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义”一桥今犹在论文_袁徐冉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0241

摘要:本文通过讲述明朝进士蒋性中不造牌坊造石桥的故事,宣扬了当官为百姓,崇尚高义的优秀品德。

关键词:崇尚;义德;石桥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内有一座明朝的古桥,名叫“尚义桥”。它原本坐落于校园外的西北面,之后因为城市规划被整体搬迁入校园进行更好的保护。

关于尚义桥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

那时松江府塘湾乡有一条长约七公里的宽阔河流,北接俞塘,南注入浦江。这河名叫莺窦河,更早以前是个烟波浩渺的湖泊。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岸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多,河道较之以往变得狭窄,但是民众往来两岸仍然需要乘船。

蒋性中从小与母亲居住在莺窦河西岸的蒋家村,因为每日要去对岸的学堂读书,常常跟着赶工赶市的大人们一起乘船,虽说是船,但乡里人的船也不过就是木板船撑竹竿。若逢秋冬枯水期倒还好,到了夏季丰水的时候水流湍急、水位又高,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船工也要小心翼翼。

“母亲,为何这河上不造一座桥呢?”一日傍晚,蒋性中从学堂回来,推开家门对正在纺布的母亲说道。“今日坐船的时候,王伯没站稳掉下河去,我们忙活了半天幸好把他救上来了。”

蒋老妇人转头看到儿子湿漉漉的衣服,连忙起身去拿毛巾。

“唉”,她一边叹气一边说,“孩子,你可知造一座桥需要耗费多少钱财,我们全村两岸怕是负担不起。”

蒋性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莺窦河两岸的百姓,世代以纺织耕种的微薄收入为生,十分困苦,这也是母亲为何节衣缩食送他去学堂念书的原因,期望读书科举能够改变他的命运。

从此,蒋性中愈加努力读书,晨间或晚间屋子里都能传出他朗朗的诵读声。

十四年后,蒋性中以《诗经》举乡荐第九名。又七年,高中进士,位列三甲十五名。

得到放榜消息的那天,将性中正在京城的驿馆里与同乡考生谈论《礼记》“礼运大同篇”。官员拿着皇榜进屋宣读完毕后,便与蒋性中讨论建造进士牌坊的事宜。

“您是这一年当地唯一的进士,照规矩朝廷会出钱给您修建一座牌坊,这在乡邻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

官员将牌坊的好处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蒋性中听着确然有几分飘飘然,进士牌坊,世代不倒,光宗耀祖。然而转念又想到刚才与友人们讨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若仅一人得利,何谓天下为公?

“大人,我想用这建造进士牌坊的钱为乡里建一座石桥。”

官员一愣,答道“您确定要放弃修建牌坊?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需向上级禀告才行。”

“与其我一人得利,不如造福全乡,”蒋性中回答的沉稳有力,这一刻,他甚至觉得自己比听到放榜消息的时候更激动。

数日后,莺窦河的水面上遥遥地开过来一队行船,为首的船上正立着衣锦还乡的蒋性中。在后面的船上,有的运载石料,有的站满了工匠。待船靠岸后,早早听闻蒋性中造桥一事的乡邻们围了上去,连声称赞。

“大家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既已经学成入仕,理当为民解忧。这也是母亲从小教导我的道理。”蒋性中说着走向人群后排,蒋老夫人倚着树干慈祥地笑着。

造桥的进度很快,在天气还未转炎热的时候就已经完工了。竣工仪式上,乡邻又一次齐聚一堂。

“桥已成,现在就缺个名字了。”乡邻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有人向蒋性中提议,“不如就叫蒋公桥吧,让咱们一直记着您的好”

蒋性中连连摆手推辞。

“不如就叫尚义桥如何?”乡贤李老先生说道,“崇尚高义,让这样一种好的品质在我们这个地方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由此,尚义桥三个大字被刻上桥面的石板。

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风吹雨打,石板虽然风化但字迹犹在,正如蒋公已逝百年,义气犹存。

论文作者:袁徐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尚义”一桥今犹在论文_袁徐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