越开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突破课本、课堂的局限,利用网络、图书馆、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方式广范围地搜集资料,再筛选有用信息。单纯网络搜集资料往往造成探究手段的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探究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潇.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J].课程教育研究,2012(3)

论文作者:张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月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论文_张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