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 唤醒 鼓舞——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讨论文_孟淑玲

激励 唤醒 鼓舞——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讨论文_孟淑玲

孟淑玲 山东省莱西市河头店镇矫格庄小学 266619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倡导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效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做文章。

一、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如学习“比的意义”时,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大致的比,如拳头的周长与脚长之比是1:1,身高与胸围的长度之比为2:1,身高与脚长之比为7:1,体重与血液重量的比为13: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你能用这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学生兴趣高涨,动手实践,计算验证,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一是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主动参与其中。二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三是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如在教学圆形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然后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得到圆形面积=πr2。这种从动手操作到语言叙述,从语言叙述到公式的得出,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四、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原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六、 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将取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果。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如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七、激励鼓舞,唤起学习兴趣

有人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一次次的成功就会给学生带来无限喜悦和美好的憧憬,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是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其次小学生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进步时,教师应及时对其激励性评价。

论文作者:孟淑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8

标签:;  ;  ;  ;  ;  ;  ;  ;  

激励 唤醒 鼓舞——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讨论文_孟淑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