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赵勇

分组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赵勇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刁镇中学 250200

中小学信息技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我们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好分组教学这种简洁、高效的教学模式,良好的分组教学模式能促进创造性的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水平。

一、分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大多处在十二、十三、十四周岁。在当前大教育环境下,尤其是在农村的初级中学,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还是非常缺乏自制力的,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甚至有个别学生在初二、初三时候直接放弃学习,很多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管不住自己,缺乏自我约束力。而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实际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孩子很难做到照顾全面,就使得部分孩子找到偷懒、开小差的机会,个别学生上课只顾自己玩,经常做与课堂无关的操作,甚至打游戏。如果老师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来维持纪律的话,势必会影响教学效率。在每一个班级中,也有部分孩子成绩较好,其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及操作水平都很高,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很好地掌握后就无所事事,从而出现“吃不饱”现象。分组教学正好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动起来,真正生成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良好局面。完善的分组教学管理,能发挥各位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各个组的组长能很好地监督、管好本组的组员,恰好能避免上述弊端。这样,老师既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又能更多地点拨、辅导学生,增加了师生互动。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们爱学、乐学、会学,大大提高了提高教学效率。

二、分组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组策略分析

分组教学不能徒有其表,否则起不到任何效果。正所谓分组有风险,教师需谨慎。当然,分组教学依据的标准可以是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后,分组教学的小组人数6人为宜,每个小组应该有1名成绩非常突出学生,3名成绩一般的学生,2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这1名成绩非常突出的学生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然后及时给成绩一般的同学解疑答惑,对基础差学习差的学生更是一个有效帮助与促进,避免掉队现象出现。当然,在学习成绩之外的其他方面,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有的学生反应慢点,但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反应较快,表达能力弱;有的学生基础好一些,但爱开小差;有的学生基础不是很牢固,但是学习很认真。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衡地分布在各个小组中,在小组的各种活动中可以使小组的成员相互学习、启发和补充,从中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当不同层次的角色,引导学习小组各成员之间在这样的氛围中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实现不同层次学习目标,有效地避免学生过早地出现分化。当然,在小组成员的组成上,可能会出现排斥成绩差的组员的现象,在此,要让分组完毕后的每个组员意识到,你们就是一个集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三、分组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环节分析

信息技术课上应用分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设计任务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任务,教师设计的任务必须是通过学生的努力一定能够完成的任务。一节课应该有几个任务,这几个任务要有系统性、连续性,使学生在逐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能有新知,又能有巩固,各位小组成员经过合作、探究又能有所突破,增强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老师给各个平行小组布置相同任务后,各个小组是必然地会展开竞赛,在竞争的情境氛围中,简单以及一般难度的任务会较快在组内解决,各小组成员均有收获,成就感十足,这种成就感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兴趣及动力;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小组成员在探究讨论中便会迎刃而解。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它的效率是巨大的。教师主导整个课堂应该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小组与个人,然后组间交流,组间小结,总结经验、方法,相互补充。教师也可以以学习伙伴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索和协作学习的过程,指点学习路径,点拨学习疑难,丰富学习交流,深化学习结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各小组长真正地成为组员的好帮手,教学的小助手。组员间的协作关系随之稳固下来,使他们结成“利益共同体”,理论与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学习环境中,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与方法是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索或者和同伴协作交流,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进行的。

四、分组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评价环节分析

当学生操作完毕,老师利用最后的时间,根据“任务”或课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各组的协作意识与组员的参与程度等项目对各组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指出不足,提出建议,还可展示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追求完美的品质,根据实际也可采用自评、组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旨在画龙点睛,重在鼓励。

总之,在分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主导者。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人,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者和“任务”互动,他们的整体水平大大提高。既培养了积极的学习习惯、学习情感,还培养了学习者的责任心、协作精神及创新品质,为他们提供了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论文作者:赵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  ;  ;  ;  ;  ;  ;  ;  

分组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赵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